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煙帆:談往事憶舊友(zt)

來源: 江上一郎 2013-11-13 11:45:3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1104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江上一郎 ] 在 2013-11-14 23:19:37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陳煙帆:談往事憶舊友


談到我與連環畫的淵源,可以追溯到我的童年。我生長在浙東農村,自小性格內向,木訥寡言,喜歡塗塗抹抹。大約不到十歲的時候,我忽發奇想,自己裝訂了一個本子,想畫一本連環畫了。題材、書名也想好了,叫《華光出世》。這也可見一個孩子天真的幻想,認為出現一個英雄人們便可消除天下的不平。可惜的是畫了五六幅便畫不下去了。我自然是已經看過一些舊時的連環畫,受到影響,才產生我的這一奇想。那時的連環畫內容大抵是“一道白光,千裏取人首級”和“飛簷走壁,夜行衣靠”神怪俠義之類,沒有健康有益的兒童讀物。
事情也常常出現“曆史有驚人的相似之處”。舊的神怪荒誕消失了,過了幾十年之後,新的神怪荒誕又出現了。我看到現在幾乎又是進口的神怪、荒誕、打鬥的兒童連環畫世界,並且書價昂貴,印刷講究,內容自始至終都是打鬥,每個出場人物,眼睛都瞪得極大,凶相畢露,咬牙切齒,狠巴巴的樣子。看了這些書覺得莫名其妙,解放以後一直興盛的價廉物美的連環畫現在為什麽銷聲匿跡了?
十五歲時我選擇了美術作為終身專業,考取了蘇州美專。“選擇了美術,等於選擇了貧窮”,我卻沒有多加考慮。況且世界上也沒有絕對的事情。哲學家伊璧鳩魯曾說過一句話:歡樂的貧窮也是美事。我一直記得年輕時看過的一篇短篇小說,美國歐·亨利寫的《麥琪的禮物》。一對貧困夫婦,為了聖誕節禮物,女的把美麗的長發剪了賣錢,買來一條表鏈給丈夫配唯一的、父親遺留的掛表;而丈夫又恰把這掛表賣了,給妻子買了束長發的飾物。兩人回到家裏一照麵,“貧賤夫婦百事哀”,這哀字裏卻印證了雙方的愛情,是憾事,又是美事。我從此受到啟發,認識到富貴並不即是幸福。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了。大約過了一個多月,我正愁沒有工作,一天走過南京路日升樓附近,迎麵遇見老友徐淦兄。他拉我到新雅裏去吃茶,告訴我有一件適合我的工作可做,就是畫連環畫。接著說,他想由他來編腳本,供應六個人作畫,這六個人是:樂小英、董天野、高孟煥、江棟良、胡金人和我,組成一個連環畫創作集體,就稱為“綠葉社”。六個人裏麵,隻有一個高孟煥我至今沒有見過麵。其中的胡金人和我最熟,他是我的在蘇州美專的老同學,他的夫人殷萱是我老伴在揚州時的同學,殷萱家裏的姐妹和我老伴家姐妹一樣多,年齡相近,兩家姐妹間又多有同班同學。胡金人專搞油畫,在南京、鎮江、上海等地舉行過個人展覽。胡金人夫婦都在“文革”前先後病故,現在他的畫已經無人談起,隻有去年台灣女作家張愛玲在她的散文裏以懷念的筆調談到胡金人的油畫。當時的油畫家作品的內容大多的靜物、人體、風景,畫現實生活的極少,而胡金人過世時三個女兒還不到十歲,他很希望其中能有學畫的,果然,他的小女兒胡丹苓現也已是畫家,曾任上海美專副校長,現在正在外子顧公度同在巴黎深造。胡金人作連環畫恐怕隻有綠葉社時的這一冊《鐵木耳和他的夥伴》。想不到“物以稀為貴”,去年我忽得台灣詩人紀弦從美國來信,說能否為他搜求到一本《鐵木耳和他的夥伴》以作紀念。原來,胡金人是紀弦的妻舅,他說從前他和胡金人好得比兄弟還親,久欲覓得這本書而不得。他卻不知連環畫是出版物中最“速朽”的一種,即在當時也是出版之後一個月內就覓不到了。何況時隔幾十年之後呢!
我覺得連環畫作者中好像寧波人非常之多,賀友直、華三川、王折水、虞春富等都是寧波人。董天野也是“阿拉”同鄉,四十年代我們便相識,他那時好像任職新亞藥廠廣告部,為人熱情正直,做事認真。他畫的《借紅燈》線條簡練有力,技巧純熟。我後來知道他喜歡喝酒,酒量不大,一喝便醉,他兒子董之一告訴我,家裏隻要有點好菜,便要去買“加飯”(黃酒的一種)助興。他習慣於晚上作畫,直到深夜,弄堂裏的餛飩擔子知道他要叫夜點心,到時便送上門來。董之一記得特別清楚,因為有時他父親不在家,母親便收來給孩子吃了。董天野平素很肯幫助人,濟人之危,古道熱腸。單位裏有人被打成“右派”。工資銳減,隻剩極少的生活費,他很同情,便悄悄送去一篇小說請他改編腳本(這在當時是擔風險的),他自己作畫,然後付給豐厚的稿費。此一端,便可見出他厚道、剛正的性格。秦綠枝先生受過他的幫助,至今還常常向人說起。可惜這樣熱情樸實的人,在“文革”年代被逼離開了人間。他的連環畫作品很多,主要有《白蛇傳》、《孔雀東南飛》以及紅樓夢叢書《拷打寶玉》、《晴雯補裘》等。在連環畫之外,他還畫了很多中國畫,蜚聲畫壇。
樂漢英(小英)也是寧波人,他主要是畫兒童題材的連環畫,線條簡潔,形象可愛。他同時也作漫畫,是上海美協的漫畫組組長。為人也是和藹可親,與人為善,見麵總是樂嗬嗬的,笑嘻嘻的。對老畫家很尊敬,作品盡量促成見報;對新作者熱情幫助。可就是這樣的人,在“文革”時期受到猛烈衝擊,被掃地出門,靠邊勞動。“四人幫”打倒後先調外文出版社,後調少兒社任《小朋友》美編,晚報複刊後,回報社工作。由於長期受壓抑,以及以後工作繁忙等,積勞成疾,在1981年因肺癌去世。隻有虛年六十一歲。
江棟良畫的《團的兒子》,我印象頗深。有一幅畫孩子吃麵條,麵條很長,因而筷子也提得高高地,孩子把腳也踮起來了。他比我早進上海文史館,但我進館後未見到他。大約一年以後,有一天開會才見到他也來了。他的模樣與以前已大不相同,一隻眼似乎已不大睜得開,仍說一口蘇州話,吳儂軟語,仿佛是個年邁的說書先生。文革期間曾看到許多宣傳品,說了他種種“罪狀”,我很為他擔心過。這一見麵,真是恍如隔世。誰想又過了一年,他也過世了。人生的匆忙真好像迎麵馳過的火車一樣,對麵車廂裏的人,雖是相識,然而轉瞬之間便如流螢般地逝去了。
最後一個是高孟煥。他的《魯迅的童年》畫得很細致,是第一本用西畫襯明暗的方法畫的連環畫。我同他至今沒有見過麵,今年趙而昌兄給我看一幀照片,也已是皤然一老翁矣。他後來離開上海在南京藝術學院工藝美術係執教,“文革”時期也吃了不少苦頭,真是一言難盡。
我當時畫的一本叫什麽名字,自己想不起了,問趙而昌兄、徐淦兄,也說想不起。這裏隻好不談了。綠葉社時間不長,我在十多裏共作了連環畫一百多冊。
六個人加一個徐淦,便是“綠葉社”全部成員。到了年底,主將徐淦去了北京,這個社便無形消失。他編的《借紅燈》、《七朵花》等幾個腳本,當時受到重視,到了北京,也因此被蔡若虹同誌看中,很快有了工作,在北京定居了。但他後來又遭到極大的厄運,又是“右派”又是“反革命”兩主攻獄。“文革”前夕因寫文批評姚文元的論《海瑞罷官》,幾乎真地永世不得出頭。幸在花甲之年,得以平反改正。又編了大量的連環畫腳本,現在老境尚佳,而且身體健康、樂觀,使老朋友十分欣慰。老徐的性格,一是對連環畫事業熱愛,終生不移,二是對人對事正直,豁達,率真。
五十年代在我家聯合會,大約一到一站路遠,住的連環畫專業作者就有五六個人。他們都是我參加了趙宏本領頭組織的“連環畫作者聯誼會”之後認識的。一是蔡千音,後來又認識他的兒子蔡一鳴,也是畫連環畫的。二是虞春富,三是蔣炳泉(蔣蘋),他也有一個畫連環畫的兒子叫蔣榮先。四是徐一鳴。虞、蔣、徐三人都是專門畫古裝的,蔣、徐都畫過上海人美的《三國演義》連環畫,現在蔡千音、虞春富、蔣蘋、徐一鳴已經全部作古。有時空下來想找個同行談談,念及他們,不禁心裏茫然。他們年齡也不過與我相仿,而有的已過世十來年,甚至二三十年了。
綠葉社消失以後不久,有一次我去看望顏文梁老校長,他說:“正要找你。”因他有個親戚叫陸宗植,辦一家“正氣書局”,想約畫家出連環畫。陸也是蘇州人,叫顏先生舅公,就住在附近,一會兒便叫來了。我給他畫一本《女戰士》、一本《龍須溝》,他把每天書店的營業款額都付給我,因為他說付不出整筆的稿費。接下去我又認識了山東路中保坊一家“元昌印書館”的張大椿,他要我畫《人民千字課》、《農民千字課》、《民歌民謠叢書》、《姐姐妹妹站起來》、《斯大林格勒大血戰》等以及抗美援朝題材連環畫不下二三十種。這時我又認識了連環畫同行王柳影,他現在也在文史館,是張大千弟子,中國畫很好。再後來我為新美術、少兒社、上海人美、北京人美等出版社都畫起連環畫來了。那時出連環畫很賺錢,幾乎全國各地出版社都出連環畫,出書的品種、數量逐年上升很快。從中央到地方的報刊也常登連環畫,配合宣傳。因此社會上對連環畫的需要很大,連環畫作者也很忙。我記得有時抽屜裏會同時有幾部排隊的腳本,還插進為報紙約稿趕畫連環畫,給幻燈片廠畫連環畫,每夜非到十二點,甚至兩點不能停歇。
五十年代各種“運動”不斷,政治風雲變幻,連環畫的道路也是很曲折的。出版社的作者隊伍有固定工資,是最令人羨慕的。而連環畫整個作者隊伍中有為數為少的“自由職業”作者,則成了“飽的時候飽煞,餓的時候餓煞。”一時缺抽屜裏腳本排隊,忽然又稿費連連降低,一直降到取消。一時間這些作者生機斷絕,走投無路。有幾個連環畫家們自製信封,在外灘一帶馬路上兜售。我則畫了一些佛像、觀音、鍾馗等在閘北區馬路上賣畫。有的人則去做臨時工,背年糕粉、挖防空洞,每天掙不到一元錢。五十年代後期,連環畫稿費落差太大了。在山水之間,水的落差,成為瀑布美景,稿費從高而低,這個落差,成為了慘景。後來又忽然取消,似乎忘記了還有不少人是專門靠此吃飯的。
我對於連環畫當時也並沒有什麽雄心大誌,一是為了生活,二是有這方麵的興趣,童年時不過憧憬。我覺得連環畫作者有施展想象和才能的很大天地,可以導演一台戲,既做導演,又充演員,而且主角配角都由自己充當和指揮。連環畫作者又可豐富和補充文字裏所沒有的情景,把故事講得生動有趣,具有直觀形象。因此,連環畫的畫幅雖小,天地卻是廣闊的。連環畫看起來平淡淺近,被一些人瞧不起,認為不登大雅之堂,實際上卻包含很多知識和學問,但這是隻有經過深入創作實踐之後的人才能體會得到的。我那時也是正趕上解放後連環畫的一個興盛時期,從實踐中有了這種體會,才覺得連環畫工作越做越有趣,越做越有勁。
連環畫讀者真是無分男婦老幼,讀者麵非常之廣。就連毛澤東主席也十分喜愛。權延赤在《毛澤東家庭生活紀實》一書中就有這樣一段文字,記述毛主席曾一連幾天反複看一套《三國演義》連環畫,還說:“小人書不簡單哪,言簡意駭。就那麽幾句話,多少大事多少人物就交待出來了。道理一目了然。”接著講起了赤壁大戰、講夷陵之戰,說孫劉聯合,抗曹成功,三國鼎立。劉備犯了錯誤,被火燒連營死在白帝城。諸葛亮臨危不亂,安居平五路,穩定了蜀漢局勢……這是說的《三國演義》連環畫大概是指上海人美出版的60本一套的那一部,分開是各個故事,合起來又成套,作者也有幾十人。是廣受歡迎的一部長篇連環畫。
那時的連環畫,以其群眾性、通俗性、內容好、質量高而擁有極大的讀者群,印數都很高。如上述《三國演義》發行量在百萬以上。我有一時期在工廠,有機會見到上海大大小小的工廠都有圖書館,其中連環畫占了很大比重。買回來之後把它合幾本裝訂成一厚冊,用硬紙作封麵,讓工人們下班借回家裏去翻閱,一家人晚飯以後就都有業餘愛好了。全國的新華書店幾乎全都設連環畫書櫃,上海南京路新華書店裏樓下有六個櫃台放滿了64開本的連環畫,大人、小人爭購。我常經過北四川路一家二開間門麵的很大的連環畫出租店,孩子們拿幾分錢去,就能在店裏坐上半天,四壁架上的書足有數千上萬冊,新書租二分,舊書租一分,我駐足一會兒,隻聽得分幣丟入櫃子裏的聲音如下雨一般,至於弄堂口的連環畫出租攤,更到處都是。這些盛況,均早已不見影子。
現代人們的風氣是微利不幹,小利、薄利不幹;出租書攤早已收場了。另一方麵是閱讀興趣沒有了,成人到圖書館去的已很少,可坐百把人的圖書閱覽室裏隻有三四個人,孩子們課外閱讀一是沒有時間(作業太多)。二是迷戀電子遊戲機、打鬥的電視和錄相等等(電子遊戲機不但於孩子毫無益處,而且有害)。圖書市場目前最流行的是進口的打鬥凶殺連環畫。我並不說全部是有害的,但其中稱得上好書的,確是太少了。市場上大量這種沒有道德教育、沒有曆史教育、沒有人性的愛的教育和美的教育、更談不到有什麽意義的書,充斥泛濫,這已經足以耽誤、貽害下一代公民,而國內許多很好的連環畫,卻是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和推廣,這種情況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回憶往事,現在覺得自己不免有點“白頭宮女”的味道了。(zt)
=============================================

在上海期間,突然想去看看陳煙帆先生的舊居,但是,苦於想不起j具體地址了。憑著30年前的記憶,總算找到了那條老弄堂,問了兩個人,就找到了老房子--到底是名畫家呀。。。

可惜,人去樓空,他全家早已搬走,鄰居說,陳老先生已經去世多年,他的後代將老房子租給他人了。我站在樓下,抬頭對著二樓的窗口望了一會,40多年前,還在文革時期,我曾多次拜訪陳老先生和他的畫家夫人許老師,傾聽他們的教導,翻閱他們的藏書,間中,談起子女們不堪設想的前程。。。。陳老先生還帶我去拜訪他蘇州畫院時期的老師--顏文梁老先生。。。

拜讀陳老師此文,往事,恍如昨日---時光,彈指間的事啊。。。

所有跟帖: 

好文,不勝感慨,那年代,那事情。謝謝分享。 -秋風蟹腳- 給 秋風蟹腳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13/2013 postreply 12:04:36

co -GOLDYFISH- 給 GOLDYFISH 發送悄悄話 GOLDYFISH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3/2013 postreply 13:18:41

好文章。請問哪一年寫的? -michigan007- 給 michigan007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13/2013 postreply 12:10:39

這篇文章涉及的麵的比較廣 -善和- 給 善和 發送悄悄話 善和 的博客首頁 (1389 bytes) () 11/13/2013 postreply 13:39:48

江上老師這篇文章勾起多少惆悵與感慨 -沁園- 給 沁園 發送悄悄話 (21091 bytes) () 11/13/2013 postreply 17:49:09

你說的都是實情, -善和- 給 善和 發送悄悄話 善和 的博客首頁 (1241 bytes) () 11/13/2013 postreply 19:03:17

您說的reflection是group show嗎? -沁園- 給 沁園 發送悄悄話 (262 bytes) () 11/13/2013 postreply 19:26:42

回複:您說的reflection是group show嗎? -善和- 給 善和 發送悄悄話 善和 的博客首頁 (91 bytes) () 11/13/2013 postreply 19:31:02

有意思,可惜我今年沒時間去看了 -沁園- 給 沁園 發送悄悄話 (123 bytes) () 11/13/2013 postreply 19:38:23

回複:有意思,可惜我今年沒時間去看了 -善和- 給 善和 發送悄悄話 善和 的博客首頁 (228 bytes) () 11/13/2013 postreply 19:50:04

期待您的新作 -沁園- 給 沁園 發送悄悄話 (18475 bytes) () 11/14/2013 postreply 05:23:26

回複:期待您的新作 -善和- 給 善和 發送悄悄話 善和 的博客首頁 (276 bytes) () 11/14/2013 postreply 07:01:15

誤會了--不是我寫的--是陳煙帆先生的文章。 -江上一郎- 給 江上一郎 發送悄悄話 江上一郎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3/2013 postreply 20:21:13

沒有誤會,您的標題已經很清楚了,是我少寫了個字, -沁園- 給 沁園 發送悄悄話 (67 bytes) () 11/14/2013 postreply 05:26:36

當年畫小人書起家的,很多後來成了大牌 -西門祝- 給 西門祝 發送悄悄話 西門祝 的博客首頁 (331 bytes) () 11/13/2013 postreply 23:42:51

有意思,謝謝分享 -沁園- 給 沁園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14/2013 postreply 05:28:32

大浪淘沙--各行各業都一樣吧?--希望共賞馮先生大作。 -江上一郎- 給 江上一郎 發送悄悄話 江上一郎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4/2013 postreply 05:33:58

早先那年代沒有什麽書畫市場,倒是小人書的需求大。後來逐漸開放了,程十發的畫在香港甚至搶手了。 -秋風蟹腳- 給 秋風蟹腳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14/2013 postreply 06:33:16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