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段關於尊重孩子的磨蹭不知什麽原因轉不了全部。選擇性轉發

來源: zz222 2013-12-15 13:10:47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000 bytes)
回答: 別對孩子說“快點”。 轉zz2222013-12-15 12:57:18
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恰恰道出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道理。而今,這些好的教育傳統正不知不覺被很多人忘記,社會上“三天學會寫作文”“補習半個月提高200分”的速成班宣傳廣告比比皆是。浮躁的、急功近利的社會群體心理,已影響了家長們的意識,使他們急於看到結果,這也加劇了他們內心的焦慮。
專家指出,從孩子的長遠發展來看,把競爭早早地引入其生活,破壞性大於建設性:家長和學校給孩子施加壓力,孩子身上的這種壓力又全部反彈給家長和老師,在惡性互動中,雙方都不堪重負。在競爭焦慮氛圍中成長,並被迫進入競爭軌道的孩子,更容易出現無力感、自卑感和心理失衡。總之,始於童年的競爭很少有贏家。
作為家長,當務之急是嚐試和孩子一起放慢節奏去生活。這樣做不僅事關家庭生活品質,而且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如果父母隻教會孩子自主使用自己的身體和頭腦,卻沒有讓孩子學會如何產生自己的思想,去勾畫並形成各種概念,豈不是一種失敗?而勾畫並形成各種概念的技能,孩子往往是在遊戲中獲得的。
放慢速度絕不僅僅是為了停下來喘口氣,而是為了感知和感受周圍,去想象,去思考。讓孩子根據自己的節奏去吃飯、穿衣,從而讓他了解自己是誰,會做些什麽。讓他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玩耍,以促進他把事物形象化、概念化,從而區分想象與現實,言語與行動。這一切能夠使他發現自己並了解他人,最終形成對自我以及世界的認知。
也就是說,一旦掌握了正確的方向,其實並不需要繁雜的指導與指南,父母便可輕鬆減慢日常生活的速度。專家們強調遊戲在兒童生活中的重要性。沒有挑戰也沒有家長的幫助,孩子簡單地在浴缸中玩耍,在餐桌上與食物消磨時間,在房間裏和自己或小夥伴閑聊,對著天空的雲朵發呆,無拘無束地抓小昆蟲,看蜘蛛結網……一些在家長看來也許無趣無聊的事情,正是孩子自己的樂趣所在。
一行禪師說:“從容地讓自己生活得更深刻一些。”對家長來說,讓禪宗哲學在忙亂的早晨給自己帶來一絲恬靜的氣息,也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一課。
作為母親,台灣女作家龍應台對兒童的節奏格外尊重,並以她自己的智慧走出了女性在個人事業與母親角色之間的衝突,感動和啟迪了無數讀者。她在《孩子,你慢慢來》一書中寫道:“我,坐在斜陽淺照的台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5歲的手指。孩子,慢慢來,慢慢來……”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