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觀畫,別錯過市政廳畫廊!

來源: 伯樂山翁 2017-08-19 05:31:3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1222 bytes)
倫敦觀畫,別錯過去市政廳畫廊

   請發揮一下你的想象力:北京台基廠的“北京市人民政府”大樓旁,建起了一幢建築物,上麵寫著《市政府畫廊》,門口沒有警衛,你可以推門而入,畫廊向所有人免費開放,展示北京市政府的“藏畫”……。

   請不要以為我這是癡人做夢,這是我去倫敦“GUIDHALL ART GALLERY”(市政廳畫廊)參觀後的第一反應。我感到好奇:為什麽在有著這麽多的博物館和畫廊的倫敦,作為一級施政機構的市政廳,還要去收藏藝術品,並開設畫廊免費供人參觀?要回答這個問題,當然就需要去了解這一做法的曆史由來了。

   市政當局收藏繪畫,開始於英國維多利亞時期,也就是大不利顛帝國的鼎盛時期。在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社會中,富裕起來的英國人明顯形成了一個“藝術鑒賞力的增加”,為了迎合公眾的這一需求,利物浦、曼徹斯特及裏茲等地方當局率先辦起了藝術品收藏,“他們所支持的新畫廊的成功,促使倫敦當局也開始考慮收藏藝術品。”— Guildhall Art Gallery的小冊子上是這樣說的。隨著收藏的不斷增多,第一個“倫敦市政廳畫廊”於1886年正式向公眾開放。

   “市政廳畫廊”的藝術收藏,首先是一些維多利亞時期的人物肖像 — 女王、官員或名人的肖像。在西方,各類政府建築或大的機構院校,都會在大廳、走廊中懸掛一些與他們有關的人物肖像,這是一個傳統,(如湯沐黎就接受過訂件,為加拿大的一任總理畫像,懸掛在國會山莊。我也接過麥基爾大學的訂件,為它的一位女校長畫像,懸掛在曆屆校長畫像的陳列大廳)這傳統現在還在繼續。

   第二部分是有關倫敦市曆史或大事件的一些大型曆史畫、倫敦或英國的風光景色、生活場景。這部分對了解倫敦和英國的曆史風貌有好處。風景與海景畫部分中較好的,是康斯坦布爾的風景畫。

   倫敦市政廳收藏的最精彩的部分是英國維多利亞時期和拉斐爾前派的繪畫,人們來這裏,主要是欣賞這部分作品。
   維多利亞時期和拉斐爾前派繪畫是英國繪畫史上最精彩的一頁,它的大量作品收藏在泰特老館,其次便是倫敦市政廳畫廊。其中包括阿爾瑪·泰德瑪、提索、林頓、羅塞蒂、米萊斯、亨特等諸多名家的作品。

   畫廊也收藏了一些現代和當代畫家的作品,並不時更換一些小型的專題或個人畫展。

   今天的倫敦市政府,當然不僅是這一個畫廊的擁有者。它擁有和運行著歐洲最大的多元藝術及會議中心—Barbican Centre,每年有超過200萬人次的公眾來這裏享受音樂、戲劇、電影和視覺藝術。它還擁有者世界一流的倫敦交響樂團和皇家莎士比亞劇團等,他還撥出經費來讚助各種藝術項目,從有關資料得知,倫敦市政當局是英國的第三大藝術讚助人(SPONSOR),現在,它每年要拿出3000萬英鎊以資助領域廣泛的各類藝術活動。

   二戰期間,維多利亞時期的“市政廳畫廊”,在1941年5月10日的一次空襲中中彈,整個建築毀於大火,其中收藏的大部分作品被搶救出來,和其他倫敦博物館的藏品一起,及時轉移到威爾特郡的地下倉庫。在這過程中,有164幅繪畫、20件雕塑遺失。

  現在我們看到的市政廳畫廊是在1985年重新規劃選址後、由建築師Scott設計重建的。
   有趣的是,在動工修建新畫廊時,在地基下發掘出了一個古羅馬時代露天競技場的遺址,於是畫廊的“地下室”便成了另一個長期開放,供公眾參觀的“倫敦古羅馬競技場遺址展”

   去倫敦,可別忘了去參觀Guildhall Art Gallery啊!
   下麵貼了40幅照片與作品,供網友分享。(因偷懶、文字說明省略了,請諒解)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讚,爭取明年去一趟 -BloomLover- 給 BloomLover 發送悄悄話 BloomLover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9/2017 postreply 05:42:21

英國和愛爾蘭的大學也愛藏畫。 -Tortoises- 給 Tortoises 發送悄悄話 Tortoises 的博客首頁 (122 bytes) () 08/19/2017 postreply 06:46:09

謝謝伯翁老師介紹!喜歡阿爾瑪·泰德瑪,拉斐爾前派,康斯坦布爾,還很喜歡其中幾幅暮色的畫。有一幅大幅的像泰納的... -Palmbreeze- 給 Palmbreeze 發送悄悄話 Palmbreez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9/2017 postreply 06:57:50

也有幾幅james Tissot 和Atkinson Grimshaw的 -禦宅的風兒- 給 禦宅的風兒 發送悄悄話 禦宅的風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9/2017 postreply 09:33:06

原來那副有點flirting的場景畫是Tissot的,然後暮色景是Grimshaw的,又補了課,謝謝風兒。 -Palmbreeze- 給 Palmbreeze 發送悄悄話 Palmbreez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9/2017 postreply 15:47:38

謝謝老師介紹,下次去倫敦一定去看看。我聽說泰特博物館是展覽現代藝術,我上次就沒去,裏麵也有古典藝術嗎? -Bellemom- 給 Bellemom 發送悄悄話 Bellemom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9/2017 postreply 11:10:13

泰特有兩個,一是不列顛泰特(舊館),另一是新館,也稱泰特現代館,在泰晤士河南,由原一個火力發電站改建成··· -伯樂山翁- 給 伯樂山翁 發送悄悄話 伯樂山翁 的博客首頁 (214 bytes) () 08/19/2017 postreply 18:09:59

謝謝伯翁老師,下次一定去看 -Bellemom- 給 Bellemom 發送悄悄話 Bellemom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9/2017 postreply 18:15:46

不知道是不是個人感覺出了問題, 我看這些畫覺得很冷, 沒有法國同時期畫家的畫明媚。 -阿紫紫的故事- 給 阿紫紫的故事 發送悄悄話 阿紫紫的故事 的博客首頁 (143 bytes) () 08/19/2017 postreply 14:16:18

這是“民族性格的差異?,法國繪畫和德國之間也有類似的差異。記得魯迅翻譯過一本板恒鷹穗的《近代美術史潮論》··· -伯樂山翁- 給 伯樂山翁 發送悄悄話 伯樂山翁 的博客首頁 (209 bytes) () 08/19/2017 postreply 18:19:56

讚同。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藝術必然受風土人情影響。 -Palmbreeze- 給 Palmbreeze 發送悄悄話 Palmbreez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9/2017 postreply 18:34:0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