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對比習近平,兩岸"東升西降"?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左圖: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圖:台灣的總統蔡英文。

5月20日,台灣的總統蔡英文將完成第二任期,將權力移交給下屆領導人賴清德。回望過去八年,台灣在蔡英文的領導下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而與海峽對岸的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相比,其執政理念和模式上又有哪些不同呢?

台灣的5·20總統就職典禮在即,對於即將卸任的台灣首位女總統蔡英文,專家學者們是如何評價其執政成就呢?

– “蔡總統是台灣史上最聰明、最具能力的一位總統。她能夠非常老練地處理台灣、大陸和美國的三邊政治關係。” 美國白宮國安會原亞太事務資深主任韋德寧(Dennis Wilder)告訴本台。

– “蔡英文在過去八年主政,她很正確地看出了後冷戰轉變為新冷戰的一個格局,選擇對中國采取逐漸脫鉤和去風險的政策。”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安德森預測中心經濟學家俞偉雄評論道。

– “台灣這八年,不管是在經濟、在務實的外交,或者是在民主以及台灣的社會製度上麵都有一個顯著的改造,讓台灣變成一個更民主、在全球供應鏈上麵扮演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而中國反而在往反方向走。”美國聖托馬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葉耀元如是說。

台灣八年來經濟成績亮眼 脫鉤中國去風險

5月17日是總統蔡英文任內最後一個台股交易日,加權指數終場收於21258.47點。台灣中央社指出,蔡英文執政八年來,台股從2016年5月19日的8095.98點一路上揚,突破2萬點大關,至今累計漲幅超過1.62倍。今年以來的漲幅近19%,均居亞洲之冠,並在全球主要市場中名列前茅。

對於這一成績,台灣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則在臉書貼文指出:“這個不起眼的女性領導人,她用了八年的努力,為台灣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境界。”

台灣的行政院在5月16日的院會通過蔡政府執政八年施政成果報告,顯示8年來台灣平均經濟成長率達3.15%,居亞洲四小龍之首。另據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今年2月發布的“2024經濟自由度指數”,台灣的全球排名從2016年的第14位上升到今年度第4位,在亞太地區排名第 2,僅次於新加坡;而中國則從8年前第144位下降到今年的第151位。

美國經濟學者俞偉雄告訴本台,過去二、三十年,因為製造業被中國吸走, 台灣像很多其他國家一樣,出現了產業空洞化。而當美中關係從合作轉向競爭、特朗普對華開征關稅後,台灣政府主動配合美國政策,促進台商回流,對本土經濟產生了很好的助益。他說:“蔡英文在過去八年的主政,她很正確地看出了後冷戰轉變為新冷戰的一個格局,以及全球化的問題,和美國站在一邊,選擇對中國采取逐漸脫鉤和去風險的政策。我覺得是非常正確的一個政策。”

謝金河不久前也曾在臉書貼文表示,蔡政府八年,台灣的出口成長逾74%。他強調這是台灣“脫胎換骨的蛻變”,企業的獲利更是大幅躍升。謝金河還指出,台灣對美出口的占比一直在上升,對中、港的出口占比則在下降,兩者差距在4月份達到史上最小,僅為3.1%,約12.45億美元 。

學者葉耀元也指出,台灣作為芯片產業全球供應鏈的重要一環,在科技和生產方麵都有大幅推進:“在大環境下,台灣和美國越走越近,透過和美國之間不管是在生產鏈或是在資本鏈上的連結,都有大幅度幫助台灣可以攝取更大的市場。”他強調,不是台灣的經濟政策非常成功,而是台灣的外交政策成功,連帶幫助台灣在經濟上取得了更好的發展。

同期相比,中國官方公布的總體經濟成長率雖然高於台灣,但專家估計實際遠低於此。尤其是三年疫情封控導致中國經濟飽受重創,房地產危機爆發,外資紛紛撤離,地方政府負債累累。同時,美中競爭態勢之下,越來越多國家采取對華“去風險化”政策。八年來,中國的上證指數僅上漲了7%,並長期在3000點上下徘徊,而且這還是在“國家隊”介入力挺之下。中國目前的人均GDP也遠低於台灣,僅相當於台灣的40%。

俞偉雄指出,中國經濟麵臨許多長期的結構性問題。當局一直強調高經濟成長率,隻重視投資和出口,並將重商主義發展到極致,結果導致了很多國際性貿易問題,而麵對這些挑戰,他指出,“共產黨、習近平主導的政府用了最糟糕的、極左的方式,就是走回中國改革開放前的方式來麵對這些問題,所以我覺得對未來中國經濟發展是很悲觀的。”

習近平執掌大權後其作風與過去四十多年形成的中國開放形象大相徑庭。

台灣自由度指數節節攀升 與中國差距巨大

美國非營利機構“自由之家”2月公布《2024年全球自由度報告》,其中台灣以94分(滿分為100分)高居亞洲第2,僅次於96分的日本,持續被列為“自由”國家或地區;中國則以9分繼續列入“不自由”國家。相對於2016年,台灣89分,中國16分,兩岸在政治自由、公民權利等方麵差距越來越大。

另據國際人權組織無國界記者(RSF)5月3日公布的2024年度“世界新聞自由指數”,台灣名列世界第27名,比前一年上升8位,比2016年則躍升了24位;而中國今年在180個國家和地區中依舊墊底,僅排第172位,並且關押記者的人數仍居全球之冠。

葉耀元說:“蔡英文這八年,很重要的政策環節就是要把台灣正常化,即以民主國家的方式,讓台灣在經濟、商業、法製等方麵的表現都更為製度化。這就是為什麽我們看到,台灣在各種評比中都成為亞洲的翹楚。”

今年1月曾到台灣觀察大選的旅美時事評論人士唐靖遠則認為:“今年的(台灣)大選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證,整個大選非常透明、公正,民眾表現出的民主素養也都非常高。反觀中國大陸,社會矛盾叢生,像火藥桶一樣,而台灣反倒是真正意義上的‘和諧’。”

2020年5月20日,蔡英文發表總統就職演說,重申絕不接受北京以"一國兩製"矮化台灣,破壞台海的現狀。

得道多助 台灣外交之路越走越寬

自蔡英文八年前首次就任總統以來,北京持續打壓台灣外交空間,先後有十個國家與台灣斷交。目前,與台灣建立邦交的國家僅剩十二個,數量創曆史新低。不過與此同時,台灣與美國、日本、歐盟等其它國家的關係卻在持續深化拓展,各國議會及經貿訪團不斷。

“就其結果來說,台灣有更實質的可能性來參加國際事務,美國也更願意大力支持,這方麵是有顯著進步的。” 葉耀元指出, 全球民主陣營對抗極權的模式現在已經越來越顯著,很多國家挺台也是因為台灣是民主體製。

美國在台協會主席羅森伯格(Laura Rosenberger)曾評價說,蔡英文過去八年任期,美台關係非常緊密、合作無間,並且美國對台承諾是“有原則、跨黨派及堅如磐石”的,這也透過許多事實體現出來。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當選後與蔡英文通話,時任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率團訪台,以及蔡英文過境洛杉磯與時任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會麵,這些均是數十年來罕見的美台外交突破。美國國會則連續通過《台灣旅行法》、《台灣再保證法》等多項友台法案。在軍事方麵,美國持續對台軍售,協助台灣提升防衛能力、應對中國軍事威脅。

近兩年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及習近平對台灣及周邊國家日益強硬的政策也讓台海問題變得越來越國際化。日本與歐盟等多國均在台海問題上明確表態,支持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反對中國的軍事挑釁。

“(八年來) 最大的變化就是,美國和台灣能夠讓菲律賓、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參與加強台灣周邊的防禦係統。”韋德寧說。

反觀中國,在習近平的“戰狼外交”主導之下,美中關係已從夥伴變成競爭對手。同時,中國與多數西方國家及周邊鄰國的關係都在倒退。

對此,韋德寧評價說:“習近平主席以多種方式再次將中國與世界隔離。他壓製了中國的自由;他在南海和其他地區一直表現出侵略性和好戰性;他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問題上,站在了俄羅斯一邊。 因此,他完全背離了鄧小平的外交政策,即改革開放並與美國建立牢固的關係,從而導致美中關係惡化。”

2018年3月11日,習近平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通過憲法修正案草案,取消國家主席任期限。

蔡英文審慎處理兩岸關係 習近平扼殺和談可能性

蔡英文執政八年間,兩岸關係嚴重惡化。北京在蔡英文上任之初,便切斷了與台灣在馬英九執政期間建立起來的高層聯係渠道,並逐步加強了對台灣的軍事及經濟脅迫。解放軍的戰機和軍艦頻繁越過台海中線進行騷擾,並在台島周圍舉行軍演。台海形勢出現前所未有的緊張狀態。

韋德寧認為:“中台關係的問題是北京的問題,是北京不肯放棄‘一國兩製’模式的問題,這一模式在香港完全失敗了。 因此,我在這個問題上對北京沒有同情心。 他們是自食其果,自作自受。”

麵對北京的文攻武嚇,蔡英文的態度是,台灣不會挑釁也不會屈服於這種壓力。在任八年,她把台灣的防衛支出從馬英九時代占GDP的1.7%提升到目前的2.3%, 並推動潛艦國造, 以及將義務役從4個月延長至1年等,展現出確保台灣安全的決心。同時,蔡英文還積極發展與西方民主國家的聯係,尋求共同合作化解風險,其處理方式得到國際社會的肯定。

韋德寧稱讚蔡英文:“她能夠非常老練地處理台灣、大陸和美國的三邊政治關係,麵對來自中國非常強大的壓力和強製軍事壓力,不讓局勢失控,不讓台灣局勢失去其現在擁有的獨立性。”

對習近平持續強調“一中”、“統一”,並強化對台脅迫,葉耀元認為,過去兩岸交流的模糊空間已被扼殺:“習近平等於扼殺了可以和台灣和平討論未來的可能性,同時間又透過軍事恫嚇去脅迫台灣,影響台灣的內政。”

專家:兩種價值觀導致兩岸相反走向

對比過去八年,蔡英文領導下的台灣和習近平治下的中國大陸狀況,旅美時事評論人士唐靖遠認為,“兩條道路、兩種價值觀”導致了兩岸截然相反的走向和結果。

他說:“對習近平來說,他是在這八年非常充分地把中共的本性暴露無遺。以前,中共在鄧、江、胡時代還精心地做了一些偽裝和隱藏,好像可以接受市場經濟、走向民主化等等。在習近平時代,所有這些偽裝全部都撕下來。在政治上,中共完全走向個人獨裁、高度極權,而台灣這邊卻把民主自由和民主選舉推向更加成熟的境地。”

唐靖遠認為,在經濟上,中共是在走向“黨進民退”:“他這種‘黨進民退’是扼殺了鄧小平跛腳鴨式的改革帶來的僅有的一點經濟活力,所以導致經濟斷崖式的下跌。根子上,就是習近平把共產主義意識形態要管控一切的本性給表露出來。”

在軍事戰略上,他還認為,習近平走的是類似於二戰德國納粹的擴張主義之路,以所謂“民族偉大複興”為口號,搞戰狼外交等:“結果就是自己陷入空前的孤立,四麵楚歌。同時,在國家的外交形態上是越來越趨向於閉關自守。”

唐靖遠表示,台灣蔡政府的外交之路正好相反,是把台灣推向了國際社會,開放度越來越高,和國際社會越來越融為一體。他說:“它產生的效果就是一個得道多助,一個失道寡助。”

在兩岸問題上,唐靖遠指出,習近平是要用武力來改變台海現狀,而蔡英文是用沉穩、低調的方式因應。“對蔡英文來說,是努力維持現狀,恰恰是中共在試圖改變台海的現狀。從國際社會範圍來看,習近平事實上就變成一個麻煩製造者。而台灣反過來融入國際大家庭,成為一個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他強調:“兩岸鮮明的對比,根源是它們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的不同,一個是真正意義上變得越來越好,一個是越來越糟。” 由於台灣處於中國大陸的東南,所以唐靖遠認為,目前台海兩岸已經出現了實際意義上的“東升西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