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們local有個小型畫展,隻有幾幅畫, 我看到後馬上動心想買其中的一幅($150,後來訂做鏡框花了不少銀子,一般不會瞎激動的 :)),結果已被人訂了, 無奈隻好買了第二喜歡的一幅,最後十多幅全部賣光。 買之前我沒問畫家的來曆,買完後才去了解的,是一位非洲部落的18歲男孩畫的,用自己的土方法做的顏料畫在布上(texture 做得豐富,有厚重感),反應當地生活情形的畫麵。據介紹他沒有出過村莊,也沒經過訓練,沒文化。 我想他的畫能打動人是有原因的,他本人有藝術天賦,作畫認真,長期實踐,摸索到自己的技法,作品題材來源於生活,有特點,觀察細致。 若能受到專業訓練當然更好,但學到的技法怎麽去用,出好的作品,能打動人還需要多方麵的嚐試和提升。
再講個例子:
所有跟帖:
•
那這男孩在善姐眼裏就是位好的畫家,master有他的自己的想法,見仁見智:)
-小小鈴鐺-
♀
(0 bytes)
()
02/26/2013 postreply
12:29:41
•
大師可能會喜歡,也可能不喜歡。 先不談大師,
-善和-
♀
(542 bytes)
()
02/26/2013 postreply
13:40:27
•
有道理:)
-小小鈴鐺-
♀
(0 bytes)
()
02/26/2013 postreply
13:55:01
•
任何東西都會有人欣賞,有時候天然的石頭都可能是珍品,關於技法和創作請進:
-漢至-
♂
(868 bytes)
()
02/26/2013 postreply
12:30:25
•
同意:)其實那位master說的也是這個意思。先掌握技巧,再發展品味。
-小小鈴鐺-
♀
(0 bytes)
()
02/26/2013 postreply
12:37:20
•
這個,漢至講得精辟。任何東西都得先入門,入門後才有品味的提高
-benjaminyu-
♀
(0 bytes)
()
02/26/2013 postreply
13:18:38
•
有道理,但從藝術入門的教育角度來看可能會有些不同觀念。
-善和-
♀
(731 bytes)
()
02/26/2013 postreply
14:11:08
•
對,這正說明
-善和-
♀
(977 bytes)
()
02/26/2013 postreply
14:41:58
•
補充:一個優秀的藝術家會將技法作為手段而不是目的。
-善和-
♀
(157 bytes)
()
02/26/2013 postreply
15:02:41
•
對不起,漢老師,在你的帖子後瞎說了這多,請包涵 :)
-善和-
♀
(0 bytes)
()
02/26/2013 postreply
15:04:11
•
這個討論很好,怎麽會怪罪你呢?
-漢至-
♂
(0 bytes)
()
02/26/2013 postreply
20:4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