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ou Shalt Not Kill---王醫生殺人案隨想

來源: Nevereverever 2010-05-06 22:22:1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2880 bytes)

最近網上每天都有關於這事兒的文章和評論,也抽時間泛泛地看了王醫生對醫院的起訴書(謝謝“圍觀生活”朋友提供的連接)。究竟王醫生受到了怎樣的歧視以至於他要不顧一切地殺人?我沒有從他的起訴書裏找到答案。也許答案並不在於他受到什麽樣的歧視或究竟是否受到歧視,而在於他是怎樣理解一切的。

 

 

回到王醫生一事。我不敢對他在醫院期間的事妄加評論,因為我不知道事情的前因後果。真相已許王醫生自己都不清楚,他隻知道用他那雙眼睛所看到的和用他的思維所理解的,那絕不可能是全部的真相。以我自己的經曆,我隻知道解雇住院醫生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豈不說一個或兩個人不能決定(尤其是高年資住院醫生),醫院還有法律顧問呢。種族歧視在當今的美國社會是多麽敏感的問題,我敢說每一個雇主都會在解雇一個少數民族雇員時三思而行的。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一門最難的學問。 不管你是誰,無論你做什麽樣的工作,都有可能有被誤解,被錯怪,被藐視甚至被侮辱。怎樣麵對生活中如此的挑戰,直接關係到在工作中甚至在家裏每一天的生活與生存。我認為一個人的心態是決定一切的。

 

首先,自信。俗話說“半夜吃桃子撿軟的捏”。人從本質上說還是動物,動物有的本能我們都有,隻不過被文明很好的掩蓋起來。 弱肉強食或欺軟怕硬是我們潛意識的行動,往往在我們的意識還未做出任何決定之前就已經為我們對事物的反應製定了方向。在任何情況下,生存的本能讓我們每一個人下意識的想成為其中的強者。 所以如果你讓人一眼就看出你的不自信(請相信我,很容易的),那麽你在這場較量還沒有開始之前就已經處於下方。

 

這對於醫生來說太重要了。除了同事同行上下級醫護之間的關係,更有各種文化習慣,各種階層,千奇百怪的病人和家屬。 比如說在醫院裏查房,往往你一走進病房,好幾雙眼睛馬上開始衡量你,好幾個腦袋開始策劃怎樣才能說服你以達到他們的目的。怎樣才能在不動聲色的情況下傳遞這樣一個信息呢:我是醫生,我肯定比你更懂得怎樣治療病人。我個人認為,這直接關係到你是否成功,更重要的是你是否會有愉快的一天。

 

但怎樣才能表現自信呢?你的眼神,表情,姿勢,語氣,甚至你的發式,穿著都無時無刻不在向周圍的人們傳遞著關於你這個人的信息。我把眼神放在第一位,因為我們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神的交流可以是無聲勝有聲。 在與人說話時眼睛要直視對方,這不僅向對方表明你很重視這個談話,更是起碼的禮貌。其餘的就不一一囉嗦了。總之be professional, be assertive, be clean cut, 不要給人一個唯唯諾諾的樣子。

 

其次,自強。這一點不用多說。普遍來說美國社會還是崇尚強者的社會。 對於我們中國人甚至亞洲人來說,更重要的是如何讓自己的能力表現出來。我們所受的教育從來都是以謙虛謹慎為榮,以走中庸之道為本。我承認這些都是美德,但有時候卻成了我們成功的障礙。我認為我們隻要實事求是,懂就是懂,不懂的我有信心能夠很快學好。如果在工作中有了成績,那就立即讓相關的人知道。 同樣如果有了失誤也不能總是一味掩蓋甚至作假。

 

我們好多人都是通過這樣那樣的考試才走到今天這一步的。專業知識是沒說的。從智商來看,那是一般的美國人不能比的。但為什麽總會在成功的道路上有時會很艱難呢, 都是因為別人的歧視嗎?我看不盡然。原因有很多,我這裏隻想說兩點。一是語言,二是文化背景。語言實際上是這兩個中可變的一個。如果你要想在以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為主的行業裏生存,那你必須首先要能有很好的語言交流能力。做醫生就是其中的一行。記得在大學曆史有人對主要的外籍留學生群體作了一個概括:日本學生有錢但英語不好,印度學生沒錢但英語好,不用我說大家也知道中國學生有什麽沒什麽了。當然現在的中國學生不一樣了。我的同事們對中國醫生的評價是:吃苦耐勞,知識好,語言太差。往往不足的語言交流造成很多本來可以避免的誤會。

 

文化背景我們不能改變。對美國文化,習俗和政治不夠深刻的了解決定了我們隻能在某些領域裏望洋興歎。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我相信小寶正在為了這句話而作噩夢)。

 

第三,心胸。寬闊的心胸在任何時候都是一件好事。就如上麵提到的,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有被誤解,被錯怪,被藐視甚至被侮辱。 誰敢說他(她)是絕對公正的?不公平的事每時每刻都在發生,不是別人對你就是你對別人。如果對每一件事都認真的話,那誰也不用活了。 我認為王醫生起訴書中的很多都是生活中經常發生的。如果有人誤會你,你告訴他那不是你的病人,與你無關,然後頭也不回地走開。沒回傳呼?如果真沒收到,那就是沒收到,這種事經常發生,如果收到了因為各種原因沒回,那適當地表示歉意,馬上想辦法補救。很多時候我們看事情要就事論事, 這樣事情就會簡單多了。

 

有時候還真有被冤枉的時候, 或者是有意的或者是無意的。我的處理方法是通通看成無意的。我不同意職場如戰場的說法,沒有人把你當敵人的,你也不要把任何人當敵人。大多數是候你是不會被單一地挑出來,對你進行有預謀有計劃的迫害。 為什麽呢?因為你還沒有那麽重要!所以當你被冤枉,被錯怪,被藐視時,如果不涉及原則性的問題,那就忽略吧。就當君子不計小人過。 把眼睛放在你的最終目標上,你會驚奇的發現你的道路其實比你想象的平坦寬廣的多。

 

如果真有人無聊到專門找你的岔,那首先要知道有問題的事他而不是你。然後向相關的人投訴。最後(或者一開始,看你美國化的程度而言)訴諸法律。在我第一次上門診的時候, 我的主治醫師在過道裏批評我對一個病人的處理。我是這樣處理這件事的:當天晚上,我email他說,豈不管我的處理對與錯,你不該當著病人和護士的麵如此對我,如果再有這樣的事,不論是對我還是對其他住院醫師,我一定會投訴你的。這位醫生回信表示道歉, 然後仔細告訴我為什麽他不讚同我。就這樣這件事變成了友好的學術討論。

 

最後,我是醫生。有很多關於中國人,印度人,美國人的文章和討論。把自己和周圍的其他人區分開來是很不利於在美國生存的。我自己認為,當我走進醫院的時候,我不會去想我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我隻想我是醫生。我和這裏的每一個醫生一樣有醫學博士學位,由本州的行醫證,有專業證書。我或許並不比他們好,但也絕對不比他們差!其他行業應該都差不多吧。一個人首先要自己看得起自己,才不會被別人瞧不起。不管你是哪裏來的人,即使你是從金星上來的(這裏沒有暗喻男同胞哦)。

 

王醫生的事是一個大悲劇,對那位死取得去的醫生如此,對王更是如此。這是典型的損人不利己。 王醫生看來是思維走到死胡同了。其實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是有選擇的。王醫生也是如此。他完全可選擇放下過去,好好為他的孩子和妻子去工作。其實就他的經曆,在大學的實驗室裏找一份養家糊口的活兒應該不難。可惜可悲。我希望那些認為他做的對的人們不要真的人為殺人是解決問題的辦法,把此事提高到民族主義上來是愚蠢而淺薄的。當心有一天你也處在那位不幸失去生命的醫生的地位。

幾乎是上所有的宗教的十戒裏都有“不要謀殺”這一條,就連太平天國也有。

 

05/07/2010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Thou Shalt Not Kill---王醫生殺人案隨想
  • 所有跟帖: 

    講的很在理。特別是be professional, be assertive, be clean cut。 -小謀- 給 小謀 發送悄悄話 小謀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7/2010 postreply 05:40:39

    Same for higher ed. -CalmMM- 給 CalmMM 發送悄悄話 CalmMM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7/2010 postreply 06:52:1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