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校園行凶與焚燒字紙

(2023-10-30 22:58:59) 下一個

 

校園行凶與焚燒字紙,二者實為風馬牛不相幹,然而,認真尋繹,這二者真有些因果的關係。

暴力事件是全世界善良民眾都深惡痛絕但又是無法預防的惡性案件這也是今世界各國當政者最感頭痛的一件事。在我國,近些年常常發生一些暴力恐怖事件,甚至出現昆明火車站、新彊火車站的惡性案件,幸我國反恐機製健全,出警迅猛有力,把對公眾的傷害降到最低程度,這也是讓國民普遍感到慶幸的。

在這些暴力案中,有一個令人十分震驚而又擔憂的現象,就是近幾年學校暴力案件時發生,直令人防不勝防。學校是神聖的教育之地,學生是善良美麗之花,凶手居然把屠刀對準無辜的兒童,其愚至甚,甚毒至甚。隨意梳理,近幾年校園暴力案竟有數十起之多,且手段殘忍,性質惡劣,傷及學生數十名。比如2010年3月23日早上7點24分,嫌犯鄭民生竄入南平實驗小學門口製造凶殺案,當場死亡3人,送醫院救治10人,搶救無效後又死亡5人。2010年5月12日上午8時左右,48歲的陝西省南鄭縣聖水鎮林場村村民吳煥明持菜刀闖入該村幼兒園,致使7名兒童和2名成年人死亡,另有11名學生受傷,其中2名兒童傷勢嚴重。2010年4月12日16時30分左右,廣西合浦縣西場鎮西鎮小學門前約400米處,楊家欽用菜刀連砍7人,造成一名8歲男孩和一名80歲老婦死亡,另有兩名小學生、一名學齡前女童及兩名村民受傷。4月28日15時,陳康炳混入廣東省湛江雷州雷城第一小學,持刀砍傷15名學生和一名為保護學生而與歹徒搏鬥的老師。4月30日,山東濰坊男子王永來騎摩托車攜帶鐵錘、汽油,強行闖入尚莊小學,用鐵錘打傷5名學前班學生,然後點燃汽油自焚。28日15時左右,廣東省湛江市下轄雷州市雷城第一小學發生凶殺案。一名男子衝進校園,持刀砍傷18名學生和1名教師。2012年12月14日,河南信陽光山縣陳棚村完全小學發生砍人事件,1名男子砍傷23名學生,之後又砍傷1名村民。 2013年5月15日晚,湖南衡陽市祁東一中校園內發生一起行凶血案,8名青少年持斧頭、鋼管將4名剛下晚自習的學生接連劈傷。2014年5月20日,湖北黃岡麻城市南湖辦事處五裏墩小學發生一男子闖入校園持菜刀砍人事件,8名學生受傷……

對於這類殘害學童的惡性事件,舉國震驚之餘,往往有許多專家們分析社會的、心理的諸多原因,提岀各自見解,仁者智者,此處不贅。而我卻由此想起了古代的焚字爐。

  焚字爐又叫惜字塔惜字樓、字庫塔、文峰塔、聖跡亭、敬字亭、文風塔焚字庫等等,地域不同,稱呼各一,但功用卻是相同的,那是專門供焚燒字紙的一種類乎塔式的建築通常被建造在場鎮街口、書院寺廟之內、道路橋梁旁邊,還有些大戶人家則建在自家院裏塔龕中多供奉倉頡、文昌、孔聖等神位,並配以相應的楹聯、吉祥圖案等。我的故鄉小鎮街口就有這個建築,小時候常隨父親送字紙入內焚燒;每次到了塔前,父輩們將字紙放進塔中,點上火,揖拜三,那份肅穆與虔誠,至今思之,猶曆曆在目。

古人為什麽要將廢棄的字紙放到專門修建的塔中焚燒呢?這是受我國傳統文化中惜字如金敬天惜字觀念的影響所形成的一種信仰文化人認為字紙乃承載聖賢之言的聖物,必須敬重崇奉;反之如糟蹋字紙會生瘡害病,會瞎眼睛,並禍及子孫等以,古代用過的字紙或廢書,都要統一收集起來,放到專門地方焚化。過去有些地方甚至還組織有惜字會,除了自願外,人們義務上街收集字紙白話小說《二刻拍案驚奇一篇“進香客莽看金剛經,出獄僧巧完法會分”,故事開頭就講了一段愛惜字紙終得善報的因果故事。宋王沂公之父愛惜字紙,見地上有遺棄的字紙,就拾起焚燒,便是落在糞穢中的,設法取將起來,用水洗淨,或投之長流水中,或烘曬幹了,用火焚過。一日,妻將產,忽夢孔聖人來:“汝家愛惜字紙,陰功甚大。我已奏過上帝,遣弟子曾參來生汝家,使汝家富貴非常。”夢後果生一兒,因感夢中之語,就取名為王曾。後來王曾連中三元,官封沂國公。流沙河先生在其《故鄉異人錄》中了這樣一個故事:家有良田百畝的何老太爺患有眼疾,視物模糊,每日背著寫有“敬惜字紙”的竹簍,著火鉗,沿街拾字紙於簍中,再背到南街字庫焚化,以此期盼雙目能早日重見光明

由於民族對文字的敬畏,所以有了倉頡造字時 天雨栗,鬼夜龍乃潛藏驚天、泣鬼神現象;當然,歸根究底,愛惜字紙,實是對字紙所負載的文化頂禮膜拜崇敬聖賢,必崇尚教育,也就必須敬奉字紙,這恐怕也中國一種特有的文化現象。誠然,汙穢字紙必遭報應乃無稽之談,但這樣對文化的敬仰、對文字的尊崇應該說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文化對整個中國文字和文化的發展起到了大的推動作用。因為文字是古聖賢心跡而“學而優則仕”是社會普遍的認識,自古以來,人們無不崇尚遵從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古訓,“學而優則仕一等人忠臣孝子,兩件事讀書種田”成為普遍真理。十年寒窗,金榜題名,錦繡文章,青史留名是文人士子追求的最高境界。固然,用今天進步的社會觀來考察,“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學而優則仕”的觀點是錯誤的,但是,讀書總比不讀書高,有文化總比沒文化好;所以,崇尚文化、崇尚讀書卻永遠是正確的。

不管社會發展到怎麽樣高的階段,文化總是重要的因素,沒有文化,什麽樣的繁榮都是虛假的。而校園凶案之頻發,全社會輕視文化是根本原因。如果人們心中還普遍存在如往昔對字紙崇拜的文化觀念,恐怕不太可能去冒犯神聖的學校殘殺讀書的兒童。自結束文化革命以來,似乎全民都在重視文化,尤其這些年大興國學熱,似乎全民都在希可實質上,文化被重視了嗎?沒有有的隻是表象、假象。比如許多達官貴人與成功人士藏書頗豐,成套精裝書,一擺幾堵牆,直令吾輩讀書人豔羨不已。是,他們的這些書隻是用來做標榜自己文化的標簽,其實連半本都不會去讀的;而且,這些書絕不是如我輩省吃儉用用工資買來的。讀聖賢書,心必澄淨,舉世浮躁,何能讀經!今天,們讀的是什麽,花邊新聞、名星豔事、長壽方、厚黑學、牌技大全、烹飪指南之類的文字。試想,如果真是個文化人,決不會強拆古城牆,決不會毆打賣瓜農,更不會貪得無厭欲壑難填,不會緊權力至死不放……不信,隨便讀幾本書,裏麵這些道理都說得明明白白的。
  國學大師陳寅恪說過一句話哪個民族把士給打倒了,這個民族就流氓化、卑鄙化了。我固執地認為,陳先生這一句話,勝過無數煌煌巨著的深刻。近百年來,士也頹矣,最後的士陳寅恪死了,意味整個士人集團也都進了曆史的墳墓;於是,社會便流氓化、卑鄙化了,闖進校園殺學生也就不奇怪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