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玉蘭樹在中國北方生長不太好的真正技術上的原因 - 原貼沒有一下子講出來就是為了釣出來“土棉農”這樣的讓他丟人現眼。

洋玉蘭也名廣玉蘭,有人講是廣州在一個世紀前最先引進的,所以叫“廣”玉蘭。可是我看到廣州的廣玉蘭種植的很少,廈門中的倒是很多。

種植最多的是長江流域。廣玉蘭花是上海市、長沙市的市花,廣玉蘭樹是合肥、南通、鎮江、張家港、餘姚的市樹。可見中國人對洋玉蘭的喜愛。

洋玉蘭原生地是美國東南部,現在自然生長的區域限於首都華盛頓以南。在華盛頓以北有零散的種植,主要是作為觀賞樹。

經過數百萬年、甚至數千萬年的進化,洋玉蘭樹已有數十個品種。當然這裏麵肯定有耐旱的品種和不耐旱的品種。既然是中國在廣州最先引進廣玉蘭,當時引進的應該是適合在南方生長的品種,即喜溫厭冷的品種。如果以後沒有有心人專門從美國偏北方引進耐寒品種,中國北方從中國南方引入的品種肯定不如在同緯度(同溫度)的美國北方生長的好,是不是?

當然了,如果現在有人想從美國北方引入耐寒品種,在進出口檢疫上一定要做足功夫。我作為業餘愛好,不值得折騰這些。

另外,土質和氣候是重要因素。

美國從首都華盛頓到緬因州,年平均降水量多達1000-1200毫米,而且一年四季的降水量分布均勻。而中國從上海到北京,年平均降水量逐漸從1000毫米減少到500毫米(中國淮河以北,隻有吉林東部長白山地區年降水量超過1000毫米),而且在中國的北方,京津晉冀魯豫的降水,就是集中在七月下旬和八月上旬,這就是所謂的“七下八上”,就是幾場暴雨的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70~80%。不如今年七月份京津冀的一場暴雨降水量達200-300毫米。

這樣的氣候環境,不是適合洋玉蘭生長的。

還有,不同地區的土壤含鹽量、酸堿度、微量元素含量、腐殖質含量、土壤持水量,空氣相對濕度都是不一樣的。這些都會影響洋玉蘭樹的成活。

我記得我小時候,我們縣隻有烈士陵園有十幾棵鬆柏、縣招待所的院子裏有兩株柏樹和兩棵鬆樹。而且是用大卡車從山區拉過來了幾十車山皮土墊地,才栽活的。

舶來品洋玉蘭是不是對土壤的要求比本土的鬆柏更苛刻?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