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做機油保養最大的好處是時機可以很彈性,配件一般都是提前備好,幾個月半年一年不等,鄰近作案再查查天氣預報,避開陰雨低溫天氣,早一點晚一點都無所謂,保證一切盡在掌握之中即可。
去年Nov中旬總裏程13,000公裏做的機油保養,間隔一年6000公裏,現在總裏程19,000公裏,做機油及油濾更換。
工具:8mm【擋泥板,手緊】,13mm【放油螺栓,30Nm,WIS 40Nm】,27mm【油濾蓋,25 +/-5 Nm】套管。
關於螺栓力矩,一定要說,按不按標準取決於個人,我是憑手感和標記,說不上是好習慣,請勿模仿。
機油:原廠標機油大致加幣20/L,共需6L,5W30 229.52規格,推薦使用原廠標機油。
除了原廠標機油,市場上還有一些原廠認可的機油可替代,對這輛車來說,隻要符合229.51或229.52的
0W30,5W30,5W40都可以,前兩個低溫流動性略有差異,高溫運動粘稠度都一樣,在冬季年平均氣溫較
溫和的地區,兩者使用上沒有什麽區別。而後兩個低溫流動性一樣,高溫粘稠度略有差異,這個差異會有
兩方麵的影響,一是高溫時的潤滑保護【特別是喜歡高燒引擎】和燃油損耗,除此之外就是價格和購買便
利也要考慮。
這次買的機油是Pennzoil Platinum Euro LX 0W30 5L裝,37加幣【折合28美元】一桶【正常價格73加
幣】,這是目前本地市場上能買到的有229.52認證最便宜的機油。
機油隻買對的不買貴的是我多年的選油原則。
回複網友提問:
熱油換優點:
1:熱油流動性好,機油中各種雜質與機油混合濃度高,通過放油孔排放能輕易帶走,打個比方類似同等濃度的渾水和沉澱後的水倒掉的區別。
2:熱車在熄火後,缸壁一定時間內【忘記在哪裏看到好像是1-2個小時之內,手頭無科學數據】仍會有油膜存在,故再次啟動磨損較小,特別是更換油濾後,油軌及機油管路內新機油建立油壓的時間比要比平時啟動長,正負相加至少為零。
熱油換缺點:
1:以放油15~20分鍾計,冷熱油放油量到天花板可能會有100-200毫升的差異【按20分鍾後滴油估算】,也即最多可能會有100-200毫升舊油未排出。
2:熱油會很燙。
冷油換優點:
1:經過長時間的重力作用,能自由流動的機油都沉澱到油底殼,此時待放舊機油量最多,也即能替換的舊機油最多,按我上麵的估算能多放100-200毫升舊油。
2:無需擔心燙傷。
冷油換缺點:
1:冷油流動性差,長時間沉澱的舊油雜質沉澱在底殼,重力放油不易全部帶走。
2:油膜不在或幾乎不在,加之更換油濾,負負相加負的更多。
基於以上理解,我選熱油換。
0W30和5W30 前者低溫流動性好,常年冬季平均氣溫在零度左右的地區,此啟動溫度的低溫流動兩者區別不大,而高溫運動粘度無差異,這個時候價格決定成交。
5W30和5W40 兩者低溫流動性一樣,但前者油溫100度時油膜薄,後者油溫100度是油膜厚,選用要看引擎的設計和要求,後者會比前者燃油耗高一點,也有助於減輕燒機油。
油濾:德產MANN過濾器一枚
放油螺栓密封:國產銅製密封圈一枚
換機油前的兩個準備工作。
1:車輛是否需要水平?當然是車架水平最佳,但是沒有必要過度追求水平,首先,四輪著地並不見得車架就水平,其次,車庫或車道一般都是有坡度的,即使四輪著地車架也未必水平,我是爬木頭坡車架水平大概齊。
2:要熱車,最好是外出用車回來後趁熱換機油,常聽有人為了放盡舊機油隔夜操作,邏輯上好像是放的徹底一些,這問題我的觀點是,趁熱換舊機油殘留多些是缺點,剩下都是優點,隔夜冷車換,除了舊機油殘留少是優點,剩下都是缺點,權衡利弊,我選熱油換。
車載電腦機油服務提示重置:
1: 關好門窗
2: 不踩刹車,按 "啟動" 加電。
3: 按住 "1" 兩三秒後再按 "2"。
4: 上下摩擦“2”選"ASSYST PLUS"
5: 再按 "啟動" 鍵,不。要。踩。刹。車。
接下來按提示操作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