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不同看法,望指正。

來源: Coorslight969 2012-11-17 09:01:37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96 bytes)
按我的理解。
數字都是指的粘稠度。W右邊的是工作溫度時的黏度。也就是高溫時的黏度。這點無疑義。
W左邊的是指低溫時的黏度,並不是指的溫度。具體多少溫度,並不確定,大概是零下30度吧。
0W30 和15W30的區別,
前者低溫時的黏度是0,後者是15。 後者黏很多。越黏保護越好,但流動性就差了,機油不能及時到位,發動機空磨反而磨損歌更大。這裏就有個綜合考慮的問題了。

也就是說,現在市麵賣的機油,越熱越黏。
換機油時,熱車流出的機油很粘,而加進去的新機油很稀。
所以我甚至覺得,換機油應該涼車時換。流的更順暢。

所有跟帖: 

W 左邊是一個粘度單位,但是 SAE 定標準時,考慮到實際用途 -原野青蛙- 給 原野青蛙 發送悄悄話 原野青蛙 的博客首頁 (802 bytes) () 11/17/2012 postreply 09:25:32

非牛頓流體,粘度不僅取決於溫度。 -biglow- 給 biglow 發送悄悄話 biglow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7/2012 postreply 10:50:12

不同意。冷車熱車我都做過,熱車油稀多了。 -史迷- 給 史迷 發送悄悄話 史迷 的博客首頁 (27 bytes) () 11/17/2012 postreply 14:08:10

理論上說,高溫時更稠。下次換油我再測試一下。 -Coorslight969- 給 Coorslight969 發送悄悄話 (144 bytes) () 11/19/2012 postreply 10:18:35

一缸 5000 邁的機油,平均經過 -原野青蛙- 給 原野青蛙 發送悄悄話 原野青蛙 的博客首頁 (373 bytes) () 11/17/2012 postreply 14:19:15

換機油必須先熱車,否則髒油不太容易全流出來. -中壇太抖- 給 中壇太抖 發送悄悄話 中壇太抖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9/2012 postreply 17:48:26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