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識人有法與無法(上)

(2023-07-09 12:59:43) 下一個

這裏說的“識人”,就是客觀地評價人。倘若賢愚忠奸,判斷準確,這就是善於識人。當然,不能說善識人者,分毫不爽,尤其是那些老奸巨滑、善於偽裝的人,要認識其本質之優與劣,還是很困難的。有些時候是要經過長期的考驗,才能得其實在。唐人白居易有詩《放言五首》其三雲:“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鑽龜與祝蓍。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複誰知?”在白居易看來,識人如同辨玉,要用時間去考察,方可得其實。王莽未篡時,何等謙恭忠誠;而周公在成王親政之前,幾乎都認為他有篡國的野心。隻有經過時間檢驗,方可得其忠奸的真實麵貌。

但是,並非隻有時間才是識人的惟一利器,很多時候,從一個人平常言談舉止乃至處世行事,都可看出一個個的品行與才智,所謂“有諸內必形諸外是也。中國有俗語雲:“人看知小,馬看蹄早”,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伯樂善相馬,究其術亦是察形耳,人馬不同類,但“相”也不過是察顏觀色、聽聲見事而已矣。亞聖孟子的“觀人術”就是看眼晴,他認為眼晴是察人的重要依據《孟子·離婁上》第十五章雲“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廋哉?”孟子認為,一個人心中“正”與“不正”,隻看他說話時眼睛是“瞭焉”還是“眊焉”,便能令其無所遁形了。所以唐人韓愈《薦士詩》就說:“孟軻分邪正,眸子看瞭眊。”什麽是瞭是眊?東漢趙岐《孟子章句》注曰:“瞭,明也。眊者,蒙蒙目不明貌。”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晴澄徹明亮,自是心中無鬼;眼神躱閃不定,心裏那有光明?你看街上警察辨析人群的壞人,首先多是從看對方眼睛入手,一上公交車,誰是扒手,有經驗的警察一看便知。曾國藩任禮部侍郎回鄉為母親守孝時,李鴻章曾帶三人來求見,曾掃視一遍之後,對李說:“站在左邊的人可用,但是不可大用;站在中間的人萬萬不可用;站在右邊的人可用,而且可以大用。”李問其故,曾解釋道:“我進門時,有意觀察了一下,我看左邊的人一眼,他也看我一眼,當我看他第二眼時,他卻把頭低下來,這說明他謹慎有餘而膽魄氣量不足;我看中間的人一眼,他沒敢看我,當我移開目光時,他居然偷偷看我,這說明他心術不,為人奸詐;我看右邊的人一眼,他也看我一眼,我看他第二眼時,他同樣看我第二眼,我上下打量他一遍,他居然神色坦然掃視我一番,這說明他心胸坦蕩,勇氣可嘉,因此惟有此人可以大用。”李鴻章將信將疑,把三人全都留用,後來的事實證明了曾國藩的判斷是正確的。左邊那位小心謹慎,無所建樹;中間那位貪圖富貴,出賣軍事情報,被軍法處死;隻有右邊的那人,有勇有謀,屢立奇功,後被朝廷委之駐守台灣之重任,他就是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由此看來,這看人眼神而斷其性格也還真是靠譜。

縱觀中國曆史,善於識人者代代皆是,周文王渭水識薑尚,呂太公擇婿選劉邦,齊桓公隻眼識管仲,蕭何月下追韓信,劉玄德三顧茅廬,符堅法眼識王猛,橋玄慧眼賞曹操,忽必烈任命十八歲的安童為丞相,諸如此類的故事可謂數不勝數。

相人之術,早在數千年前的《周易》就初見端倪,自此而後,先賢們還總結出了很多識人方法,如呂不韋的“八觀六驗”和“六戚四隱”,諸葛亮的“觀人七經”,劉邵的“九征”、“五常”,曾國藩《冰鑒》等等。可見,對於識人,古人有太多的經驗,下麵我們摘錄一些最著名的論述,以窺一斑而見其堂奧。

《呂氏春秋》對於識人,提出“八觀六驗”之法,在是書卷二《季春紀第三·論人篇》說:“凡論人,通則觀其所禮,貴則觀其所進,富則觀其所養,聽則觀其所行,止則觀其所好,習則觀其所言,窮則觀其所不受,賤則觀其所不為。喜之以驗其守,樂之以驗其僻,怒之以驗其節,懼之以驗其特,哀之以驗其人,苦之以驗其誌。八觀六驗,此賢主之所以論人也。”用今天的話說,“通則觀其所禮”的意思是說顯貴之時是看他怎樣守禮,有地位之時他是否趾高氣揚,蠻橫無禮。“富則觀其所養”是說富裕之時看他結交什麽樣的人。聽則觀其所行”,聽他的話,是否言行一致。“止則觀其所好”,看他業餘時間追求崇尚什麽。習則觀其所言”,習是看他的“親信”們給他出的是好主意還是壞主意。“窮則觀其所不受”,當他窮困時看其是否接受非分之財。“貴則觀其所進”,其身居要職之時看他推薦的是什麽樣的人。“賤則觀其所不為”當他貧賤時看其是否不為非義之事。所謂“六驗”,也就是依據一個人的情感來識其優劣。“喜之以驗其守”,意即一個人“得意”是否“忘形”。“樂之以驗其僻”,意即當他得利高興是否不變操守,是否邪僻不正。“怒之以驗其節”,使之發怒,看其是否能自我約束。“懼之以驗其持”,恐懼時看其是否意誌堅定,不變信念。“哀之以驗其人”,失敗時看其是否自製、自強。“苦之以驗其誌”,處於艱苦環境時,看其是否還有大誌。

魏人李悝提出識人的五視法:一曰“居視其所親”,二曰“富視其所與”,三曰“達視其所舉”,四曰“窮視其所不為”,五曰“貧視其所不取”。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考察一個人要看他經常和誰在一起,因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從平時所喜歡親近的人那裏,就可以知道他的人品。應考察其在生活富裕時將錢花在什麽上麵。考察其身居高位時,提拔重用的是任人唯親還是任人唯賢。考察其在身處逆境時是否會人窮誌短,犧牲原則換取利益。考察其在貧困境地時的作為,看能否潔身自好,不取不義之財。

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諸葛亮提出的識人七法:一曰問之以是非而觀其誌。二曰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三曰谘之以計謀而觀其識。四曰告之以禍難而觀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觀其性。六曰臨之以利而觀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觀其信。這裏第一條是說向對方提出大是大非的問題,看他的誌向、誌趣有何特點。第二條是專門考察對方的機變或應變能力。第三條是考察對方的見識;向對方提出方方麵麵的問題,讓他思考相應的計策,看他的謀略是否深遠,看他的見識是否獨特。第四條是考察對方的勇氣。第五條是向對方勸酒,待他醉後再觀察他的品性。第六條是投其所好,以小恩小惠引誘對方,考察他是否清正廉明。第七條是與對方商定某事,看他能否說到做到,是否講究信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