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1歲到20歲:“哈裏.波特”徹底告別童年時代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19615/19615615.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從11 歲到20 歲,丹尼爾·拉德克裏夫扮演哈裏·波特接近10 年。等到明年的第七、八集拍攝工作全部殺青,他終於能告別伴隨了自己少年時代的角色了。演藝上,拉德克裏夫迫不及待要長大,接受其他角色的挑戰;生活中,他拒絕上大學,和家庭教師一起完成自我教育,是濟慈的頭號粉絲、喜歡雷蒙德·卡佛和契訶夫,對光怪陸離的成人世界充滿興趣。他理解名譽、金錢給自己帶來的到底是什麽,他說:“保持自己孩童的天真是很重要,應該對世上的一切還保持著一份奇妙的驚訝,這份驚訝正是表演的動力。”


7 月23 日,丹尼爾·拉德克裏夫就足足20 歲了。

在倫敦郊區,《哈利·波特》最後兩集的拍攝片場,他將和一幫朝夕相處了近10 年的童星夥伴們在“霍格沃茲魔法學院”度過這個生日。

“我也不知道在生日派對上我會做什麽,徹底告別童年時代,不再是童星,即將結束所有的哈利·波特表演……或許這就是20 歲的全部含義。”拉德克裏夫說。他甚至會問一位美國記者,他20歲的時候在做什麽,“如果你還能記得的話,我準備把這些複製一下。”

7月15 日,《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在全球公映,口碑毀譽參半。拉德克裏夫幾乎沒有太多時間為該片做全球首映禮,第七、八集《哈利·波特》拍攝工作要在明年春天全部殺青。美國主流媒體感歎:“這部曆史上最偉大的電影工程即將完工了”。

從2000 年夏天開始,拉德克裏夫就一直穿著霍格沃茲的長袍,成為暢銷書教母羅琳筆下的哈利·波特。扮演哈利·波特,接近10 年,伴隨了他的青春期,終於接近尾聲。

18 個月以前,丹尼爾·拉德克裏夫剛從父母的房子裏搬出來,在倫敦有了自己的住所。他自己打掃住宅,保持整潔,偶爾還會讓媽媽洗衣服。臥室的房間裏,放著一尊自己的全裸雕塑。“我不知道你們會不會認為我自戀、自負。”他說。

媒體仍然習慣稱拉德克裏夫是童星。他很早已經是英國的小富翁,根據媒體報道,他去年以2560 萬英鎊的身價簽下拍攝最後兩集《哈利·波特》,同迪斯尼童星麥莉·賽勒斯一起,成為全世界最賺錢少年。16 歲,在153 年曆史的英國國家肖像館裏有自己獨立的肖像展出。

《洛杉磯時報》記者透露,現在的拉德克裏夫看上去比銀幕上更加嬌小,身高約170cm 左右,比其他同齡男孩子矮半個頭。他和世界著名的“哈利·波特”一樣,有活潑的笑容、同樣爽朗的熱情;但還有演員身上特有的那種狡猾、才智,以及善於算計的眼神,“這些讓他和魔法師哈利的角色迅速分離開”。

青春的騷動期還在蔓延

“你知道,拍完所有的這些電影,我最自豪的是什麽?”拉德克裏夫問記者。自從杜魯福拍攝《安坦但奴五部曲》之後,這是唯一一部能讓一個演員從11歲演到20歲的電影。“能夠和杜魯福的電影比肩,我覺得很幸福。”他說。

在全世界觀眾的眼皮底下,拉德克裏夫長大了。

8 年前,在倫敦的伯克利酒店裏等待被介紹給世界各大媒體時,拉德克裏夫還隻知道在酒店房間玩《大富翁》遊戲。2002 年,他到過一次上海。采訪過他的上海記者印象裏,那時候的他活脫脫就是從小說中走出來的“哈利·波特”:瘦小,戴圓眼鏡,穿著整齊的西裝,一個人走進采訪室;有些手足無措地望著這些陌生的臉孔,聲音細聲細氣,一口濃重的倫敦腔。

“他就是個靦腆的孩子,記者給他拍照的時候,他顯得很緊張,很不自然。回答問題很有禮貌,但顯然已經被訓練得很程序化,自己也不敢隨意發揮,都是很客套的說辭。”一位上海記者回憶道。

那次中國行之後,拉德克裏夫很快對外宣告,自己將來要做一名演員。“此前,我一直是在片場玩,對於一個十一二歲的孩子來說,還有什麽比在電影片場玩更有意思的事情呢。”

“ 《哈利·波特》係列小說中的一個中心主題是,我們做出的選擇會定義我們是什麽樣的人。”製片大衛·黑曼表示《哈利·波特》每本小說及每部電影都是以編年史方式,記錄哈利人生中的每一年。第六集的《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也不例外,充滿了青春的騷動氣息。

霍格沃茲魔法學校不再是安全的避風港,鄧布利多校長隻好以高薪、大辦公室等優厚條件利誘他的老友兼昔日同事魔藥學教授霍拉斯·斯拉格霍恩重回教學崗位。魔法學校的學生們也因青春期荷爾蒙作祟而彼此吃醋。哈利發現自己越來越被金妮吸引,她的男友迪安·托馬斯正是他的頭號情敵,而她老哥羅恩恰巧是他的好朋友。另一方麵,羅恩自己也搞不定女生,拉文德·布朗當他是真命天子,使得醋勁十足的赫敏在一旁生悶氣,但她仍決定隱藏感情。正值此際,一盒摻入愛情魔藥的巧克力竟然使他們四人陰錯陽差地亂配對。

第六集裏,丹尼爾·拉德克裏夫有了他的第二次銀幕之吻,這次是和金妮,他最好的朋友羅恩的妹妹。

當記者問他,是否對自己在第六集中表現滿意的時候,拉德克裏夫停下來想了想,“第六集非常難拍,因為它是通向第七集的關鍵,不過這不是我拍不好的借口。我認為自己還算Ok,甚至會更好,因為在拍攝這部電影的間隙,我在百老匯演了舞台劇《戀馬狂》,那段時間,我成長了不少。”

導演大衛·耶茨已經注意到了他的變化,“丹尼爾出演了《戀馬狂》,他對節奏感的掌握讓我們十分驚喜,他更成熟了。”

“《哈利·波特》電影的一貫主題就是純真的喪失。當哈利最初進入魔法世界,一切都很美好、神奇、甚至純潔;不過隨著電影情節的進展,一切都崩解了。”拉德克裏夫說。

這份純真的喪失,也伴隨著拉德克裏夫本人的人生成長。他現在是各種小報跟蹤熱炒的對象,大家都感興趣為什麽他隻會和比他大的女朋友交往。在演出《戀馬狂》的時候,他認識了現在的女友Laura,最開心的事情就是有她的陪伴,吃著爆米花,看著垃圾電視。

他的母親是他的經理人之一。在讀到小說《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時,母親衝著他說:“哈利已經開始爭論了,簡直就和你平日愛爭論的樣子一模一樣。”十一二歲,拉德克裏夫隻是按照別人說什麽就去做什麽;十三四歲,角色有了戲劇性的變化,他並沒意識到自己應該怎麽改變;但現在,他越來越有自我意識,不願把自己當作哈利。

“我並不認為自己是個厚臉皮能自信的人,我很肯定自己的智力沒問題。在演《哈利·波特》之前,我的自信心多多少少被老師們摧毀了。我是在那些教我表演的老師身上,才重新建立了自己的信心”。

迫不及待要長大

前陣子,拉德克裏夫為一家美國雜誌社拍照。

攝影師希望他最好能拿著魔法棒,擺出一個哈利·波特的經典造型。這個要求被他禮貌地拒絕了,他的理由是:“現在我的事業已經到了我開始脫離這些東西的時候了,我已經太老了,不適合再擺這些動作。”

在即將告別和自己共處10 年的哈利時,告別這個帶給他榮譽、事業、金錢的人物,拉德克裏夫的情感很複雜:一方麵迫不及待要證明自己獨立於哈利之外,另一方麵又難掩小傷感。

“我沒有被他影響太多,隻是扮演這個人物很長時間而已。”拉德克裏夫說。他會突然有點不習慣,如果不再是哈利了,尤其是要和一些朋友分別。到目前為止,他的最好朋友就是劇組的40 多歲的服裝師;而他的初戀也是劇組的一位23 歲化妝師,甚至為此獻出了處男身。

“如果哈利一旦成為我的生活,我也會毛骨悚然,他是生活之外的東西”。他喜歡別人叫他丹,而不是哈利。他說:“我已經開始糾正人們的觀念了。當然你會覺得這麽做其實有點愚蠢、白癡,但長此以往,這樣對我來說,會更有好處。”哈利·波特給他帶來榮譽,也帶來了缺陷,這就是“缺少正常小孩的生活”。

現在,拉德克裏夫不會騎車或者遊泳,患有運動障礙症。他的駕駛技能遠低於平均水平。18 歲生日那天,他從父母那裏獲得財務自由時,本來打算獎勵自己一部汽車。但是兩年過去了,他甚至還沒有拿到駕照,更不要說出去兜風。

拉德克裏夫曾花錢買了一位紐約當地藝術家Jim Hodges 的作品,由此,他開始認識易裝癖族群。“藝術品交易商說要賣給聲望更高收藏家。後來我才知道Jim 是哈利·波特的死忠粉絲,他堅持要賣給我。從那以後,我成了Jim 和他最好的“夥伴”Tim(一名攝影師)的好朋友。他們兩人都是同性戀,生活在紐約的藝術家,並且他們把我介紹給了那些神奇、瘋狂、癡迷、怪異、與眾不同的人。”他不是同性戀,隻是對這些光怪陸離的成人世界感興趣。

拉德克裏夫還是一個熱情的鐵杆音樂粉絲。他會欣然和記者討論自己喜歡的樂隊,比如英國朋克革命急先鋒“性槍手樂隊”。顯然他喜歡的音樂是不顧一切充滿熱情力量的,或許,這是為了讓自己更加遠離哈利。他也同樣喜歡眨著眼睛、用帶有點生疏的語氣,討論漂亮的倫敦女人。

《 哈利·波特》劇組的小夥伴們也開始各自計劃自己的前程,扮演赫敏的小才女艾瑪·沃特森將在今年秋季進入布朗大學。提到艾瑪的考試成績,拉德克裏夫倒吸兩口涼氣:“她真的是沒得說!”

早在8 年前,拉德克裏夫從私立學校退學,接受家庭老師的授課。他不擅長讀書、考試,也不想走所有人走過的道路。現在,他的家裏到處都是書、唱片。他開始偷偷地寫詩,用筆名發表一些詩歌,但是死活不肯告訴別人到底寫了什麽。他喜歡塞門·阿米提基這樣的詩人,能夠隨心所欲地駕馭韻律和節奏。

拉德克裏夫曾經演出舞台劇《戀馬狂》,以此作為自己的獨立宣言。“我不需要站出來,震撼大家,我隻是站出來做一些和哈利·波特不同的事情。”他說:“如果我隻是想震撼一下大家,我可以去演毒販。”

現在,他手頭有好幾部新電影可選擇。但是他想接的影片是《旅程》,講述已故戰地攝影師Dan Eldon 的故事,這名攝影師22 歲在索馬裏被一群暴徒殺害。如果資金到位,一切順利的話,這將是他的第二部傳記影片。影片原型Dan Eldon 的母親相信丹尼爾·拉德克裏夫是扮演她兒子的完美人選。拉德克裏夫之所以對這個角色感興趣,是因為:“他的個性和我截然不同,我不是那種敢冒險、敢探索世界的人。他擁有的那種追求自由的個性,我沒有。”

B= 外灘畫報

D= 丹尼爾·拉德克裏夫

“我一直被教育不能自以為是”

B:第六集《哈利·波特》的中心是童貞的喪失,是否隨著電影的拍攝,你成為一個明星,自己也喪失了很多童貞?

D:在我自己的生活裏,倒是並沒有這樣的童真喪失。對一個十幾歲的孩子來說,再也沒有任何事情比在電影片場更有趣了,那裏充滿了神奇。美國和英國的明星體製是完全不同的。在美國,童星被首先當作明星對待,然後才是孩子;在英國,你首先被當作孩子,你會一直被教育說,不能太自以為是。這就是為什麽,我能夠從頭到尾還能保持清醒頭腦的原因。

B:哈利·波特長大會結婚了,你是不是在演技上也成熟了?

D:是的。我希望自己是這樣。至少,當拍電影《我的兒子傑克》的時候,我就覺得哈利已經改變了我,我已經長成一名演員了,拍戲的時候更加自然、放鬆。

B:這集電影裏,你麵對的是鄧布利多校長的死,你是怎麽處理悲傷的?

D:作為一名演員,這段表演很難。巧合的是,那時我的祖母剛剛過世,此前我還從來沒有喪失過一位親人。真演戲時,我盡可能平靜地來表演,因為哈利就是那樣。我不知道你看到這部分的時候,會有多少感動,我已經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毫不謙虛地說,我覺得還不錯啦。要記住,在小說第七集的最後章節,鄧布利多的鬼魂又回來了。

B:你應該讀完整部《哈利·波特》,對這書的結局怎麽看?

D:很顯然,這部書的結尾最關鍵的地方,是讓我們都知道了哈利和金妮結婚了,並生了一個孩子。這是一個甜蜜的結尾,我確信每個人都會很滿意這個安排。

B:《哈利·波特》的第七本書,被改編成兩部電影,你個人是否認同這種做法?

D: “我很開心最後有這樣一種選擇,因為我一直很擔心他們會砍掉很多重要的場景。比如,第四集,他們砍掉了家養的小精靈的一些場景,雖然這並沒有影響到整個故事的主幹。第二集,他們砍掉了尼克格蘭分多塔的常駐幽靈舉行的慶典。事實上,因為缺少這些細枝末節,整個角色都垮掉了。拍攝最後一本書的難題在於,這裏缺少一個能夠關聯一切的核心,或者能夠推動情節往前發展的故事;這裏也沒有多少你能刪減的東西。現在,我們能夠讓自己有更多的表演空間。

B:你還會在舞台上不斷地挑戰自己,選擇類似《戀馬狂》這樣有爭議的角色嗎?

D:當然會。哈利·波特是很精彩,我也很喜歡扮演他,但是我還想證明自己也可以去演一些其他角色。《戀馬狂》看上去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很多人預計我會失敗。但事實是,我沒有失敗,我還很享受做這些事情。

“出名會讓你獲得另外一個自己”

B:你馬上20 歲了,這個年紀你去做些什麽事情?

D: 我會去學著開車——我一直都沒有學會。同樣,我還要去學習遊泳。我身邊所有的朋友在該做這些事情的年紀已經完成了這些簡單任務,但是我沒有。我隻是認為,或許我太忙了,以至於一直都沒辦法去做別的事情(笑)。

B:你很少會去看以前拍過的電影,在銀幕上看到自己,永遠都覺得不會舒服,為什麽會這樣?

D:我一直都不喜歡在銀幕上看到自己。我並不認為其他演員也會這樣,說真的,我很享受看電影,我很喜歡看,我隻是不喜歡看自己演的電影而已。

B:當你看到自己的電影時,心裏會怎麽想?

D:天啦,你的嘴型真蠢。類似這樣,基本上全部都是負麵的評價。其實在以前幾集《哈利·波特》裏,我的表現都還不夠好,所以我不會回頭看。或許我應該去看看,從中發現這幾年進步的地方,但看到當時的自己,或者聽到自己當時說的話,我會感覺很尷尬。

B:現在,你是否比以前更理解大家對《哈利·波特》如此癡迷的現象?

D:一點也不,我還是幾乎沒辦法理解這樣的事情。當你身處其中,是這部電影的一員,你無法預料它能夠延伸得這麽遠。但是有天我遇到一個人,他說:“你在科威特非常紅。”真不可思議。在日本,所有的女孩子見到我都會不停地尖叫。老實說,我也很想知道為什麽,不過,現在都有些習慣了。但是我一直在想:出席發布會、首映禮上的拉德克裏夫,和呆在家裏的那個小子截然不同。那個穿著T 恤、內褲,拉著窗簾,一邊吃著爆米花,一邊看板球比賽的人,才是最真實的我。但是這個畫麵似乎一點也不吸引人,不是嗎?

B:當所有的《哈利·波特》都拍完了,你還沒有走出角色,這是否會讓你困擾?

D:我不相信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我已經有機會去扮演了一些其他角色。我隻是會很焦慮能不能完成新任務。我不斷地看新劇本,希望直到有一天,大家不再把我當作哈利·波特。

B:你會不再懷念做哈利·波特的日子?

D:我也許會有點小悲傷,但並不是為哈利·波特,而是為所有參演這部電影的同事們。

B:你很小就在全世界出名,名譽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你怎麽對待這種所謂的出名?

D:其實沒有什麽出名的感覺,除非是你真正坐在觀眾群中,或者在接受訪問的時候。

B:也就是說,你已經習慣了和出名“和平共處”了?

D:某種意義上,你可以這麽認為。因為我發展成了兩個角色,但是這些事情發生的時候,你自己還沒有感覺到。比如,上美國著名訪談節目《在演員工作室裏》時,腎上腺激素就會刺激我的大腦,會轉得飛快。人們經常對我說:“哦,你好像在接受訪問的時候很有趣”。其實,我是這樣,但生活中一定沒有這麽獨特。這是出名對你發生的作用,會讓你獲得另外一個自己。

B:當你在街上被人叫住簽名的時候,你希望自己是被叫做丹尼爾,還是哈利·波特?

D:在希臘,大家都叫我丹,這是個很好的簽名。但是,那些隻有十幾歲的孩子還會叫我哈利。不管怎麽樣,我隻覺得人們知道我是一個演員,曾經演過一個角色。

“我是濟慈的頭號粉絲”

B:幾年前,你從學校裏退學,而現在你的夥伴們有人會繼續上大學,對你來說,你會不會羨慕別人去讀大學?

D:我不需要去大學受教育。我不想去讀大學的原因很簡單,我認為大多數人想要證明自己,或者他們想憑借大學開始職業生涯。或多或少,我已經知道我想去做什麽。而且做電影這個行當,你能遇到很多不同背景的人,去很多不同的國家,見識很多不同的東西。

並不是說我已經放棄學業。其實,我讀很多書,堅持每周上一次英文練習課,但沒有任何要考試、或者寫小品文的壓力。我有自己的老師,我們基本上都在聊讀書和詩歌的話題,這應該是每個人學習的最理想世界。事實上,我並不迷戀名牌大學,我知道我真正想要做的是什麽。

B:你對在《哈利·波特》裏的扮演全能神童塞德裏克·迪戈裏的羅伯特·帕丁森有什麽建議?他憑借出演《暮光之城》,現在很出名。他曾經說,如果非要讓女孩子們在他和你之間作選擇,女孩子們每一次都會選擇你。

D:我沒有他的電話,所以沒辦法告訴他。但是,我可以很肯定地說:他所認為的女孩子們會選擇我而不是他,這樣的事情顯然是不會發生的,也絕對不會這樣。他是非常帥氣、非常有魅力的人,他能夠做出那種讓人覺得激烈、性感的事情來。

B:其實你也可以很性感,比如你在表演《戀馬狂》的時候,一周就在舞台上裸露了8 次。

D:我不行。我不知道怎麽樣才能讓自己看上去性感。羅伯特是那種站在那裏,盯著看一樣東西,就能夠很悶騷的人。但是我做不到,我會很自然地煩躁不安。

B:據說,你是英國詩人濟慈的鐵杆粉絲?

D:絕對是這樣,我是他的頭號粉絲。

B:個人認為,濟慈的詩歌很消極,你會用他的理論去影響自己的表演嗎?

D:絕對會這樣,你已經看出來了。事實的真相 往往被埋葬在一些不確定、不可靠、不容易、也不簡單的東西裏。保持自己孩童的天真是很重要,應該對世界上的一切還保持著一份奇妙的驚訝,這種驚訝就是表演的動力。

B:你為什麽會私下匿名寫一些詩歌呢?

D:作為一名演員,雖然你有某些創造的空間,但是你最後總是不免要說別人的話。我不認為自己有技能、或者能力寫小說,但是我真的喜歡寫一點短篇故事或者詩歌,我對這兩件事特別著迷。小故事裏蘊含某種形式的藝術,我喜歡雷蒙德·卡佛和契訶夫,這樣會讓我聽上去不那麽曲高和寡。

B:你現在是全世界最富有的童星,你會怎麽安排、處理那麽多錢財?

D:我真的非常幸運。但是我不準備把這些錢花在買奢侈的汽車,或其他奢侈品上。錢應該在我的事業上發揮點什麽作用,這也是我最看重的地方。喬治·克魯尼當年在拍攝大片《十一羅漢》時,賺了不少錢,但是當他離開這個劇組,就不會再有那麽多錢給他了。

金錢給了你發揮的空間,這意味著你可以去休息一陣子,這也是能帶來的最好的東西。當然這也是我生活中最幸運的地方,不必去考慮自己的錢財。賺錢永遠都不是我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