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的明天是中國的今天..勃列日涅夫和他的大國盛世

本文內容已被 [ 4Justice ] 在 2013-01-28 18:29:00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在我們國家,謊言已不僅屬於道德問題,而是國家的支柱。 ——索爾仁尼琴


從某種意義上,蘇聯是作為一個烏托邦誕生的。

1882年,《共產黨宣言》被普列漢諾夫譯成俄文,馬克思和恩格斯親自寫了俄文版序言。無論普列漢諾夫還是馬克思或恩格斯,他們一定想不到,僅僅30年後,共產黨會成為俄羅斯這個古老專製帝國的新君主。

盡管列寧一再強調“無產階級民主要比資產階級民主要民主百萬倍”,但蘇維埃政權仍然不可避免地建立在具有300餘年專製曆史的沙皇俄國的墳墓之上,正如沙皇俄國的前身是蒙古屠刀下的金帳汗國。列寧其實也清醒地認識到蘇聯權力機構是“從沙皇製度那裏接收過來的,隻不過塗了一點蘇維埃色彩罷了”。

“沒有道德的政治是犯罪。一個大權在握的人或者一個享有巨人威望的政治家在其活動中首先應該遵循全人類的道德原則,因為沒有原則的法律,不道德的號召和口號對國家及其人民來說可能變為一場巨大的悲剛。列寧不懂得這一點,他也不想懂得這一點。”“列寧為了把一半俄國人趕進幸福的社會主義未來中去,能夠殺光另一半俄國人。”“列寧是20世紀的羅伯斯比爾。但是如果說羅伯斯比爾砍掉了幾百個無辜者的腦袋,那麽列寧將砍掉幾百萬人的腦袋。”這是普列漢諾夫對列寧的評價。

列寧之後,斯大林將權力發展到極其可怕的程度,“世界上沒有而且不曾有過像我們這樣強大而權威的黨”。從1929年到1953年,共有2000萬蘇聯民眾遭到屠殺。帝國體製下沒有自由,更沒有新聞自由,“《真理報》無真理,《消息報》無消息”。布哈林讚歎道:“共產黨政權是一部巨大的機器,人類任何曆史時代都不曾有這樣的機器。”阿夫托爾漢諾夫對蘇聯這個新生的意識形態聯盟國家這樣總結:

這一絕對專政的上層是一個少數人的寡頭領導集團,內部有一級一級的黨的官僚機構,在政權金字塔的底部有數百萬黨的寄食者做基礎。這種專政不僅就其完美的組織,而且就其影響的深度和廣度來說皆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乃至全國人民都受它的控製和領導。

維爾納?桑巴特曾說:“宮廷的曆史就是國家的曆史。”這句話無疑對蘇聯是適用的。政治就是權力和陰謀。在克裏姆林宮深處,這個紅色帝國經曆了列寧、斯大林和赫魯曉夫三次驚心動魄的宮廷權杖轉移過程。長江後浪推前浪,1964年10月14日,在擴大的蘇共中央主席團會議上,赫魯曉夫被迫“自願退休”。當天下午,蘇聯進入勃列日涅夫時代。

梁啟超先生曾說:“專製總是政治上最大罪惡,無論專製者為君主,為貴族,為僧侶,為資產階級,為無產階級,為少數,為多數。”布爾什維科夫將專製製度分為極權主義和威權主義:極權主義是指全體社會成員都必須無條件地參與到統治者的意誌中去,根據統治者的意誌而工作、犧牲,沒有任何個人選擇的餘地;威權主義則是極權主義相對溫和的形式,由於統治者個人權威的衰落,以及個體意識的初步萌生,威權統治者隻有力量保持自己的利益不被侵犯,往往放棄不切實際的狂想,而人們也不再被勒令必須積極參與到統治者個人意誌中去,個體也擁有了一些選擇的自由,甚至也被允許私下對統治者冷嘲熱諷。與極權主義的“鐵板一塊”不同,威權主義表現為統治者與民眾決裂和分野,因為社會共識的破裂,權力缺乏廣泛的認同,統治者隻能依靠國家機器勉強維持其統治的穩定。威權主義其實是承前啟後的後極權主義,它不僅極權主義的延續,也是民主主義的萌芽。如果說斯大林時代是極權主義,那麽可以說,勃列日涅夫時代的蘇聯就是典型的威權主義階段。

人們都承認,在蘇聯充滿動蕩和災難的現代曆史上,勃列日涅夫時代是一個少有的、非常穩定祥和的“盛世”,其間幾乎沒有發生過大的戰爭和社會動亂。統計數據表明,在勃列日涅夫執政初期的1965年,蘇聯人的平均工資隻有96.5盧布,到了其執政晚期已經增長到170盧布。很多蘇聯人在這段時間內搬進了屬於自己的房子,購買了像樣的家具、服裝甚至汽車。蘇聯每10戶人家擁有9台電視機,4輛汽車;工作10年以上者大多都有住房,房租極其低廉。1970年代,全國基本實現了免費教育、免費醫療、廉價住房、休假製度和退休養老製度。

對很多“蘇聯人”來說,勃列日涅夫時代是令人留戀的:經濟繁榮,科技發展,文化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蘇聯經濟在勃氏時期達到了巔峰,蘇聯成為歐洲第一和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其軍事實力足以與美國平起平坐,美蘇這兩個超級大國將冷戰帶入一個前所未有的“宇宙爭霸”時代。因此很多人認為,勃列日涅夫時代是“蘇聯綜合國力最強大的鼎盛時期”。

如果說斯大林是一個惡棍,那麽勃列日涅夫無疑是一個好人。他性情溫和,待人寬容,作風隨和,富於同情心。他的缺點是過分虛榮,優柔寡斷,缺乏膽識和擔當。作為一個普通人或者普通官僚,勃列日涅夫肯定會受到大家歡迎,但作為一個大國政治家,勃列日涅夫的缺點就不能隻是缺點了。在政治上,平庸是一種最常見的罪惡。雖然有“無為而治”的政治治理模式,但這種“無為”並不是無所作為,思想僵化。從表麵來說,在勃列日涅夫時代,蘇聯似乎達到前所未有的一個巔峰,軍事強大,經濟發展,人民富裕,但各種社會矛盾卻日積月累,最後積重難返。勃列日涅夫恰恰最缺乏解決這些問題的能力。負能量的聚集如同堰塞湖,最後讓這個國家和它的繁榮偉大一起成為落花流水。

在蘇聯曆史中,除了斯大林執政27年外,執政時間最長的就屬勃列日涅夫了。如果說鐵腕的斯大林開創了一個獨裁時代,那麽平庸的勃列日涅夫則維持了一個“無主時代”——無論人民還是官僚,都隻是巨型國家機器的潤滑油,他們都不是蘇聯的主體。到了勃列日涅夫時代,斯大林主義的體製弊端已經暴露無遺,政治黑暗,權力腐敗,揮霍浪費,人權落後,好大喜功……勃列日涅夫的盛世如同《紅樓夢》中的風月寶鑒,正麵給人一種虛幻的高潮,翻過來卻是深不見底的深淵。繁榮的背後,危機醞釀,矛盾積聚。如同一場俄羅斯羅輪盤賭,對準自己的子彈一旦上了膛,自欺欺人的僥幸心態或許可以應付一時,但厄運總會在下一次突然來臨,要了卿卿性命。

很多曆史學家認為,“勃列日涅夫年代是蘇聯走向衰亡的一個關鍵性的轉折時期”,“它為以後蘇聯的崩潰準備了條件”。但勃列日涅夫總是幸運的,在一場宮廷政治的擊鼓傳花遊戲中,他在炸彈沒有爆炸之前就把它傳了出去。在勃列日涅夫去世後不到10年,蘇聯這個不可一世的龐大帝國便頃刻間灰飛煙滅。

一 皇帝的新裝

如果說蘇聯完全是一場意外,那麽勃列日涅夫則是意外中的意外。他比《連升三級》中的張好古更加幸運,最後他中了頭彩。

在蘇聯帝國的宮廷權力鬥爭中,勃列日涅夫是大家公認的平庸之輩,誰都不把他放在眼裏;他本人也曾多次表示過,自己沒有擔當最高領導人的才能,更沒有那樣的野心。結果在互相傾軋的克裏姆林宮權力場中,勃列日涅夫竟然因此而免於被暗算和攻擊。這種“幸運”頗為諷刺。

在1964年推翻赫魯曉夫的宮廷政變中,勃列日涅夫隻是一個次要的參與者。政變成功後,政變策劃者們爭執不下,誰都不願讓強勢的對手得到最高權力,最後“選舉”的結果是把一個平庸的技術官僚、被公認為能力很弱的勃列日涅夫推上主席台。因此說,這個飛來的權力對勃列日涅夫完全是一場意外。他之所以成功,並不是他有才幹,事實上恰恰相反,他竟然因為平庸無能而榮登大寶,這就是宮廷政治的吊詭之處。對一群權力野心家來說,性格中庸胸無大誌的勃列日涅夫最為理想——作為一個短暫過渡是“大家都能接受的人物”。

根據當事人回憶,政變發生時,大家要勃列日涅夫通知赫魯曉夫過來“開會”,他竟“害怕得差一點昏厥過去,後來不得不把他強拉硬扯到電話機前……”。後來聽說政變陰謀已經敗露,勃列日涅夫失魂落魄地撲進朋友的懷裏:“全完了,赫魯曉夫都知道了……他會把我們全都槍斃的!”

勃列日涅夫對這個從天而降的權力幾乎毫無思想準備,無論是上台前還是上台後,他都沒有提出過什麽像樣的國家發展綱領,也從來就沒有想過怎樣改造國家和社會。但後來的事實證明,國家元首不僅是最不需要智力和良心的職業,而且即使一個貌似平庸的人,一旦對權力上了癮,他同樣可以成為一位宮廷鬥爭的高手。勃列日涅夫就是這樣。“我的長處在於組織能力和心理素質。”短短幾年,勃列日涅夫就將那些擅長權謀的“大內高手”一個個清洗殆盡,退休的退休,罷官的罷官,最後建立起了一個無遠弗屆的勃氏權力統治體係。與殘暴陰鷙、趕盡殺絕的斯大林不同,勃列日涅夫比較溫和,得饒人處且饒人。他隻是解除對手的威脅,並不消滅對方,甚至也不會讓他們在政治上徹底破產。

在蘇聯短短的69年曆史中,長達18年的勃列日涅夫時代為蘇聯打上濃厚的勃氏色彩——勃列日涅夫式的集權統治所形成的“庸人治國”的幫派政治。在勃列日涅夫精心構築的權力體係中,都是與勃氏親近的“小勃”式的人物——平庸即美德。這些掌控官僚機器的平庸之輩不慌不忙,沒有棱角,虛榮冷漠,無所作為,屍位素餐,好大喜功,擅長揮霍。

勃氏最大的“貢獻”是將龐大而紛爭的黨派政治改造為更緊密牢固的幫派政治。依靠同一幫派下的龐大官僚機器,即使勃列日涅夫已經病入膏肓,他仍然牢牢地掌握著最高權力。勃列日涅夫的蘇聯無處不在幫派勢力的嚴密控製之下,官官相護、任人唯親,到處籠罩著黑社會一般的緊張氣氛。在一般民眾眼中,所謂政治,完全就是肮髒的陰謀;那些幫派成員就是一群平庸低智、無恥無畏的小偷和小醜。

馬基雅維利認為曆史上的帝國有兩種統治方式:第一種是君主獨裁,即由一個絕對的君主獨裁,其他人都是奴才,其中最受恩寵的奴才作為官吏幫助君主進行統治;第二種是寡頭專製,即由一個君主與一群貴族共同統治,貴族的權力一般並非來自君主的恩寵,而是因為世襲,當然君主仍然比貴族更有權勢。按照這種說法,蘇聯無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帝國;如果說斯大林時代是君主獨裁,那麽勃列日涅夫時代就是寡頭專製。

作為蘇聯這個烏托邦的始作俑者,列寧極其推崇“集體領導”,但這個理想卻被斯大林毀滅了。蘇聯進入勃列日涅夫時代後,一個缺乏個性的領袖終於為蘇聯帶來第一次真正“集體領導”,隻是這種“集體領導”與民眾無關;由過去“一個人說了算”改為現在“一群人說了算”,從君主獨裁到寡頭專製,這就是蘇聯的進步。與希特勒一起瓜分波蘭是斯大林一個人決定的,侵略阿富汗則是由勃列日涅夫和他的“三套車”( 克格勃主席安德羅波夫、外交部長葛羅米柯和國防部長烏斯季諾夫)4人決定的。一個共同之處是,無論斯大林時代還是勃列日涅夫時代,蘇聯最高蘇維埃隻是一個橡皮圖章而已。

作為一個循規蹈矩的技術官僚,勃列日涅夫算不上一個職業政治家,但就是這樣一個“不稱職”的“小公務員”,卻領導了一個世界超級大國長達18年。從個人而言,他無疑是成功的,而他的對手肯尼迪和尼克鬆卻顯得極其失敗;但就國家而言,一切都恰恰相反。美國總統尼克鬆斷言:基本價值穩如磐石的美國在冷戰中將不戰而勝。

進入勃列日涅夫時代蘇聯早已遠離了革命,一切都無可挽回地走向平庸。出身卑微的勃列日涅夫從一名鉗工開始,一步一個台階地在權力階梯上爬升。在陰謀四伏逆向淘汰的權力遊戲中,成功的官僚往往是那種視生存高於一切的庸才——毫無個性、唯唯諾諾、小心謹慎、見風使舵和害怕冒險。經過權力粉碎機打磨的“紅色工程師”勃列日涅夫身上毫無政治家的想象力和創造性,也缺乏改變現實的勇氣與決心,墨守成規。

事實上,當平庸成為一種美德時,平庸就不再是勃列日涅夫一個人的美德。當病入膏肓的勃列日涅夫打算退休時,他的政治局夥伴們一起說:“不,什麽都不需要改變。”

所有跟帖: 

.政府(the state)不等於國家(country)。政府是由官僚組成的... -4Justice- 給 4Justice 發送悄悄話 4Justice 的博客首頁 (4396 bytes) () 01/27/2013 postreply 18:22:17

現在俄國民主了,怎麽不把她列為英雄? -相對強度- 給 相對強度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7/2013 postreply 19:08:12

《人民日報》無人民.... -4Justice- 給 4Justice 發送悄悄話 4Justic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27/2013 postreply 18:37:31

回複:《人民日報》日人民.... -SVChinese- 給 SVChinese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7/2013 postreply 20:23:48

有幾個中國人願意回到從前的中國 ? 赫赫 -1818- 給 1818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7/2013 postreply 18:52:57

啊拉比那老公身題好 :-) -1818- 給 1818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7/2013 postreply 20:17:08

還不如現在的 雷處長來得好吧 ? -1818- 給 1818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7/2013 postreply 20:14:3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