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uccessfully-speaking.com/the-three-vs-of-communication/
上麵的連接,很簡要地說明了 3 Vs,也補充說明了拉兄指出的 visual,在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中的比重: 55% Visual, 38% Vocal, and 7% Verbal。
另外,講話中的嗯啊呀地,還有諸如 you know, I mean, so, 等等,統稱 fillers。在正式講話中,尤其演講中,要避免。
如果要思考的話,可以在一句話結束之後,停頓,並借停頓之機,想一想再說。這個時候可以望著對方做個停頓。也就是如果對著一個以上的眾人講話,可以望著一個人,就好像單獨跟她/他一個人講一樣。望著他/她完成一個句子之後,可以轉移視線,再望著另一個人繼續。如果能隨著語調的變化 (vocal),附之於適當的手勢 (visual),就能加強句子含義的傳達。站著講話的,還可以用其它身體動作,來加強語氣和含義。當然,過度的身體動作,就會給人以手舞足蹈聲嘶力竭以及唾沫四濺的感覺了。比如後期著名的胡耀邦同誌和早期的蔣中正同誌。
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問對方問題,來借此整理自己的思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