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中國最好大學不遜色美國頂尖大學 |
王春勝/攝
高考結束了,考生想邁入自己心儀的高校,誌願填報很關鍵。
6月16日,河南商報記者專訪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醫學院常務副院長施一公教授,考生們可以聽聽他的建議。
施一公 鄭州人,中學就讀於河南省實驗中學。他是國際著名結構生物學家,曾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最年輕的終身教授及終身講席教授,現任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醫學院常務副院長。
6月16日,施一公回到母校為學弟學妹們作報告,並被聘為名譽校長。
雖然榮譽、頭銜眾多,施一公從不認為自己聰明,但他“從不放棄”。“隻要心中有目標,再苦也不覺得苦。”
他說,人得有個朦朧的理想,要執著,要有闖勁,有個性和棱角,而不是做個乖孩子——乖孩子是很難當科學家的。
不要一窩蜂地回避紅黃牌
記者:有媒體發布了一組紅黃牌專業,其中動漫、法學、生物技術、生物科技與工程都在此之列。你怎麽看這個榜單?
施一公:前幾天,我姐姐將這幾個專業用短信發給了我。我認為,對於優秀的學生來說,不需要計較這個問題。
對於勉強能上本科的學生要思量一下。不過,情況總是在變化的,2000年前計算機專業特別好找工作,但2001年時,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就特別難找工作,大環境會決定找工作的難易。對紅黃牌專業,學生也不要一窩蜂地回避。
談報誌願
本科學經濟管理很“傻帽”
記者:再過幾天就要填報誌願了,考生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施一公:興趣要占主導地位,其次才是就業。不少家長和考生一味追捧所謂熱門專業,結果很可能是:畢業時該領域人才過剩,就業難。
比如很多人認為,學經濟管理的賺錢多,於是大家一窩蜂報考,而在國外大學,根本沒有管理學本科學位,也不招本科生。經濟學往往注重理論研究,一般需要讀完研究生、博士,之後去金融機構、經濟研究單位等做研究。
本科就開始學經濟管理,很傻帽。一些孩子畢業後既不懂經濟,也缺乏管理經驗,就業情況並不一定樂觀。
談高考
高考是農村學生上升的通道之一
記者:社會上對高考“一考定終身”的質疑越來越多,“廢除高考”的言論也開始冒頭。
施一公:高考需要持續下去。就目前情況而言,高考是保證農村孩子上大學的途徑之一,高考存在缺憾,但現在不是有自主招生考試了嗎?將來還會有更多的改革嚐試。
記者:有數據顯示,現在大學裏農村孩子越來越少了,怎麽化解寒門難出貴子?
施一公:大學裏農村孩子越來越少確實存在,政府投入應該向農村教育傾斜,扶持農村教育,農村學生應該在大學裏占到一定的比例。
談留學
反對高中畢業出國留洋
記者:高中畢業後,不少學生包括尖子生開始選擇出國留學。作為留學生中的傑出代表,你怎麽看出國留學低齡化?
施一公:我個人很反對低齡學童出國。因為高中生的人生觀、世界觀還沒有形成,如果這時出去,會很難適應國外的生活,喪失成才的機會。
中國的大學今非昔比,中國最好的大學遠遠強於美國的一般大學,比美國頂尖大學也毫不遜色。很簡單,我們的基礎比他們強很多,創新能力隻比他們略弱一點。
如果高中畢業後學生真想出國,一定要先在國外找個圈子,至少在自己最鬱悶時,能有一兩個可以傾訴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