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上班穿得太“惡心”被領導談話?網友總結原因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最近,

一則#上班惡心穿搭#的PK,

引發網友關注

今天,人民網評上班比醜

衝上話題熱搜,

起因是

山東一女子在短視頻平台發視頻稱,

自己因上班穿得“惡心”被領導談話。



視頻引發眾多網友共鳴,

不少網友開始“比醜”,曬出自己的上班穿搭

節後上班,

許多年輕人決定拿出壓箱底的

醜衣服、舊衣服

臃腫的羽絨服、鬆垮的毛衣、褪色的褲子

……

有網友說:“洗臉是我對上班最大的尊重。”

任誰看了都忍不住發問,

這是沒有在乎的人了嗎?

博主回應穿搭惡心被領導談話

對此,博主發視頻回應稱:有2000萬人看過我的上班穿搭,本身隻是想吐槽自己的上班穿搭真的很惡心,沒想到會火。不是為了博流量,是因為自己很怕冷,而且是騎電動車上班,覺得冬天穿搭以保暖為主,這樣穿搭很舒適。

針對網友提出的辦公室是不是很冷?同事知道你長啥樣嗎?上班不刷牙洗臉不講衛生等問題,該博主回應稱,山東前幾天下雪下冰雹,辦公室是新搬的辦公樓,周圍沒有建築不擋風,自己的工作是攝影攝像加後期,會經常出去拍攝,所以會比平常人多穿一點。同事當然知道自己長啥樣,如果晚上有約自己也會化妝打扮得漂亮;每天上班都會刷牙洗臉,視頻中隻是用了比喻、誇張的手法。

如果追溯起“惡心穿搭”的互聯網源頭,或許是2023年9月,一位博主分享自己近年來的工作經曆時,提到了曾經因工作的茶樓冬天不給開暖氣和空調,她隻好在紅色的工作製服下穿肉色絨褲和加絨板鞋上班,因此被老板娘罵穿得惡心。

對大部分普通打工人來說,穿著還是主打一個實用——保暖、防風和遮擋,或者索性手邊有什麽穿什麽。

以北京海澱區為例,冬有黑色長款羽絨服、輕薄型羽絨服、衝鋒衣為“三大件”,主打保暖、經髒、耐磨;夏有T恤、防曬衣、牛仔褲,基礎款適合各種身材,能夠適應不同人的需求,自成一派“海澱風穿搭”。


網友分享的“海澱風穿搭”

辦公室真的沒有在乎的人嗎?

當一個年輕人不再穿搭精致時,常被人戲謔為“沒有在乎的人了”。如果這個語境放在職場,很有可能又一次被解讀為“年輕人整頓職場”。

但事實並非如此,甚至顯得頗為無奈。

通勤時間受限是許多年輕人不願精致打扮的原因之一。小尹是一位高中英語老師,按照學校規定,早上7:20到崗。她每天6:45起床6:58出門,中間隻有13分鍾的準備時間。“哪有打扮的時間?”她說。

此外,還有一部分年輕人則是困於“上班精致羞恥症”。這部分人往往在公司打扮得光鮮亮麗時,會感覺局促、緊張和不安。

去年,博主李蠕蠕發布一條“上班精致羞恥症”的視頻,至今點讚已過百萬,視頻中原本懶得收拾自己的打工人,在看到同事精心打扮後,第二天也換上了精致妝容和靚麗穿搭,卻因為顯眼被同事和老板嘲諷,內心產生“我的能力配不上穿搭”的自我懷疑。




網友評論

@茉茶超絕安逸啦:上班真的爬不起來哇!不穿著睡衣去就是對職場最後的尊重了。

@我愛滾寶:洗頭發真是對同事最大的尊重了。

@許墨唧唧:以前天天早上五點半起床化妝,現在直接睡到六點半穿衣服洗漱出門,太爽了。

@種花家的熊貓兔:取悅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被拖拉機驚醒的貓 :剛上班也會化妝,現在就是能多睡會兒就多睡一會兒。

@粥粥周不喝粥:在學校也是,大一大二天天化妝想著搭配衣服,大三不化妝洞洞鞋勃肯鞋,主打一腳蹬和舒服。

@flower:以前:這個衣服醜,不穿了;現在:這個衣服醜,留著上班穿。

媒體網評

據大象新聞評論,其實,上班不願意精致打扮的年輕人,正是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找尋鬆弛感。穿搭雖醜,但實用舒適,打扮雖素,但簡單省時。上班幹活,帶著腦子去就行了,讓自己舒服才是王道。

對職場人來說,丟掉“偶像包袱”,做好本職工作比啥都強。不在外在上糾結,騰出時間休息,穿舒適方便的衣服,專注勞動才是回歸上班本質。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能這樣隨心所欲。電視主持人、主播、空乘、前台等崗位,對著裝有一定要求,自然不能如此“放肆”。帶著“醜穿搭”上班的年輕人,不過是在能支配的範圍內,給自己最大的自由,隻要穿著幹淨、整潔,工作場沒必要計較穿搭,不妨給“問薪無愧”的年輕人多一些寬容。

而人民網也發視頻評論:近日曬上班穿搭進行“比醜”成了熱議話題,有網友調侃,終於理解了老一輩說的“舊衣服留著幹活穿”是什麽意思,對於這種現象,有人將其解讀為“年輕人整頓職場”,但不少網友直言事實並非如此,之所以上班不願打扮,主要出於通勤時間長,工作內容不需要精致打扮等各種客觀原因。

上班“比醜”更像是職場人的一種調侃和自嘲,其實上班不打扮,既不是年輕人群體獨有的現象,也不是所有年輕人都如此,更談不上什麽“整頓職場”,更何況不同的崗位,對於著裝有不同的要求,員工隻要穿著得體,工作態度端正,不對其他人造成影響,又不涉及原則問題,就沒必要上綱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