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畢業後進了美國的一個大藥廠,做醫學事務和臨床研究,部分工作涉及藥物安全,比如說我負責我管轄的區域和所管轄的藥物不良反應的監測和報告。然後10年前,quit job, 跟隨LD來美國,讀了流行病學博士,博士老板是生殖流行病的大牛,我跟隨他主要走生殖流行病,兒科流行病學,和研究環境汙染對人體的健康效應。博士畢業後我跟老板拿到了一些研究資助,但我想換個老板,學點新東西,就把研究基金放棄了,給了師弟師妹們,來到東部的NIH,師從某所的生物統計和流行病學方法大牛,開始做腫瘤的研究,去的時候我想有關外圍環境的流行病學(包括環境汙染物,藥物,營養等)我都做過,唯獨遺傳方麵的沒做,而我這個老板正好在這方麵做得比較有建樹。由於種種原因,包括病人招收,生物標本的收集等原因,我在的時候隻做了某些藥物與腫瘤的關係研究等,沒有做到遺傳這一步。因為夫妻兩地分居,我的老大漸漸長大,我們還想要老二的原因,我放棄了在NIH的工作,跑去LD所在城市,隨便找了個生物統計師的工作。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來到A公司,一家大的生物製藥公司,做全球藥物不良反應監測和藥物流行病學,一部分的職責是 support公司的 safety physician,做藥物安全評估方麵的工作,另外一方麵我是我們部門所謂的analytic lead, 其實就是光杆司令,主要是support部門內部的其他同事,幫他們用商業大數據主要是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或health insurance claims data設計研究,處理數據,所以我當時寫項目方案,寫SAS code做得很多,差不多占到30%的時間。經同行的建議,我主要找2個方向的工作,一個就是我的主專業-藥物流行病學(別的公司不一定放在藥物警戒和病人安全下麵,職責跟我在A家的公司有一點差別),還有就是藥物警戒和病人安全,這個領域有2-3種職位我可以申請, 根據具體的job description, 我判斷是否從entry level還是更advanced 的職位申請,比較搞的是,看完JD後,我根據在A家的經驗,認為是比較junior的工作,但到另外一家公司就是比較 senior 的職位了;有些我判斷為比較 senior的位置,hiring manager卻告訴我,這個是mid-level的。總體來說,我們這個行業在各家公司給的價錢和職位差異很大,沒有標準,但我相信以後會規範起來,可能是A公司在中西部,人才難找,在人才招聘和培養方麵,跟東西兩岸的製藥公司相差太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