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大小車撞車的主要過程用高中物理就能清楚地給出答案。
大家在爭論中都提到,現在車的安全設計都能讓車體在碰撞中被壓縮,從而達到吸收能量保護乘客的目的。碰撞測試也顯示大車和小車在撞牆時幾乎是一樣安全。可是經常又有人說大車比小車要安全的多。到底是怎麽回事呢?是物理原理隻是書本理想條件,還是測試過程太簡單,或者日常經驗的直觀感覺不真實?
其實問題用物理大致分析起來很簡單。就是兩件事,(1)兩輛車相撞動量守恒,(2)兩輛車的動能和不守恒。注意啊,不時能量不守恒。而是動能和不守恒,應為部分的動能被轉變成其他能量了。假設車都是安全設計的,碰撞可以用近似為完全非彈性碰撞(就像兩砣泥摔到一起)。
這樣問題就很清楚了:
(1)車直接撞牆的例子
這個必較簡單。假設車頭被壓縮吸收能量,那麽碰撞後的速度是0。不管大車小車的減速過程是近似的,主要由結構的壓縮變形速度決定。各家設計優化後的結果應該都還不錯(不然過不了關)。所以碰撞測試的結果都近似。
(2)大車小車對撞的例子
比如兩輛車,一輛是大SUV,重6000 lbs,一輛是小Sedan,重2000 lbs。分別速度都是45邁迎頭撞。假設車頭都被壓縮吸收能量(即近似為完全非彈性碰撞,象兩砣泥一樣),那麽碰撞後的速度是多少呢?動量守恒啊,所以是22.5邁(就是 (6000 * 45 - 2000 * 45) / (6000 + 2000) )。
但是注意了,這個22.5邁是沿大車原來的方向。也就是說大車是從45邁減到22.5邁,變了22.5邁。小車是從45邁變成反方向22.5邁,變了67.5邁。近似的說,大車相當於以22.5邁速度撞上一堵牆停下來(應該沒有大礙,現在的車15邁以下撞都不會有任何損害)。小車相當於以67.5邁速度撞上一堵牆停下來(這個就不是一個小撞了)。
所以理論,測試,和實際經驗都一致了。結果很清楚:
(1)從物理原理可以說明撞牆結果近似的車,對撞的時候重的還是占很大優勢;
(2)現實生活中,車車相撞的事故應該比車牆相撞的事故更常見;
(3)重車在車車相撞中占很大優勢(或者說更安全);
(4)如果你開小車,請小心駕駛,盡量避免和別的車碰撞(不得已盡量撞牆);
(5)如果你開大車,請小心駕駛(因為你有一個更大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