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世紀的歐洲“中國風”續

來源: 息於目-好於心-候於手 2021-02-16 09:05:0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790 bytes)

上篇提到,中國風(Chinoiserie) 是歐洲人對中國和其他東亞藝術傳統的各種裝飾藝術、園林設計、建築、文學、戲劇甚至音樂方麵的詮釋和模仿。

漆器 (Lacquered wares), 也是一類經常可見的具有中國風的器物。中國漆器,據說已有7000年的曆史。所使用的“漆”,為采自漆樹的天然液汁,故被稱之為生漆。從新石器時代起,中國人就認識了生漆的性能並用以製器。曆經商周直至明清,中國的漆器工藝就一直在不斷發展,分別在數個曆史時期分別達到鼎盛階段,如先秦、漢唐、宋元,以及明清,創造了不同階段的新水平和新工藝。這些在中國的各大博物館裏,從各個時期考古出來的各類漆器均有展示。直至今日,生漆依然有開采和在使用

隨著中國風在歐洲的興起,歐洲人也開始製作漆器,並繪製中國風的圖案。但因為沒有生漆資源,故隨著歐洲工業革命的發展,合成的油漆被開發和使用了。

下麵照片所示是本人收藏的兩件製作於19世紀英國的紅色漆盤,帶扇貝邊框, 本人認為它們比較明顯的帶有中國宋代時期的作品風格。其中一件帶手把和扁平邊緣,如畚箕形狀,另一件呈橢圓形,帶扇貝邊緣。所繪的圖案均鍍金,並在紅地上采取堆塑裝飾人物。因年代久遠,其圖案均有一些破缺。這個中國風圖案應該是典型的中國古代場景。?根據圖案,其中那個橢圓形漆盤似乎是女性官員為主,看服飾和場景,本人推測應該是中國唐代的場景,很有可能是有關武則天的(在此也請各位看官不吝賜教,提出新解。謝謝)。

經對漆麵的破損處進行觀察,發現這兩個英國產的漆盤質地為用紡織品加固的紙漿板(Papier Mache),故所形成的漆器感覺很輕便和強固。不知在那個時期,這也是否是屬於歐洲工業革命產物的一部分。

謝謝光臨,歡迎指教!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比較像日本的漆器。 -Tortoises- 給 Tortoises 發送悄悄話 Tortoises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8/2021 postreply 04:24:4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