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洪災VS花蓮地震,兩岸政府角色有何不同?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2024年4月28日,廣東省廣州市白雲區鍾落潭鎮,一名男子走過龍卷風之後受損建築的廢墟。

中國廣東省近來連日暴雨,多地傳出災情。幾乎與此同時,位於台灣東部的花蓮一個月來也兩度遭遇強震。那麽,兩岸政府處理天災的方式有何異與同?哪種方式較得民心?

4月下旬以來,廣東省連日暴雨,韶關、廣州、河源、肇慶、清遠、梅州、惠州等多地受災。據中國官方統計,截至22日,暴雨已造成4人死亡,10人失聯,廣東全省累計轉移群眾11萬人。截至目前,當地洪災尚未和緩,廣州市白雲區27日又遭遇龍卷風極端天氣,造成5人死亡,33人受傷。而為因應粵湘暴雨接踵而至,廣州鐵路部門也在周一宣布,即日起三天期間停運部分列車。

南方多地嚴重暴雨致災,中國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應急管理部等22日向廣東省發放1萬5000件折疊床、毛巾被與家庭應急包等救災物資。中國財政部、應急管理部24日再預撥1.1億元人民幣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支持江西、廣東、廣西三省(區)防汛救災工作。根據官方新華社報道,為因應龍卷風災情,廣州市和白雲區已成立救援組、搶修組、善後保障組、秩序維護組等6個工作組,全力開展傷員救治、電力搶修、災情核查、居民安撫等工作。

22024年4月28日,廣東省清遠市遭暴雨襲擊後,建築物和街道出現洪澇災情。

習近平無視慰問災民傳統 “演都不演了”

救災資源雖陸續到位,但在廣東飽受水患、天災之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不但未至災區慰問或發表重要談話,甚至於22日至24日到重慶考察多日,引來部分中國網民批評。

網友 “方鴻漸” 透過社媒X(前推特)不滿表示,“廣東洪災滔天,習近平居然跑去重慶。” 另一位網友 “Ma Deming” 也在社媒批評:“廣東發洪水,百姓遭殃,習近平不去廣東親自指揮部署救災,去重慶躲著洪水,坐實了千古昏君的大名。”

家人住在廣東南部的旅美中國留學生李雍(化名)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他的家人因為住在城鎮地區所以影響較小,但連續強降雨仍讓他們無法出門,當地交通也出現堵塞。談到習近平未現身災區,李雍也批評,習近平現在連 “作秀” 都不願意,一個高高在上的角色,完全體察不到當地狀況。

2024年4月28日,廣東省清遠市暴雨過後,居民從洪水泛濫的地區撤離,涉水而過。

他說:“即便是作秀,四川地震當時總理溫家寶自己就去了。可能當時有很多人說你是演員、影帝什麽的,說隻是在表演。但這就是政治的一部分,你如果連演都不演的話,我覺得就很可悲了。”

習近平上台後,似乎已摒棄了政府高層前往第一線慰問災民的 “傳統”。去年夏天,河北省也曾因暴雨發生水患,習近平隔了3個月才去當地考察 “災後恢複重建工作”。當時有網民在社媒貼出前領導人江澤民、胡錦濤、溫家寶等親臨救災現場的照片,質問 “看看前人,他們能前往勘災,為啥就習近平沒去?”

花蓮地震 蔡英文坐鎮指揮 賴清德勘災

反觀台海另一端,台灣花蓮外海4月3日發生25年以來最強、震度達7.4級(台灣芮式規模7.2)的地震,累計造成18人死亡、1155人受傷。台灣的總統蔡英文在第一時間就視察了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指揮國軍即刻協助各地方政府支援救災。副總統、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則在當天下午就前往花蓮勘災。

除了指揮與支援救災,台灣政府在地震當天就出台多項經濟支援措施。例如,道路搶修期間,補助花蓮與台東地區蔬果共同運銷、生鮮農產品宅配者與農漁團體等因為繞路所增加的運費;經濟部也提供災害複工貸款,受災中小企業每家最高可獲得新台幣50萬(約人民幣11萬2900元)利息補貼。

4月23日淩晨,台灣再次發生兩起規模超過6級的地震,造成花蓮兩棟大樓傾斜倒塌。當天,蔡英文再次指示行政團隊與地方政府密切掌握災情,並透過臉書關心民眾生活,提醒他們持續留意後續餘震的發生,暫時不要前往山區活動。

2024年4月3日,工作人員在設於新北的台灣花蓮地震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處理災情。

在花蓮居住超過三十年的遊子正告訴本台,領導人訪視災區 “當然是正麵的”。他表示,第一個是人到現場,才知道實際狀況;其次是即使政府幕僚資訊搜集已經夠全麵,但領導人在當地現身,“我們才會知道說,中央是支持我們、還有在乎我們的。”

遊子正進一步表示:“雖然說我們也知道,說人來,沒有辦法說什麽大樓馬上就重建,這些我們都知道。可是我覺得,那個現身還是有安定民心的力量。”

應對天災 兩岸資訊透明度差距顯著

目前旅居加拿大、家人住在廣東的薛小飛(化名)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他的家人住在韶關,當地長時間遭遇強風暴雨,水位上漲,但所幸他們是住在比較中心的城鎮,所以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記者詢問這次洪災期間,當地政府是否有提供什麽協助?薛小飛表示,家人沒有分享類似消息,但依據他過去在中國的經驗,政府承擔的角色並不多,“而且據我所知,有很多也是有擺拍的成份,就是做個樣子”。他認為,習近平不去災區反而比較好,“因為大家要保護這些重要人物反而會影響救災,他去到那裏隻會添亂”。

談到台海兩岸政府處理天災方式最大的不同,薛小飛指出,他非常佩服台灣麵對災情時,很多信息很公開透明、暢通無阻,民間也有很多自救力量,不必太過依賴政府。薛小飛說:“大陸就完全是相反的,因為信息很封閉,所有信息都被官方壟斷,民眾自救能力沒有發揮空間。而且政府不光壟斷信息,甚至有時還會發出一些誤導信息......,利用宣傳渠道宣傳一些提振大家對政府信心的形象、麵子工程。但實際上是沒有真正幫助到民眾的。”

此外,他還認為,中國當局會低報傷亡或經濟損失數字。

翻閱中國官媒報道,廣東水患發生至今,僅在22日當天報道過4死、10失聯的相關傷亡數字。本台記者23日致電廣東省防汛防旱防風總指揮部(簡稱廣東省三防辦)嚐試詢問傷亡數字,卻得到 “我們沒有數據” 的回答。

相較之下,台灣內政部在“403花蓮地震”發生後的一周期間,每天數次更新傷亡、失聯人數與救援最新進度。雖然對花蓮居民遊子正來說,台灣政府資訊傳播速度有時仍不及民間,“還有改善空間” 。但他認為,比起中國,台灣民間資訊發達、意見自由,讓政府不得不資訊透明。

遊子正舉例說,台灣地方政府的公務員不可能上級叫他不發資訊,他就不發;若他覺得有必要,還是可能把資訊流出去給親友。他說:“你不可能去把一些資訊掐著不放出去,畢竟我們就是在這個自由民主、跟中國大陸政權很不一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