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識時務亂彈琴

(2023-08-20 12:12:50) 下一個

題曰“不識時務亂彈琴”,實話也;因言涉校外培訓事,而自己已遠離江湖多年,不知有魏晉,故所言皆主觀臆斷,未必正確。好在就隻與幾個好朋友交流,純為飯後亂彈,不會對社會產生什麽影響。

8月4號下午,網紅鐵頭到杭州新東方的一所分校舉報文化培訓,網上直播舉報過程,新東方被迫關門。對於這件事,網上討論非常熱鬧,公說婆說,都是理直氣壯。作為一個老教師,也想對這事談點個人意見,正確與否,懇請各位朋友批評。首先聲明,這裏不涉及“雙減”問題,因為政策涉及麵太多,吾為下愚,明白。

第一點意見,關於校外培訓二個疑問一是什麽是校外培訓?似乎沒有權威的界定。個人認為,培訓給人傳授知識培養技能這樣說來,學生在校學習是培訓。嚴禁課外培訓,就是不允許有人在學校正式上外對學生傳授知識,據說是因為“雙減”而引出的話題根據我的理解,雙減的核心是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而不是簡單的嚴禁校外培訓反過來說,有一定的針對性的校外輔導,讓學生順利而快速地完成作業,豈不是為學生減輕負擔嗎?所以說,要嚴禁課外培訓,可以另外找理由,但不能借“雙減”作幌子還有一個疑問,有司嚴禁課外培訓僅僅隻限於語數外三科,這就令人非常不解;什麽理由隻限這三科?如果主科不用補,其他科更不須補。而現在是其他課程都可補,唯有主科不能補,真是莫名其妙。

改革開放四十年,改革口號喊得最多的是教育部門,幾乎是年年改天天喊翻來覆去,淨整些新名詞;要知道,教育是最需要相對穩定的,成天改來革去,非常不符合教育規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做教育的決策,真要慎之又慎,切不可頭腦一熱,想一出是一出,教育是最經受不了折騰的

點意見,關於校外培訓的功能校外培訓其實就是對教育篩選功能的一個補充。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勢和短板,要讓這些學生成功通過篩選,補課就很有必要。通過培訓,發揚優勢,補足短板,大學,立馬可就。舉報者鐵頭說通過補課選拔出來的人才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對國家有用不知道他說這話的邏輯是什麽?別說補了幾次課就考上了大學是妥的優秀,就是補了課還是沒有考上大學的也是對國家有用的人才呀;這隻能說鐵頭自己文化水平太差,根本不懂教育。

每個孩子的學習能力不同,針對性的參加相關的課外培訓,未嚐不是聖人“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實踐。至於各科都是短板孩子可以不上985上個職院,成就“工匠”大師,人生功矣要明白,無論雙減怎麽減,考試錄取的分數沒有減,錄取的比例並沒有升這就意味著課外培訓有存在的合理性。在高考還是以分數論英雄的情況下通過補課考上大學,對於大多數的普通老百姓來講,真的是改變一個人的命運甚至一個家庭未來的唯一途徑。

無論怎麽說,培訓是家長的剛需,尤其是廣大普通家,自己文化有限,完全輔導不了孩子;經濟壓力山大,夫妻必須在外打拚;寒假暑假,誰來管孩子?最好的辦法就是送去培訓班,交費不多,把孩子的一切交給老師,加上一定的作業輔導,答疑解惑查缺補漏家長完全可以安心放心可見,校外培訓是緩解家長和學生壓力的一種合理存在是一種教育供給的相對平衡。至於有一些人打著培訓的旗號騙家長坑學生,那是另外一個問題了;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打假還有“釣魚執法”,還有騙取流量的人渣呢。

舉報者聲稱自己是在懲惡揚善,實在是自以為是;殊不知自己打善揚惡。為什麽?關課外培訓,這不但沒有減負,反而增加了普通家庭的負擔沒有消除教育的不公平是擴大了不公平。因為打掉了培訓,直接受害者是普通的家;有錢人不怕,他可以高薪聘請一對一的家教尤其是舉報培訓,應該針對那些坑人的假培訓機構,而不是新東方,新東方是個良心企業,國人有目共睹。

點意見,關於校外培訓的舉報。鐵頭的來頭,我一概不知,舉報之正誤,我姑且不說但看他的言行舉止,實在是沒有什麽教養的主。不管怎樣,鐵頭隻是一個普通的民有舉報的自由,但絕無執法的權力。可他那神情,宛若權威的領導目光淩厲開口便是要斷根,天天來你隻是舉報者,究竟否關,你鐵頭不能決定公民可以舉報一個販毒嫌疑人,但絕不可宣稱要弄死他,怎麽判是法院的事情。而且,我還要告訴你,隻要一個國家還存在著教育校外培訓根本不可能“斷”。諸位信與不信,姑且待之。

最後我想說,鐵頭有誌舉報培訓,最近披露出來的複旦蘇東水教授假培訓那才真是禍國殃民。蘇教授在愛爾蘭注冊空殼歐州大學,國內培訓,一頂博士帽66000共批發600博士,這些假博士幾乎全都占據了權力和學術的“高地”鐵頭為什麽不去打打這舉國周知的培訓大造假那怕順藤摸出三,我就服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x瀟瀟 回複 悄悄話 以後鞋拔子與如意難以分辨了。
x瀟瀟 回複 悄悄話 我還以為是彈鋼琴的節目呢(*^_^*)
支持你打假的好文!教授都丟棄自己的人格騙錢,真是黑啊!
京工人 回複 悄悄話 閣下或有所不知,層峰如今非常憂慮人口劇減,他們想到的一個策略就是禁絕課外培訓這種非常花錢,非常從金錢上把學童分出高低的做法,以安撫底層民眾不用擔心沒錢兒女不能受教育,放心多生幾個,反正都是在學校教育上見高低。另一個於此關聯的措施就是把公立中小學入學資格打散,讓世上再無學區房,上哪個學校都摸不著頭腦,大家盲上一個學校,起點平等,又不能憑培訓獲得優勢,隻能憑智商和是否用功見分曉,貧寒子弟不見得吃虧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