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讓我想起去年回國的時候,我們很多人,去一個朋友家party。朋友家請了一個小保姆,20歲剛剛出頭的年紀,看起來很安靜。我們一起去的那群人裏麵,有一個號稱婦女之友。那是一個好人,心腸好,嘴巴碎,尤其熱心助人,當然,也超級愛和小姑娘羅羅嗦嗦。你很容易想象出這樣的一個stereotype。然後,我就聽到他在問那個年輕的小女孩:為什麽在家待著呀?你為什麽要來城裏打工?
平心靜氣地想一想,這是不是和“你為什麽在美國工作”其實是一個意思?在國內的時候,無論是小保姆,還是聽的人,都平靜地接受了,我想,那是因為我們在國內,我們生活在自己的文化氛圍裏。
在國內,我給人看菜小狗的照片,常常有人跟我說:哇,這麽大一隻狗,殺掉可以吃幾天。那時候,我最多是心裏不舒服;可要是在美國,遇到哪個同胞對我講類似的話,我就會尤其憤怒。我想,我已經開始在文化的切換裏麵,產生了不同的情緒反映。
我來美國之前,看多了Hollywood的電影,想當然地以為,所有的美國人都在高層寫字樓裏做事,人人眼裏精光四身,渾身放射智慧的電火花。等在美國生活久了,我終於明白,人,其實在哪兒是一樣的:有聰明的,有傻的,有nice的,有mean的。差別其實不過是鏡子裏反射出來的樣子,以及文化帶給我們的浸淫。
我們反感,我們不滿意,我們要表達,那是因為我們介意,至於我們為什麽介意,為什麽有強烈的情緒反映,那肯定有更深層次的原因。也許是因為我們覺得情感上受到傷害,尊嚴上遭到了羞辱,或者其它的什麽。可是,我想說的是,那發問的,也隻是一個普通人;而任是誰,其實都有表達的權力。有的時候,我們要鬥爭;有的時候,我們可以調侃;有的時候,我們可以把對方當成朋友,來個話說當年;有的時候,nnd,我很累,要睡覺先,你們愛誰誰。
世界是大家的,而感受是自己的。我覺得,心裏可以做到自信,坦然,無所畏懼,同時又可以兼容並蓄,那是最重要的:既可以保護自己,又是平靜和快樂的根源。
老撅,你幹嘛這麽介意呀?
所有跟帖:
•
剛吃飯回來,好文!!!我強烈建議這個帖子置頂!!!!
-撅著挺好-
♂
(0 bytes)
()
05/11/2010 postreply
21:32:06
•
挺胸,跟貼好像沒法置頂呢.要不您另開一貼ZT一下?
-吳用先生-
♂
(0 bytes)
()
05/11/2010 postreply
23:26:21
•
這麽做有點steal credit的嫌疑哈~~
-撅著挺好-
♂
(76 bytes)
()
05/12/2010 postreply
00:23:08
•
嗯哪,狗妹妹說得太在理了!
-驢驢-
♀
(0 bytes)
()
05/12/2010 postreply
06: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