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認為MD Equivalent 或是本世紀最有創意的發明之一。本來嘛,醫學博士就是醫學博士,不是醫學博士就不是醫學博士,這本來是板上釘釘的明明白白的事。一個MD Equivalent改變了現狀,大大地拓展了很有限的空間。這個創意無疑成功的解決了美國醫生必須具有醫學博士學位和很多國家的醫生沒有醫學博士學位之間的矛盾。
眾所周知,美國醫生需要讀完學士學位後才能讀醫學博士。而中國高中畢業便可直接進入醫學院,5-6年後取得醫學學士便可成為醫生。由此可見,就醫學本身而言,CMG(Chinese Medical Graduates)的學習間應該多於AMG(American Medical Graduates),缺少的是所謂 “素質教育(Liberal Art)”。素質教育主要是培養人的境界,風度,品味,儒雅等, 而這些東西並非專業醫學教育所能提供。 既然醫生的職業注定一生要和人打交道,所以花費和醫學院同樣長的時間進行素質教育,或許有它的合理性。
沒出國時曾聽到傳言:美國隻承認協和湘雅等名校的學曆。來到美國一看跌破眼鏡,幾乎現有的中國醫學院老美照單全認,連帶醫專升格者無一落榜,可見老美求醫似渴。雖然ECFMG對於MD Equivalent的認定有一定的標準,但基本上IMED中所列出的醫學院畢業生,完成所有課程的規定學時者都應符合“MD Equivalent“。
記得剛剛來美時工作的實驗室中還有兩個老中,一個是國內某偏遠的醫學院畢業生,在實驗室中為“博士後“;但另一位國內名牌大學生化碩士,卻隻是個”技術員“。在我們中國人看來有些滑稽,但按照MD Equivalent 的概念無疑是正確的。
聽說在美國醫學界有一種不大不小的聲音,那就是有些FMG(Foriegn Medical Graduates)接受了他國免費醫學教育,來美考上執照,和美國醫生拿相同的薪水,讓人感到有“不公平競爭”之嫌。說得也是,美國醫生在行醫後要用十年左右的時間償還醫學院的貸款,而FMG醫生則身無此憂。
叫起真來,Doctor在拉丁語是Docere, 意思為“講授”,和醫生本來扯不上幹係。把醫生稱為Doctor實在是一種泛指,再此提及的目的是還望打假好漢們萬萬不要傷及廣大的CMG“Doctors“, 這個博士帽實在是被硬扣上的,想不要都不行。
既然美國人把博士帽扣到每一個CMG頭上,豈有不要之理。幸運之餘我們也要看到 這些MD Equivalent為考取執照所付出的艱辛。在我們來美的五萬多CMG當中拿到行醫執照者也隻有區區五千多人(http://physician.cmgforum.net/)。當我見到國內某些名校的佼佼者們對CMG醫生的高薪大感不服時,我也曾建議他們回國再上個醫學院(最便宜的的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