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新疆好地方
— 我的新疆風情畫(之一)
我曾有機會兩次赴新疆采風。
第一次是1979年,我們研究生班應工程兵邀請,前往青海鐵路工地寫生,在那裏軍醫發現我心髒有雜音,我便徑直去了烏魯木齊看病。我妻子的姑表妹一家在新疆醫學院工作,幫我聯係作了心電圖,證明沒問題後,便背上油畫箱去了北疆的伊犁,北疆的整個情調像俄羅斯。
那時正在讀研,一門心思想的是多畫習作提高技巧,因此畫的都是些人像和風景寫生,一天最多也就畫兩幅。(可參看“70年代人像寫生”9,11)
當時,交通和吃住都很不方便,記得曾在赴伊犁途中一處風景區的小客棧逗留過一個星期,晚上沒有電燈,睡通鋪,被子都髒得黝黑發亮,隻好和衣而睡。每天一早,帶上個涼饅頭,出去就是一天,為了找到一處好景,走出十幾裏山路是常事。
在這大山深處,除了偶而過往的車輛,很少見到行人。但有一次例外,我走著走著,突然,從老遠公路邊的坡頂閃出一匹白馬,馬上騎著一位豔裝的哈薩克女郎,她從上往下,打量著這條空曠寂靜的公路上,孤零零走著的,我這一個背著個木箱、帶付眼鏡的“怪人”,她的身影,在藍天白雲碧山叢林的襯托下,簡直很難想像,竟是如此美麗的一幅圖畫,我正在懊悔怎麽就沒帶著相機出來…… 說時遲、那時快,當我看清她的臉時,她一甩馬頭就消失了。
事隔八年,1987年,我應邀為中港旅的深圳“錦繡中華”微縮景觀,設計新疆部分,有緣再次前去新疆收集素材。
這次和上次的任務不同,主要不是畫畫,是要挑選設計景點和二,三百個陶瓷“小人”,因此除了油畫箱外,主要的“武器”是一個帶變焦鏡的相機,加上大量膠卷。(那年頭,彩卷很貴,私人用,這點工資,是買不起幾卷的,這回因公幹活,可以報銷,情形便不同了)
我從烏魯木齊出發,由當地畫家小萬陪同,一路南下,經庫車、阿克蘇、喀什、墨玉、和田、直到塔什庫爾幹。
新疆人說,不去南疆不認識真正的新疆,此話不虛,南疆是中亞的氣息,和北疆很是不一樣。在塔什庫爾幹,我遇上了幾個新疆畫報的攝影記者,搭他們的車,回程還去了巴音布魯克草原。由於要設計“小人”,在整個旅途中,除去畫了少許油畫人像寫生外,主要精力用在觀察和拍攝形形色色不同的人物形象及生活場景。
赴塔什庫爾幹圖中留影(海拔四千多米)
我為“錦繡中華”陶瓷“小人”設計的近300個陶瓷小人中的幾張小稿
“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行”第一次去伊犁是希望能找到“好的”創作題材,結果什麽也沒畫成;這次是設計“小人”,回來後,不但“小人”的任務出色完成,還參考照片資料,創作了一批新疆風情畫。
是年12月,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走向未來”畫展上,我展出了10幅作品,其中8幅是這次新疆之行的收獲。
這是其中的兩幅:
“五彩路” 100cmx100cm 1987 《走向未來》畫展
“葡萄熟了” 100cmx100cm 1987 《走向未來》畫展
戲劇性的事情發生了。“走向未來”畫展期間,一個冶金部接待的美國商人,一氣兒買下了我的四張畫,每張1000美元,在月薪百餘元人民幣的那時,對我們來說,這是一筆“巨款”。
1988年7月,應加拿大友人邀請,我和妻子用這筆經費,帶了些畫赴加拿大作三個月的私人訪問。其間,又賣出四幅。
在加拿大友人和畫廊的勸說下,三個月後,妻子返回中國,我向美院請了一年假,留在加拿大繼續創作,準備第二年辦一次個人畫展。
後來發生的事情是:1989年,畫展沒能辦成,我也沒能回到中國。
正如我在“繪畫作為商品”(注1)一文中所說的,一開始我就是以“少數民族風情畫”進入市場的,以後好多年間,便不得不繼續畫這方麵的畫。
為了防止藝術的停滯不前和衰退,我努力在這種題材中尋找“新意”。
有了電腦後,依靠電腦中照片可以任意放大觀看的技術,我就經常進入到這些自己拍的老照片中去“體驗生活”,隨著創作經驗的不斷豐富,這批照片夥同我當年拍攝時的經曆和藝術記憶一起,在腦子裏“活”了起來,不斷地激發出靈感。成了我新疆風情畫創作構思的主要源泉。
晌午 1992 102cmx102cm
春花爛漫 1993 102cmx102cm
串門 1993 102cmx102cm
帕米爾的鼓聲 1994 122cmx122cm
四個老頭一隻羊 1995 92cmx92cm
大姐姐 1996 76cmx102cm
(待續)
注1:此文首載於河北美術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留學畫家油畫選》一書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