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果政府要打擊報複Jeffrey Goldberg,其手段就是起訴他

(2025-03-28 06:52:07) 下一個

首先我聲明我的觀點,政府官員背著老板用一個公共信息平台私下討論,不管是否涉及保密,都是荒唐的。這群人就象是屌絲,象劉姥姥進了大觀園。

但是我也並不認為這名The Atlantic的主編Jeffrey Goldberg就是偉光正。我討厭他的做法。他的記者身份讓人們覺得他是有職業操守的,如果他不是記者呢?他的第一篇文章根本不用等,立即就可以發,那才是新聞的時效性。第二篇文章的內容純粹是為了跟屌絲打架的,所以我認為他是把這件事當作一門生意來運作。

在Signal平台, Goldberg被國安顧問Mike Waltz邀請加為好友,其實他兩人並不熟識,Waltz說他不認識Goldberg,如果在街上碰見Goldberg那根本就是陌生人一枚,如果警察找他辨認照片,他更認不出來Goldberg。但Goldberg不能怎麽說,否則他接受人家在社交媒體上的邀請加為好友就沒有道理了,所以他說他一生當中見過Waltz兩次,當然了,不是最近,而是一兩年前。我看到網上兩家媒體都發過同一張他們見過的照片,其實是Goldberg“望其項背”的照片,不能證明他倆就是那種可以私下加好友的關係。你認得人家,人家就一定認得你?所以,我認為Goldberg接受邀請應該是有想法的,心裏是竊喜的。

離譜的是三天以後又被拉入一個群聊,裏麵都是川普內閣的人,這時他應該是狂喜了。一個資深記者對事件或者新聞的敏銳度告訴他,機會來了,這可以被運作成一個大新聞。事後他謊稱是當時以為不是真的,確實,好事來的太突然了。你被邀請加入好友了,你也接受了,然後又被拉入這個群聊了,你還會懷疑這不是真的嗎?不會的,所以他潛水觀察,獲得信息,然後用也門轟炸時間來證明他竊取的信息是真的,似乎有一篇文章說他是在自己的車裏坐了2個小時等待也門轟炸,不很確定。

此後他應該是和自己的法律團隊研究,權衡利弊,他們的研究結果一定認為火會燒向那群屌絲,自己安然無恙。最後決定分步驟發布信息。先是投石問路,隻描述事件。這就是為什麽幾天後才發,當然了,他要冠冕堂皇地找了個理由,現在說出來對國家無害。果然不出他們所料,這消息引起軒然大波,也不出他們所料,各種批評都是針對那群屌絲的。於是心中竊喜地坐等對方反擊,找適當時機實施下一步發布信息計劃。果然,對方宣稱沒有在群聊裏討論保密信息,於是他就發布自以為是機密的信息。其實他是引誘這群屌絲出錯,再重拳出擊,其實這是昏招。你認為是保密信息,但你是潛水,並未獲得授權接觸這些信息,政府就可以起訴你。

Slate雜誌有一篇文章討論Goldberg被政府起訴的可能性。“Obtaining unauthorized access to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the national defense” and “willfully communicating that information”—a violation of espionage law (通過未授權的途徑獲取國防信息並有意向外傳播,這是違背間諜法的。)。政府也可以起訴他竊聽: the government could prosecute Goldberg for “eavesdropping”on the principals’conversations (政府可能起訴Goldberg偷聽當事人談話)”該雜誌引用了一例拜登時期的案件:政府起訴佛羅裏達坦帕(Tampa,FL)記者Timothy Burke,就是因為他從公共服務器下載了一個塔克卡爾森和肯野韋斯特 (Tucker Carlson and Kanye West)的訪談內容,這些內容是沒有加密保護的,但 Burke申辯他下載的內容已經準備麵向公眾播出了,預計也不會還有什麽涉及隱私的內容了。 但是Burke的檢察官聲稱,不管是否涉及隱私,不管是否通過公共服務器,不管當事方是否允許獲取內容,記者都會因為發表了不當內容而麵臨著被起訴的風險。

在中國,要搞你,就是通過反腐敗的方式;在美國,要搞你,就通過起訴你的方式。 沒有幾個記者可以承受起與強大的聯邦司法部對抗。你沒有犯法,但就起訴搞你,讓你疲於應付。最後也沒蹲大牢,可人生給浪費了。搞你是人家的工作,可應付起訴卻不是你的工作,你的正式工作是新聞報道和評論。就這個案子,如果是在中國,他極大可能會被以竊取國家機密罪判刑。

他要是一開始就及時提醒屌絲們把他拉進去是拉錯了,在社交媒體上討論國家機密大事也是不合適的,這才是愛國的,以大局為重,盡一個公民應盡的義務。這群屌絲還有可能出於感恩而邀請他成為特邀記者,以後什麽事都讓他優先采訪,獨家報道。川普被賣了還一頭霧水,Goldberg不說,屌絲們更不會說,你好我好大家好,就川普不好。希望他不會被打擊報複,如果被打擊報複了,也不值得同情,他不過是賭輸了。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