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缺陷, 神經病學教授科學發現人類精神變態的決定因素 ZT

來源: tianfangye 2013-02-08 14:47:4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862 bytes)

通過對罪犯的大腦進行X光掃描,德國不萊梅大學神經病學教授傑哈德・羅斯發現,罪犯大腦的前方均有一塊黑色的斑塊。他稱之為“罪惡斑”。犯罪是一種病嗎?至少德國神經病學家傑哈德・羅斯認為是的。

手術摘除可恢複正常

“當你對慣犯的大腦進行掃描的時候,你能看到他們大腦的前下方總是有嚴重的缺陷。”羅斯告訴《每日郵報》,“由此證明,一個人犯罪,往往是因為他大腦的那塊區域出現了腫瘤或者受到了損傷。隻要通過外科手術摘除腫瘤,他又完全可以恢複正常……那塊地方正是罪惡的淵藪。”

單胺氧化酶基因起作用

持 此觀點的絕不止羅斯教授一人。美國新墨西哥大學心理學副教授肯特・基爾曾對威斯康星州和新墨西哥州監獄的約2000名罪犯做過大腦核磁共振掃描,結果發現 他們的大腦掃描圖像具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如果你舉止怪異,你肯定會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大腦。”2012年基爾參加杜克大學的一個學術會議時說。

基 爾發現,單胺氧化酶(MAOA)基因對人的暴力行為具有重要作用。他說,如果一個人具有單胺氧化酶基因,同時又來自壓抑的環境,他采取暴力攻擊行為的可能 性就會大得多。單胺氧化酶基因對人類大腦某些部分灰白質密度的變化起著決定性作用,而大腦灰白質又是導致人類精神變態的決定因素。

出現病變者66%犯重罪

羅斯對基爾的觀點深表讚同:“當我看見一個年輕人,發現他的大腦前下方開始出現病變,那我幾乎可以肯定,他有66%的可能成為重罪犯。”

“(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相信,精神變態,比如孤獨症,是典型的神經病前兆----一個人5歲的時候就可以檢查出來。”《紐約時報》2012年5月曾報道說,“因為診斷結果很客觀,不會隨人的情感改變而改變,所以被絕大多數研究者用作鑒別 初期精神病患者 的主要手段。”

不過,羅斯認為這項研究並不是萬無一失的。羅斯告訴《每日郵報》,“大腦有時可以抵消暴力傾向,隻不過現在還不清楚該過程是如何進行的。”

 

--每日郵報

所有跟帖: 

真的假的啊?這有點太機械了吧? -薛成- 給 薛成 發送悄悄話 薛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8/2013 postreply 15:36:24

我相信人類的行為異常來源於大腦的異常 -禦用文人- 給 禦用文人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08/2013 postreply 19:25:05

覺得不太可信,跟大腦肯定有關,但是哪能這麽簡單 -華山97- 給 華山97 發送悄悄話 華山97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8/2013 postreply 22:57:1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