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子之手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同歸!---因為有愛,因為有夢,所以有家。
正文

(2006-03-19 22:00:20) 下一個

十年以前,當我們想執子之手,與子攜老的時候,有人說我們太天真,居然在現在還是有我們這樣的傻瓜,去相信那些所謂的純純的愛。

    我的嫁衣從夏天的短裙,準備到了秋裝,又由秋天的夾襖變成了冬季禦寒的大衣,最後在紫丁香盛開的季節,我終於成了他執手的新娘。我們的婚姻,安慰了一位疼愛女兒的母親的心,也傷害了一位憐惜兒子的媽媽的心。那一天,公公婆婆都沒有來參加唯一兒子的婚禮,那一天,怕已是兩位老人心中永遠的痛。古來事事難兩全,我們的婚姻也逃不開這樣的命運。

雖然,我始終不認為我是那條想跳龍門的鯉魚(而我也不認可那是一座龍門),可是我的人生從認識他的那天開始,就使我一次又一次地被審視,被品評,甚至連及到我的父母,家人。這是我心中永遠的痛!子預養親而不能,已是悲哀,還使他們因我之故飽受流言的非議,我又怎能不自責?其實,人性是很複雜的東西,每個人都不是十惡不赦,即便是那些公認的流氓大亨,也有他們不為人知的溫情。而人又都是自私的。所謂可以設身處地地為別人所想,都要比率性而為要多花一點心力。所以,我實在不能說我的公婆有什麽不當,可是,我也不認為兩情相悅有什麽錯誤。隻是在同一件事物上麵的兩種態度,再加上兩種品性,才使一件本不應該有遺憾的事情,變得如此錯綜複雜。

因為被冷漠一次次地中傷,因為最終的身心俱疲,結婚四個月以後,我逃到了北美。雖然,我的先生是那麽地舍不得我,可是他實在不忍看見我每次邁進婆家躊躇的腳步,不忍看見我強擠的笑顏,更不忍聽見我每次從婆家出來後若有若無的歎息。就這樣,他鬆開了我的手,如果不能給愛人一個安寧的環境,那麽至少可以讓她去自由地呼吸吧?

伴隨著那消逝在雲端的747,他將牽掛的心深深地埋在了心底。可是從這以後,大洋彼岸的每一個風吹草動,都扯動了先生不為人知的心弦。那時候,國際長途還是一般家庭難以負荷的價格,internet 還沒有普及。我們將幾乎所有的工資,獎金,積蓄都貢獻給了國際的電信事業。十年來,我總是想用一句話來概括我們的婚姻,可是每每進入到我的腦海中的,都隻是那麽一句:“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聽起來,似乎總有那麽一點點的悲涼。正因為得之不易,我總擔心今天的幸福會有窮盡的一天,當我們終於可以共同擁有一個實實在在的家的時候,我們不約而同地將“不能分離”,當作我們共同的宗旨。而兩個孩子的名字裏,就自然而然地嵌進了我們的誓言“死生契闊,說”,“執子之手,歸”。

正因為他的愛,我才可以去忘記一次次所被加注的傷害,才可以因他的盼望,去努力完成一個做兒媳的職責。雖然也許至今在我公婆的家裏,我還是沒有一席之地,或者還算一個外人,但是我還是有勇氣鼓勵我的丈夫,我的孩子去努力做一個孝子賢孫――其實人隔兩地,就是想孝敬,怕也有力不從心之感。為此,我不能不對我的先生心存感激與歉疚。

這就是我們平凡人生的不太平凡的故事。當我想建設一個我們和孩子共有的網上家園的時候,我忽然不知道應該將這個網頁放在哪一個類別之下,其實如果沒有一個完整溫馨的家,也就無心去管理自己的“親親寶貝”,可是似乎我們又不是所謂的“愛是有緣”,因為孩子是愛的延伸,沒有他們,我們家就似乎沒有了歡笑。還好,除了我以外,似乎沒有人如此介懷。我始終不能做到我所向往的哪種“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灑脫,雖然我曾經以為我可以做到“來去無牽無礙”,卻原來是“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