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職”,在英語中叫“爬梯”(climb the corporate ladder)。從上往下看,全是笑臉;從下往上看,全是屁股。
關於“爬梯”有許多書籍、講座、討論。但許多人沒有意識到:晉升,並不是因為員工對公司作出了貢獻,而是因為上麵的老板想省點心。
許多人會覺得自己的上司好像沒什麽活幹,隻是轉發一下電郵,打打哈哈。不幸的是,許多情況下的確如此。如果上司可有可無,為什麽不把他撤掉呢?如果把上司撤掉,上司的上司就有麻煩了。試想一下:一個 director 管五、六個 manager 算是正常的。但如果 manager 的數目縮減到一、兩個,那 director 還能做得安穩麽?因此,就算 manager 們沒什麽活幹,director 也不願意裁減(除非是危及切身利益)。
反之,如果你想往上爬,就必須增加你手下的人,或者提升你手下人的級別。我的一個同事,是 manager。他就不斷提升手下的人到 manager 級別(雖然手下沒兵)。給 director 的理由是 business development 階段啦,重賞之下方有勇夫啦,等等。由於沒有利益衝突,director 就允許。後來架構重組(大公司經常玩這個),該大神就順理成章當上了 director(因為手下已經有好幾個 manager 了)。
當然,玩這招的人多了,機構就臃腫了。然後就會來一次“瘦身”(裁員)。“瘦身”之後,循環又重新開始。雖說各級都有被裁的,但你猜是小兵裁得多還是高管裁得多?
被裁的小兵,要麽到另一家公司找到了工作,要麽在下一次擴容中回到原公司。高管,要麽是躲過了裁員,要麽是到另外一家公司繼續當高管。到最後,食物鏈基本維持穩定(“穩定壓倒一切”)。
因此爬梯之道就是:要讓上司覺得你的存在免去了他的許多麻煩(注意“免去麻煩”不一定等於“創造財富”)。然後,提升手下的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