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次是因為提前45天通知,讓我們在內部找工作。第一次被裁是真沒有想到以為技術好就沒事,甚至覺得公司離了我和不轉。被裁的結果是意識到,我裏了公司不轉,而不是公司離了我不轉。第二份工時,一開始就在琢磨怎麽離了公司也能轉,想過學開大卡車,想過學個會計,但都覺得不是事。本人比較懶,總想躺著賺錢。最後在08年金融危機後,開始大規模投資房產。到2011年貸款額達到2百50多萬。
2012年,半次來的時候,心裏已經不是很恐懼了。因為可以靠老婆的收入熬下去。2015年,第2次半要來時,公司給了一次機會後以前的組,就是半次發生時的組,但麵試我三次,這讓我有一種insulted的感覺,所以決定看看這次,我離開公司到底轉不轉。主要是房產經過幾年的升值,賣一些就開始當收租公了(我們那裏叫寓公)。沒想到,到市場上雖然是高齡程序員,也在3個月內找到了一樣年薪的工作。
現在巴不得被擂,因為項目剛剛投入運行,自己辭職覺得對不起招我進去的人,他也是冒了風險招我這個老程的,其他小程有的已經走了,我再提出退休,估計他會瘋的。
回想過去這些,覺得我們缺乏人生規劃的教育。從小就知道刷題,別人出國父母就逼我出國,看到能移民加拿大,就移了。甚至移民也算是叛經離道了。當時大陸還沒有移民的說法,我在香港辦的,我母親就質疑,別人都是出去留學,你移民出去,怎麽活?留學的話,畢竟“有個組織好依靠一下”。活了大半輩子,最後發現,能救自己的居然是敢賭的本性,要靠當年瘋狂買下的房產來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