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打印機房取我的文件時,那個熟悉的身影又匆匆閃過。我還在發愣的時候,隨著一聲 “三三你好!”,那個熟悉的英俊的挺拔的Paul笑眯眯地站在了麵前。原來真的是Paul,他果然又“殺回來了”。
最初認識Paul大概是在5-6年前。那個時候他剛剛從實習生轉為正式員工不久,職位不高,但是年輕而有活力。他是那種特別注重衣著儀表的高高的很健美的白人。如果在外麵碰到他會覺得他是在谘詢公司供職。他的人很開朗健談,人也很和藹。記得我剛剛到這個部門的時候,人生地不熟的,他每天早上會在路過我辦公室的時候停下來,在門口跟我聊幾句。沒什麽特別的話題,但是給我的感覺就是被承認很溫暖。沒有那種被”排外“的感覺。坦白地講,我跟他的業務沒有直接的聯係所以對他的技術和業務能力並不是很清楚。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他的人緣特別地好。他對每個人都很好,有禮貌,特別幽默,我們大家都很喜歡他。不用說老板們也很喜歡他。
要說一下,我們公司是那種名副其實的百年老店,公司裏的員工很多都是在公司做了一輩子的那種,而且公司裏的人員關係也挺複雜,父子關係,夫妻關係,姑嫂關係都很多。所以一直以來,公司裏的升職都是話題是熱點。這裏麵有論資排輩,也有裙帶關係。所以沒有背景的新人很難升上去,加上老的人不走,也沒有位置。上一任CEO來公司之後開始改變公司的文化,推行多樣化,麵向社會招了很多不是傳統公司類型的員工。公司裏外種族的人開始增加。員工的學曆經驗背景都開始多樣化起來。而且因為公司開始吸收不同的新鮮血液,本來很少的高一點兒的職務也開始從社會上請。這使得公司內的年輕人要想爬上去台階相當地漫長。
Paul是那種有職業野心,有目標的年輕人,憑他當時的資曆,想要提升會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過了兩年後他就跳槽了。有趣的是他跳槽去的那家谘詢公司是我們公司的合作夥伴。Paul等於被拉過去回頭還是做我們公司的項目。他的人幾乎就沒有離開過我們公司,不過是Re badge 而已。不過這一跳,就跳進了“資深” 隊伍。就這樣Paul一直和從前一樣和我們大家在一起,去快樂時光的時候他也和從前一樣一起去。一年多以前,收到了他的一個“告別”郵件,說是要離開那家谘詢公司去一家石油服務公司。這下子,他真的離開了我們因為他的新工作和我們公司不再有直接的合作關係。但我知道他還和很多同事保持著聯絡。隻是我就不再能看見他了。不過還是偶爾從同事那兒聽到一些他的星星點點的消息。
去年夏天開始,公司大地震,人員變動很大,從上到下,幾乎每個星期都有人來人往。如果哪個星期不見到幾張新麵孔好像都有點兒奇怪了。各種項目更是上馬的上馬,下馬的就連人帶項目的不知去向。 沒想到的是山不轉水轉,Paul不聲不響地又回到了公司。這次回來,他是名正言順的經理,把當年和他一起進公司的那撥人甩下了一截子。過後才知道,Paul這次回來是他的現任老板Cliff 親自拍板,在公司內外的“多個” 候選人中“選”出來的。雖然他是曲線三級跳跳進了我們公司的管理階層。而一般空調來的人都有一個適應期,並且大家對新人的接受程度也因人而異。我好像還沒有聽到什麽對他的異議。我想這都歸功於他的好人緣,他這麽多年建立的人脈,和打下的良好基礎。
記得當年出國之前,一直聽說美國的公司是憑本事吃飯,不講關係,不用走後門。現在想想這樣的說法該有多麽天真。美國的職場也是人跟人打交道,怎麽會逃脫人和人之間交往的共性?所不同的是美國的遊戲規則和中國有些不同。對於沒有很好背景的人來講也許美國的規則更公平些。或者說美國的機會要比中國多。內幕沒有那麽黑暗和不堪。就好比Paul的例子,不能否認,他是一個智商和情商都非常高的人。他(據我所知)並沒有什麽特別強的家庭背景,他不是名校畢業頭上也沒有什麽特別的光環也沒有什麽很強的學術背景。他之所以能夠穩走穩跳跳到現在的位置,一是他有職業野心,能很好地規劃自己的職業路線,看清形勢,不浪費時間,曲線跳躍上升;二是他有很好的人緣,憑借著他良好的個性和人格魅力為他自己創建了一個很好的人脈關係網。這張網幫他跳去了那家谘詢公司也幫他跳回了我們公司。正是因為他和Cliff的特特殊關係,Cliff才會在公司有空缺的時候第一時間地把他又拉了回來。另外,他的儀表堂堂的相貌和得體的舉止言行對於他的成功也起了一個很重要的作用。這麽說似乎有點兒以貌取人的味道。但我們不能回避的事實是,相貌本身雖然不應該是一個決定條件,卻不能否認外在的東西的功效。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會對形象好的人有認同感,我們會不自覺地給這樣的人加分並希望和這樣的人共事。如果說相貌是與生俱來的,沒法改變(也許現在該說不容易改變),那麽良好舉止言行就的的確確地是一張職場成功必不可少的王牌。一個人的舉止言行是一個人的品行修養的一麵最好的鏡子。很難想象一個沒有任何家庭背景和人脈關係的人可以憑借粗俗的言談,不修邊幅的儀表來贏得同事和領導的青睞。一個不能得到領導和同事賞識的人是很難在(非家族企業的)職場上獲得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