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們應該怎麽做父子

(2025-02-21 17:34:28) 下一個

我們應該怎麽做父子。我還沒有想清楚這個問題,你已經長大了。

長大以後,你不用學著去感謝我給你生命,接受那種所謂的“孝道”教育。你的生命是大自然給的,並不是我給的,也不是你媽媽。你我能成為父子是自然界的一個巧合罷了。相反,我還要感謝你在冥冥中指引下,選擇成為我的孩子。你也不需要父為子綱那種陳舊觀念而被受到內心的約束。這是自私的基因對於種群延續的自然法則。我們養育你,而且你長大以後也會養育你的孩子。人類一代代,向來如此。我們自然是愛你的,但這種愛不是一種贖買或者交換,它僅僅是一種自然的本能。所有的愛都應該是一種自然的流露,而不是交易或者政治正確。文明的社會進步的標誌就是會給老人越來越多的物質幫助,而後代隻是一個精神寄托罷了。

你在慢慢長大,我們在慢慢變老。當你小時候哭著說,不想讓我們變老的時候,你已經懂得了生老病死這一重要的一課。痛苦地哭泣和燦爛的微笑都自然地在生與死麵前被賦予了具象的意義,自然地就像河水匯入深潭,落葉親吻穀底。

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我很快就會不如你了,你長到我現在的年齡時候,能夠看到的也會比我更廣闊。我可能不同意你的選擇,但我想盡力去理解你,就像當年每個人在年輕時候試著去理解這個不明晰的世界一樣。

錯誤是成功的必然之路。永遠不要追求一百分,那將毫無意義。每個人終其一生,隻需要專注做好一件事就可以了。百門通不如一門精。你學習的過程是你找到自己那一門的過程。很多人活了很多年都是一片茫然,因為他們自己從來不去思考要過一個怎樣的人生。找準你的方向,比你以後付出多大的努力要重要的多。第一個偉大的人類是第一個仰望星空陷入困惑的智人,剩下的時間是所有人類文明負責把曾經那個好奇心驅使下無意間碰撞出的腦洞給填上而已。

人可以不信任何宗教,但是不能沒有任何信仰。這個信仰就是你自己在獨處的時候,也會有兩隻眼睛看著你自己,你告訴自己應該做什麽,不應該做什麽。你會跟這個人對話,告訴他,我從未如此的謙遜溫良知進退。

道德勒索和斯德哥爾摩綜合征,是現今社會互利共生的兩個怪胎。不要被操縱,未來自己的路你比任何人都要更清楚。

善待陪你走到生命終點的那個人,世間你遇到的每個人都隻是過客,唯有一個機緣巧合下遇到的那個人最為神奇,沒有血緣,沒有過陪伴,就這樣在某種對於美好生活共同的希冀下走到了一起。一定要珍惜。

一定要更加好奇一些,更加勇敢一些,有所超越,有所突破。對未知的求索,是一種人類的原始恐懼,也是人類特有的進步源頭。人的一生應該是一本書,在年邁體衰的時候,在回憶往事的時候,應該給自己這本書寫滿有趣的故事,坎坷的經曆,異於常人的瞬間。這樣才會擁有無懼於死亡的心理坦然。

 the world is your oyster,臭小子,慢慢來。

?2025.2.22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flyingdust11 回複 悄悄話 為啥我看得那麽感動呢,父母與子女的感情就是應該那麽純粹,不應該是交易,如果愛,自然會愛。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