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車用那號的機油 ---- 汽車機油標號詳細介紹

來源: 原野青蛙 2012-11-17 08:09:0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346 bytes)

你的車用那號的機油 ---- 汽車機油標號詳細介紹


任何非合成的天然機油,都麵對兩個互不相容的巨大挑戰。

第一是冬天早上剛起動時,氣溫太低,機油裏的少量石蠟凍結,使機油變得太稠;
第二是車子完全預熱之後,溫度太高,在引擎裏上千度環境中,使機油變得太稀。

天然的機油不可能同時做到這兩點。所以在機油的眾多添加劑中,最要緊的是兩個。

一個不讓石蠟在低溫時凍結;
另一個不讓機油在高溫變稀。

你用的機油通常有兩個標號,中間隔著個 W (Winter)。那是 SAE Viscosity Grade。

W前麵的那個小號,指的是低溫時的性能;
W後麵的那個大號,指的是高溫時的性能。

W前麵低溫時的粘度指標,是指在“不同溫度”時達到的“同一粘度”。

從 0W 到 25W,數字越大粘度越大,添加劑越來越少,價格越來越便宜。
0W 對應的是零下30 C度,
5W 對應的是零下25 C度,
10W對應的是零下20 C度,
以此類推
25W對應的是零下 5 C度。

W後麵是高溫時的粘度,是在“相同的100 C度”時達到的“不同粘度”。

從 20 到 60, 數字越大越粘,添加劑則越來越多,價格也越來越高。

在美國可以住人的大部分地區,尤其是華人能夠忍受的地區,要是十年以上的普通老車,10W-30 非合成的天然機油應該提供足夠的引擎保護。這個機油,低溫可以到零下 20 C度,老車縫隙大,高溫時稠一點的油有幫助。

要是比較新的普通車,5W-20 非合成天然機油也應該夠了。這個機油低端可到零下 25 C度,高溫時要是再稀,那油膜強度可能不夠了。

有的高性能車要用合成油,那是因為高壓縮比和渦輪增壓的緣故。當然要是不差錢,每台車都是可以用合成油的。

由於工作母機的進步,機件的公差越來越小;加上政府對油耗的高要求,因為稀的機油阻力小,所以廠家要求機油高溫時更加稀薄,也就是 W 後麵的那個數字變小,是可以理解的。

但要求弗羅裏達的車,用阿拉斯加的機油,那是 W 前麵的數字變小,似乎有點忽悠了。

尤其是在低於零下 25 度C 的環境裏,光靠添加劑已不足以防凍了,非要用合成的油才行。這隻是因為合成油裏沒有石蠟,所以低溫性能極佳,但價格不菲。

要是記不住這麽多的數據,沒關係,隻要記得下麵兩條就行了。

W前麵的數字,大多是天氣預報決定的。
W後麵的數字,完全是製造車廠決定的。

所有跟帖: 

一點不同看法,望指正。 -Coorslight969- 給 Coorslight969 發送悄悄話 (496 bytes) () 11/17/2012 postreply 09:01:37

W 左邊是一個粘度單位,但是 SAE 定標準時,考慮到實際用途 -原野青蛙- 給 原野青蛙 發送悄悄話 原野青蛙 的博客首頁 (802 bytes) () 11/17/2012 postreply 09:25:32

非牛頓流體,粘度不僅取決於溫度。 -biglow- 給 biglow 發送悄悄話 biglow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7/2012 postreply 10:50:12

不同意。冷車熱車我都做過,熱車油稀多了。 -史迷- 給 史迷 發送悄悄話 史迷 的博客首頁 (27 bytes) () 11/17/2012 postreply 14:08:10

理論上說,高溫時更稠。下次換油我再測試一下。 -Coorslight969- 給 Coorslight969 發送悄悄話 (144 bytes) () 11/19/2012 postreply 10:18:35

一缸 5000 邁的機油,平均經過 -原野青蛙- 給 原野青蛙 發送悄悄話 原野青蛙 的博客首頁 (373 bytes) () 11/17/2012 postreply 14:19:15

換機油必須先熱車,否則髒油不太容易全流出來. -中壇太抖- 給 中壇太抖 發送悄悄話 中壇太抖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9/2012 postreply 17:48:26

5W-30,廠家推薦,也一直用這種油, -5428- 給 5428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17/2012 postreply 11:38:10

This is not correct: "氣溫太低,機油裏的少量石蠟凍結,使機油變得太稠" -coolwin- 給 coolwin 發送悄悄話 (75 bytes) () 11/17/2012 postreply 12:29:38

溫度降低當然引起粘度上升,但是 -原野青蛙- 給 原野青蛙 發送悄悄話 原野青蛙 的博客首頁 (195 bytes) () 11/17/2012 postreply 13:38:36

謝謝普及。有一個機油分類的標準文件,叫SAE J300 -史迷- 給 史迷 發送悄悄話 史迷 的博客首頁 (155 bytes) () 11/17/2012 postreply 13:55:57

同意,隻有這樣 GDP 才上得去呀 :) -原野青蛙- 給 原野青蛙 發送悄悄話 原野青蛙 的博客首頁 (96 bytes) () 11/17/2012 postreply 14:06:37

車廠也不造油。多想了吧。 -coorslight969- 給 coorslight969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19/2012 postreply 10:22:33

很奇怪,為何不看保養小手冊? -上海大男人- 給 上海大男人 發送悄悄話 (31 bytes) () 11/18/2012 postreply 09:03:08

有一點可以肯定,新車和舊車用油是不一樣的,手冊隻是考慮新車。 -coorslight969- 給 coorslight969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19/2012 postreply 10:23:57

synthetic engine oil沒多少錢. 5 QT也就20幾塊. 盡量用synthetic,除非是特老的車 -中壇太抖- 給 中壇太抖 發送悄悄話 中壇太抖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9/2012 postreply 17:51:5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