【文說視解】夜裏沒有偷吃,為什麽早上血糖高了?

來源: 小魚001 2020-09-19 06:27:48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724 bytes)

有些糖尿病人睡前血糖正常,夜裏沒有加餐,為什麽早晨的空腹血糖會增高了?

主要由兩種現象導致的:蘇木傑現象和黎明現象。

1. 蘇木傑現象:蘇木傑於20世紀30年代發現胰島素用量過大可導致糖尿病血糖不穩定,當減少胰島素用量時,反使病人血糖下降,於是他提出“有低血糖就有高血糖”的格言,從而稱這種現象為蘇木傑反應。 “蘇木傑現象”表現為夜間低血糖,早餐前高血糖,簡單地說,也就是“低後高”現象。它主要是由於口服降糖藥或胰島素使用過量而導致夜間低血糖反應後,機體為了自身保護,通過負反饋調節機製,使具有升高血糖作用的激素(如胰高糖素、生長激素、皮質醇等)分泌增加,血糖出現反跳性升高。 臨床症狀: (1)經常晨起感覺頭痛、惡心; (2)經常發生夜間低血糖; (3)患者體質消瘦,糖類攝入又過少; (4)尿常規檢查,尿糖和尿酮體波動幅度大; (5)胰島素用量加大後,早餐前高血糖反而得不到控製; 應對措施: 當出現蘇木傑現象的時候,這時候你應該知道你是因為低血糖引起的高血糖現象,所以減少藥量或者是胰島素的注射量。

2. “黎明現象”是指糖尿病患者在夜間血糖控製尚可且平穩,即無低血糖的情況下,於黎明時分(清晨3~9時)由各種激素間不平衡分泌所引起的一種清晨高血糖狀態。這一現象最初是1981年由國外學者Schmidt首先提出。 夜間血糖控製良好,夜間無低血糖發生,僅於黎明短時間內出現高血糖,可能由於清晨皮質醇、生長激素等分泌增多所致。 黎明現象其實是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製不佳時容易出現,需要引起注意。

正常人不會出現黎明現象的原因是當胰島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多時,胰島素的水平相應升高,使機體血糖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而糖尿病患者在胰島素拮抗激素增多的同時,胰島素分泌發生缺陷,無法對抗前者產生的血糖升高,表現為機體血糖的增高。

“黎明現象”的處理措施是:

(1)中藥治療;

(2)餐前短效胰島素加長效胰島素混合注射;

(3)晚餐前或睡前加用中效胰島素。其中,在睡前加用中效胰島素效果最好,因為它作用的高峰時間恰好位於黎明前後,能充分補充黎明時機體對胰島素的需要量;

鑒別這兩種現象的方法: 最好還是24小時動態血糖監測。如果沒有監測條件的醫院可以在夜間多次測定患者指尖血糖水平,根據血糖變化曲線進行判斷。

 

所有跟帖: 

血糖:高傷身;低損腦。腦細胞靠糖活著,低糖或低血壓低血流會造成腦供能不足,中樞失靈。 -fuz- 給 fuz 發送悄悄話 fuz 的博客首頁 (1298 bytes) () 09/19/2020 postreply 06:57:13

小孩喜歡吃糖,也跟這個有關吧? -數與形- 給 數與形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19/2020 postreply 08:37:31

小孩子消化係統沒發育好,對高脂高蛋白食物消化吸收能力不足。吃糖最容易吸收,快速補充能量。每次一粒水果糖即可,別過量 -fuz- 給 fuz 發送悄悄話 fuz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9/2020 postreply 09:01:3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