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明白,這個緊張一個是精神上的,上班要趕時間,送孩子上學要趕時間,下班要趕時間,接孩子要趕時間,買東西要趕時間,約個人也要趕時間,什麽都要趕時間,一個晚了全都亂了。我雖然累,但我不趕時間,早點晚點問題都不大。所以她的精神壓力要比我大。
等孩子大一點了,她一直跟我抱怨孩子這裏不滿,那裏不滿,她這個要管,那個也要管,什麽都要操心。我不明白,說你就一個孩子,還都5歲半了,我這裏拖著兩個,大的5歲,小的2歲,好像也沒你那麽多事情啊。
後來吃飯,她跟我一細數,我明白了,我雖然一直帶著孩子,小時候很累,很繁重,但是2歲之後差不多都理順了,小孩子也差不多都訓練好了,大的已經小事都不用管,每天要做什麽,要帶什麽,要穿什麽,自己的東西自己的事情基本都自己管了,小的也差不多都習慣作息服從規矩了。上班的話就沒太多時間教會孩子一起生活,每天都在趕時間,忙著接回來,吃飯洗澡睡覺,然後第二天忙著送出門,好多事情還是來不及處理,又沒時間讓孩子自己慢慢學,最後還是一直代勞。所以雖然她就一個,並不比我兩個省心,我這兒大的都可以帶著曉得了,講故事什麽的都是大的代勞了。
養孩子這件事呢,就是出來混都是要還的,要麽辛苦在前,要麽辛苦在後。但是不是每個人在孩子小時候都能夠忍受得住那點寂寞和繁重的勞動的,還有工作的誘惑和回報。好多次看著工作機會在自己眼睛麵前,真的是要費很大的定力才能夠堅定自己當初的決定,好多次看著別人工作的表現,內心裏其實也會想自己去能做得更好。養孩子是沒有社會回報的,不會有人給你發工資,算養老金,2,3年內也看不到回報。等到孩子大一點,看到自己帶的孩子和別人帶的孩子的差別了,會覺得還是值得,等到孩子3歲之後一心向外了,也還是挺滿足自己沒有錯過孩子跟自己最親的時間。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能一件事一件事地做好就o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