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操縱是可以預測的,操縱的目標就是保住政權。所以目前的泡沫2017年仍然會持續下去。具體說一下

來源: Mao_8341 2016-12-21 18:06:36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8219 bytes)

穩增長與穩中求進的總基調未變

 

“穩增長”口號的提出是從201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開始的,這恐怕與2011年起經濟增速的持續下滑有關。2011年至2015年的曆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把穩中求進作為次年的經濟工作總基調,估計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仍然會再次強調穩增長和穩中求進,因為在12月9日的政治局會議上,穩增長和穩中求進仍被繼續提出。

 

穩增長的含義是經濟不能出現大幅下滑,基本要維持L型走勢。穩中求進的含義是在穩增長實現的前提下,再來推進改革。那麽,2017年有哪些改革呢?政治局會議要求,明年要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推動五大任務有實質性進展。此外,會議還提出2017年要加快推進國企、財稅、金融、社保等基礎性關鍵性改革,更好發揮經濟體製改革的牽引作用。推動五大任務取得實質性進展,必須突出重點,與相關領域改革有機結合,增強改革的係統性和協同性。

 

有人認為明年是改革之年,理由是經濟領域的結構性問題越來越突出,但沒有再提經濟增長的“合理區間”,如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要求。盡管沒有提增長目標,但穩增長的要求仍未變。而且,會議強調“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這也不是首次提出,早在2012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就提出過非常類似的口號。

 

我的判斷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可能對2017年經濟增長下行的容忍度提高,如2016年提出的增長目標為6.5%-7%,2017年或提出不低於6%的目標,但不能認為2017年會放棄經濟增長目標而力推改革,正如政治局會議定調的那樣,2017年是“改革深化之年”,政策上還是會“穩”字當頭。在穩增長前提下,改革的步伐才可能加大。

 

問題是,2017年穩增長的難度要大於2016年,今年實質上執行的是“貨幣偏寬鬆,財政超積極”的政策,這才實現了6.7%的GDP增速;2017年可能會是貨幣難寬鬆(通脹、貶值雙重壓力),財政受製約(舉債成本上升、財政收入增速下降等)的格局。如果為穩增長的投入依舊很大,則調結構的力度可能就有限了。

 


 

 

治理“脫實向虛”與防範金融風險步入兩難

 

被斥為“害人精”和“妖精”的舉牌者,對中國經濟構成了很大傷害,首先是引導資金脫實向虛,而且對優秀上市公司不斷舉牌的行為,讓優秀企業家感到寒心;其次是被視為由此抬高了市場利率水平,如萬能險。我國這些年來為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傷透腦筋,並把降成本作為供給側改革的五大目標之一,故難以容忍虛擬經濟的高杠杆逼迫市場利率水平進一步提高。

 

如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大力振興實體經濟,培育壯大新動能”,實際上就是表達對過去虛擬經濟過度繁榮、整個經濟“脫實向虛”的擔憂。從前三個季度的GDP分項貢獻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金融所創造的GDP要占8.8%,這一水平已經明顯高於日本、美國和英國。金融的過度發展,不僅讓實業衰落,而且也拉大了社會貧富差距。

 

但是,如果金融擠泡沫力度過大,或者通脹抬升,實體經濟的投資回報率持續上升,市場利率也不斷上升,則資金又會從金融和房地產領域流向實體,或引發資產泡沫破裂,從而誘發金融危機。因此,2017年也要避免脫虛向實帶來的風險。

 

從2015年5月權威人士發表講話至今,我國已經把防範金融風險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防風險就是穩增長,因為金融風險一旦爆發,所有為穩增長所做的努力都是白費了。而資產泡沫破裂所帶來的潛在危害究竟有多大,卻很難評估,在這種情況下,誰敢對大類資產存在的泡沫問題輕舉妄動呢?這就是所謂的兩難。

 


 

 

政策空間收窄:治大國如烹小鮮

 

要實現如此多的目標,政策工具就不夠用;且這些年來穩增長的過程中,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持續用力,使得貨幣和債務的規模越來越大,故政策工具的施展空間變得越來越小,運用效果也是遞減的。因此,政策隻能在眾多的約束條件下去騰挪空間,而不是棄子去開發新的空間。

 

治大國如烹小鮮的含義就是國家大了,做事一定要小心翼翼,否則容易釀成大錯。 2013年4月,習主席接受金磚國家媒體聯合采訪,在回答巴西記者提問時說:“(領導者)要有‘治大國如烹小鮮’的態度,絲毫不懈怠,不馬虎。

 

因此,2017年就經濟政策和改革舉措而言,不像是大刀闊斧的一年,更可能是小心翼翼、每走一步都留好後手的一年。如樓市的政策目前還是以打壓為主,假如銷量持續減少、開發投資增速持續下降,也不排除2017年下半年政策對樓市再度進行正向刺激的可能。

 

記得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專門提到“經濟風險總體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為主要特征的各類風險將持續一段時間;既要全麵化解產能過剩,也要通過發揮市場機製作用探索未來產業發展方向。”這就是說,化解泡沫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小心對待。

 

估計2017年貨幣政策的製訂也會遇到前所未有的難題,降準不現實,因為貶值預期在;加息也不現實,因為市場利率已經上調了。如果是既降準有加息呢?雖然都可以做單獨解讀,但放在一起就顯得別扭。財政政策呢?似乎也有點力不從心。

 

在貶值、通脹和利率上行的三大壓力下,股市其實沒有太多上漲的理由。之所以前期表現相對強些,也是資金推動的結果,因為樓市遭遇調控,部分資金流向股市。但本身就存在泡沫的股市,監管者既不能容忍它大漲、使得泡沫越來越大,同時也不敢刻意打壓。比較現實的調控方式是,既不讓股市大跌,也不讓股市大漲,漲的空間來自跌的空間,維持適度泡沫。 

所有跟帖: 

怎麽看著是從LZ報紙上copy下來的 -修車工- 給 修車工 發送悄悄話 修車工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1/2016 postreply 18:25:3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