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讀不下去《紅樓夢》是文學素養不夠嗎?

(2024-06-10 05:41:32) 下一個
這題目來自知乎。有人問我,她非常痛苦地堅持著讀完一遍《紅樓夢》,什麽也沒看到,是不是文學素養不夠。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說說我學習物理的經曆。

作為一個理科生,我的物理成績可謂慘不忍睹,高中三年加上補習那一年,物理不僅從未及格過,絕大多數時候都在二三十分徘徊。我也不是不學,物理中的定義、原理、公式我都掌握得很好,就是不會做題。一個力學分析題,受幾個力都清清楚楚,放在一起腦子裏就一團漿糊。但我並不覺得自己物理素養低,因為凡是應用到實際中的物理問題都很清楚,比物理考試成績好的同事還強不少。

所謂素養高低,評判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結論可能完全不同。第一次讀沒讀懂《紅樓夢》可以說跟文學素養沒關係,她隻是被它的龐大弄暈了,像進大觀園的劉姥姥“身子如在雲中”,多讀幾遍,認清了人,再看明白事,就可以悠遊其中了。

給這個網友回複寫了好幾千字,這麽肯出力是因為她說雖然痛苦但她不想放棄。不放棄早晚能讀出滋味來。還有就是她提到文學素養,這個詞代表著品味、追求,看見有人重視這個,我就像見了魚的貓兒一樣興奮。那是對靈魂的裝修,力所能及範圍內,不能不添塊磚瓦。

要提高文學素養,先要弄清文學素養來自哪裏。

首先,文學素養來源的第一要素並不是閱讀,而是觀察、思考。

我的姥姥隻解放後上過幾天掃盲班,是我愛上文字的啟蒙老師。我眼裏最初的世界都是她一一指出來的。她捉住一隻蟈蟈給我看,說它“焦綠兒”,我就記住了自然賦予那昆蟲的色彩,用它去跟所有的綠色比。為了描述這些綠色的不同,就得在腦中不斷地找合適的詞,一個詞不夠,就組織句子。看到了、還有描述的欲望,就會去關注別人怎麽說、怎麽寫,積累的多了,如饞人不可能不是美食家一樣,欣賞的品味自然越來越高。

一次,幾個人聊天,說到李清照的“倚門回首 卻把青梅嗅”,內中一個幾乎從不讀書的叫道:這個我懂,不就是老話說的“要想浪,倚門框”嗎?話雖粗,卻也領略到了倚門回首的味道,追根究底,她動腦了。如果不是打開思想的大門,讓文字描述的意境揉進靈魂,變成自己的一部分,文字如過眼煙雲,讀一堆書不如想通一句話收獲大。

其次,文學素養不是獨立於生活之外,而是來自於生活之中。

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生活中沒見過幾個窮親戚,就無法看懂劉姥姥。香菱身世飄零,上京的碼頭上看過夕陽,拿到黛玉給的詩,就能體會“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意味。

我第一次讀古詩,是小學二年級老師發的一個油印薄冊子。老師大概覺得沒用,連“有能力的同學可以看一看”這樣的話都沒說。放學路上我翻開軟踏踏的冊頁,第一首是“危樓高百尺”。那時我連縣政府的小二樓都沒見過,腦子裏聯想的是不知站在什麽高高的東西上,眼前漆黑清冷的夜空中有幾顆星星。如果是現在,知道了啥是危樓,畫麵內容就豐富多了。

第三,讀書是提高文學素養最有效的“藥”。

這裏著重要說的是讀什麽。一本好書、一段好的文字如一口好飯,有滋味之外必須營養豐富。我幾乎看遍了張愛玲的書,一直當她的作品是畫本,就是過去的漫畫。她的人物扁平,世故都是單純的世故,你能看見他們在張愛玲設定的場景裏活動,想不出他們走出去啥樣。能從她的書裏窺見一點人性深處的東西,但不會有整體的印象。看她的書讀者永遠是看戲的旁觀者。

《紅樓夢》就不同,如果讀者願意,幾乎可以把每個角色都演一遍。寶玉房中偷鐲子的墜兒的媽,她跟被開除的女兒站在怡紅院裏,藏著羞愧勉強說出帶指責意味的好話,短短一段文字,讓人對她當時的處境感同身受。讀一本書,讓你可以演繹一次幾次或者無數次不同的人生,這樣的書“藥效”更強勁。

管中窺豹的一點認識拿出來拋磚引玉,願同好者都能在文字的盛宴裏大快朵頤。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6)
評論
紅米2015 回複 悄悄話 我覺得這就和博文所說的文學素養產生了聯係。讀到書中寫的這些花,我們這些文學素養不夠的人多半隻能聯想到現實中的花,這也沒什麽不好,隻是還不夠。如果文學素養再深一點,能夠聯想到前人詩文中這些花所代表的意象,對人物,對小說的理解就更深入一步。
一窗青山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紅米2015' 的評論 : 可能我看到的都是培育後的品種,花朵有臉大,就是遠處看也是大塊的顏色。
紅米2015 回複 悄悄話 一窗青山 發表評論於 2024-06-11 06:18:19
回複 '扭曲時代' 的評論 : 木槿的花型呆板,不禁端詳,完全談不上氣質,就勝在花多熱鬧,就是落下來的時候,都不像桃李飄零那麽楚楚可憐。

古人還是很喜歡木芙蓉的,很重要的是因為它開花比較晚,有“拒霜”之名。現代讀者多半可能接受不了代表黛玉的居然隻是這樣一種普通的花。不過我覺得近距離觀賞木芙蓉也是挺美的,別有一種楚楚可憐的嬌美。
紅米2015 回複 悄悄話 一窗青山 發表評論於 2024-06-11 06:21:39
回複 '紅米2015' 的評論 : 影破蘭槳那個肯定是指蓮花吧,好像稱為芙蕖?

我也覺得這個要解釋成木芙蓉實在太牽強。這大概是紅樓夢中用芙蓉代指荷花的唯一一個特例。
一窗青山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扭曲時代' 的評論 : 劉心武那個在人民文學連載我還特意買了本,結果就看了個開頭,沒有生活經曆就是不行,丫鬟不像丫鬟,小姐不像小姐,有點替他窘。
一窗青山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紅米2015' 的評論 : 影破蘭槳那個肯定是指蓮花吧,好像稱為芙蕖?
一窗青山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扭曲時代' 的評論 : 木槿的花型呆板,不禁端詳,完全談不上氣質,就勝在花多熱鬧,就是落下來的時候,都不像桃李飄零那麽楚楚可憐。
一窗青山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仟仟' 的評論 : 是的,總有新發現。
紅米2015 回複 悄悄話 真花也許打不動,但前人詩詞中的花或許可以。
扭曲時代 回複 悄悄話 我養了幾株不同顏色的木槿,花開時滿樹枝。那花從來沒有打動我。有人說可以采花做湯,也沒試過,又不是沒蔬菜花果。蓮花也打不動我,本來小時候家在湖邊,看慣了蓮花荷葉
紅米2015 回複 悄悄話 看了看百度上也有各種說法,但下麵這篇不錯。其中這句"《紅樓夢》中所寫的'芙蓉'均是指木芙蓉",恰是我一直以來所猜測的,可惜沒有仔細論證。比如"芙蓉影破歸蘭槳"中的"芙蓉"也是木芙蓉嗎?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BA%A2%E6%A5%BC%E7%BE%A4%E8%8A%B3%E8%8A%B1%E8%B0%B1/1287398
扭曲時代 回複 悄悄話 我的印象中,紅米是生物專業領域的
紅米2015 回複 悄悄話 那答案到底是什麽呢?
扭曲時代 回複 悄悄話 有趣,居然有人考我?百度上有答案和討論:-)
紅米2015 回複 悄悄話 扭曲時代 發表評論於 2024-06-10 12:08:37
我喜歡“芙蓉誄”,初中時背得滾瓜爛熟

那我考考你,芙蓉是什麽花?
紅米2015 回複 悄悄話 扭曲時代 發表評論於 2024-06-10 12:07:34
To 紅米,我高中開始就找紅樓考征之類的書讀。俞平伯等都讀了,最不喜歡劉心武和後來的什麽續紅樓夢,太低級了

我想知道的就是,在讀考證文章書籍之前,還不知道後40回是續作的情況下讀紅樓夢,能不能感受到前後的差別。
扭曲時代 回複 悄悄話 我女兒大學時寫過紅樓評論,她的老師據說是美國紅學第一號專家,我女兒認為劉姥姥才是紅樓最聰明,有common sense 的人。
扭曲時代 回複 悄悄話 我一輩子不喜歡人情世故,所以是喜歡詩賦,美食美華服。從來不喜歡三國和水滸
扭曲時代 回複 悄悄話 我喜歡“芙蓉誄”,初中時背得滾瓜爛熟
扭曲時代 回複 悄悄話 To 紅米,我高中開始就找紅樓考征之類的書讀。俞平伯等都讀了,最不喜歡劉心武和後來的什麽續紅樓夢,太低級了
仟仟 回複 悄悄話 紅樓夢年青時讀和有了人生閱曆以後讀,感悟會非常不一樣。曹公寫在紅樓裏的中國人的人情世故,幾千年都沒什麽變化。而紅樓夢更引人的是曹公在每日生活的寫實裏隱藏了許多許多的treasure。所以讀者反複閱讀也不會厭倦,反而每次都會讀出之前沒有發現的東西。這是其它中國古典名著所沒有的。
紅米2015 回複 悄悄話 扭曲時代 發表評論於 2024-06-10 09:24:40
我七歲開始精讀紅樓,沒有什麽理不順的,

你那時感覺到前80回和後40回不同嗎?
Mary888 回複 悄悄話 “倚門回首 卻把青梅嗅”=“要想浪,倚門框”——一樣一樣的不那麽一樣!
dhyang_wxc 回複 悄悄話 [就是喜歡那些日常生活],嗬嗬,是這樣。

《紅樓》讀百遍,分得一縷香。
一窗青山 回複 悄悄話 我二十歲左右讀還看不出說的啥,就是喜歡那些日常生活。
扭曲時代 回複 悄悄話 文學素養是從小被書薰染岀來的,在書海中浸潤透的。我七歲開始精讀紅樓,沒有什麽理不順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