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到我記不得作家的名字。她出生在美國一個藍領家庭,父親沒有受過多少教育,一輩子當鋸木工廠的工人。直到她大學畢業成為作家,才第一次有機會到她爸爸的工廠參觀。工廠裏噪音隆隆,木屑塵埃四起,她爸爸已經有點老邁,還在這惡劣的環境裏做著粗重的工作。看得她一陣心酸,她爸爸卻領她到他的座位。小桌子的角落有一個相框,吹開上麵的木屑塵埃,泛黃的照片裏一個熟悉的小女孩甜美的笑著,竟然是自己童年的照片。爸爸看著她傻笑∶“三十年來,每當我累了,來這裏看看,就知道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這個爸爸沒有受過多少教育,所以他找一份更好工作的可能性相隨來說比較小。如果他要改變,那這個爸爸年輕的時候是不是可以選擇邊讀書邊打工來改變自己的命運?他因該是在美國吧?有很多機會的。他在那個工廠工作是完全為了他的女兒嗎?還是他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當然,我也隻是通過你的轉述來理解,可能還有一些其他的實施情況局限了他。
當然我對辛苦工作,養家糊口的父輩們是充滿敬意的。我知道在中國像我父母那一代人,經曆過很多苦難的。上山下鄉,插隊落戶,三年自然災害。很多事情他們沒有辦法控製,他們需要付出數十倍的努力才能達到在發達國家的同輩人輕易就能得到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