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天和阿三鬥智,與領導智鬥,累不累?發個輕鬆帖子讓大家調節一下。
========================
王之渙·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
這首五絕大家都知道。隻談談這首詩的格律和對仗。
(1)這首五言絕句的格律是仄起仄收首句不押韻(括弧中可平可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韻是平水韻下平十一尤:
尤郵優憂流留榴騮劉由油遊猷悠攸牛修羞秋周州洲舟酬仇柔儔疇籌稠邱抽湫遒收鳩不愁休囚求裘球浮謀牟眸矛侯猴喉謳漚鷗甌樓婁陬偷頭投鉤溝幽彪疣綢瀏瘤猶啾酋售蹂揉搜叟鄒貅泅球逑俅蜉桴罘歐摟摳髏螻兜句妯惆嘔繆繇僂簍馗區
(2)五絕一般不要求對仗。但這首詩對仗工整,很有意思。
顏色對:白日對黃河
數目對:千裏目對一層樓
其他對:依山盡對入海流, 欲窮對更上
還有一對流水對: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
(一般的對聯,上聯和下聯是平行的兩句話,各自意思完整。但也有一種對仗的上聯和下聯之間往往一氣嗬成,分別獨立來讀沒有意義,至少是意義不全。這種對聯稱為流水對。它的前後兩個句子在意義上有連貫、因果、條件、轉折等關係。)
再從網上抄幾段:
鸛雀樓,又名鸛鵲樓,據《清一統誌》記載,樓的舊址在山西蒲州(今永濟縣,唐時為河中府)西南,黃河中高阜處,時有鸛雀棲其上,遂名。沈括在《夢溪筆 談》中記述:“河中府鸛雀樓三層,前瞻中條,下瞰大河。唐人留詩者甚多。”王之渙的這首五絕是“唐人留詩”中的不朽之作。
《夢溪筆談》中曾指出,唐人在鸛雀樓所留下的詩中,“惟李益、王之渙、暢當三篇,能狀其景”。李益的詩是一首七律;暢當的詩也是一首五絕,也題作 《登 鸛雀樓》。全詩如下:“迥臨飛鳥上,高出世塵間。天勢圍平野,河流入斷山。”詩境也很壯闊,不失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渙的這首詩在前,比較之下,終輸一 籌,不得不讓王詩獨步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