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印象以色列(4)在千年哭牆前

(2023-07-25 05:28:02) 下一個

哭牆被認為是猶太人曆史的載體。公元前11世紀,古以色列國王大衛統一了猶太各部落,建立了以耶路撒冷為首都的以色列國。傳說猶太先祖亞伯拉罕曾在耶路撒冷的摩利亞山(既現在所稱的聖殿山)領受過上帝的旨意。他的孫子雅各在此曾和天使摔跤,並被賜名“以色列”,與神角力的人。

為了紀念這個猶太民族的聖地,約公元前1010年所羅門王動用20萬人開始在聖殿山修建聖殿,用以朝拜和祭尊猶太教主神,並存放約櫃,內置當年摩西與神訂立的契約及諾亞方舟等聖物。聖殿於公元前957年竣工,長30米,寬10米、高15米,雄偉壯觀,既猶太第一聖殿,這裏隨之成為猶太人的宗教和政治活動中心。

但好景不長,公元前586年,著名的巴比倫國王殺到這裏,把第一聖殿付之一炬,將其徹底摧毀並把猶太人帶回兩河流域,成為“巴比倫之囚”。直到公元前538年,波斯居魯士大帝滅巴比倫後,猶太人才被允許返回,並得到了歸還的5000多件聖殿物品。

之後,猶太人在公元前516年在第一聖殿的原址上建造了第二聖殿。隨著曆史車輪的碾壓,猶太人的災難再次降臨。到公元70年左右,羅馬帝國鎮壓猶太人起義,數十萬猶太人慘遭殺戮,其餘猶太人被驅逐出他們生活的巴勒斯坦地區,耶路撒冷和聖殿幾乎被夷為平地。

此後,在很長時間裏,猶太人並不能獲準在此進行宗教活動。僅留下西邊的一段斷垣殘壁,之後,人們撿拾破壞的石塊修建了這段護牆,使其得以保存下來。

公元7世紀,阿拉伯人建立倭馬亞王朝,由於帝國內部實行比較寬容的宗教政策,沒有對哭牆進行徹底的拆除和損壞,而在修建岩石清真寺和阿克薩清真寺的時候,把它作為圍牆加以利用,因此才使得西牆曆經千年保存至今。

在大流散時期,在每年11月9日也就是所謂的“聖殿毀滅日”這天,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如果有機會都會到聖殿西牆遺址祈禱,哭訴離開家園後遭受到的流之苦,所以此地被稱為“哭牆”。

所有虔誠的狄太教徒都會將聖殿山當做是猶太民族數千年的精神家園,也是猶太人心目中最神聖的地方。

猶太人相信那裏的上方就是上帝所居之地,而聖殿山早已被付之一炬,隻留下這段哭牆供後人憑吊,成為猶太人釋放自身情緒的載體。在第二世界大戰的悲慘遭遇深深印刻到猶太人心中,到哭牆進來悲戚成為一種常見的現象。

1948年以色列宣布建國後,曾數次試圖改變耶路撒冷的地位和聖殿山的建築格局,均引起全世界穆斯林的強烈反對和大規模的流血衝突。

2005年曾爆出新聞,以色列政府想重修猶太聖殿,想再造第三聖殿。這意味著必須首先拆除現在在聖殿遺址上麵的伊斯蘭教清真寺,這一敏感的提議遭到全世界穆斯林的反對,最終不了了之。

2017年5月,特朗普成為美國曆史上首位參觀哭牆、並在牆邊禱告的在任總統,特朗普造訪猶太聖地哭牆,引發阿拉伯世界強烈反彈

猶太人數千年多災多難的曆史背景和宗教教義的無上推崇,令飽嚐風雨而艱難屹立千年的西牆被賦予的意義愈發崇高,直至今天成為了猶太人信仰和團結的象征。

糞廠門(Dung Gate)是古時從城內拉糞的糞車都從這裏出入,因而也由此得名。它是現在通往聖殿最近的入口,聖殿旁邊就是著名的西牆(哭牆)。我們由此入城開始了我們的哭牆之行。

耶路撒冷考古公園緊鄰聖殿山南牆與老城南門糞廠門,公園內發掘並展覽了來自耶路撒冷各個時期建築的曆史古跡。

考古公園裏,這些沉睡已久的淩亂石塊,可追溯到第二聖殿時期至中世紀不等。

而向北緊鄰考古公園的,便是猶太人的聖地—西牆和西牆廣場了。據說2千年前,也即耶酥崛起的年代,歐洲人誤以為耶路撒冷就是歐洲東部的盡頭,而這麵牆便成了歐亞大陸的分界線。

哭牆廣場戒備森嚴,內外都有荷槍實彈的以色列軍警層層把守,這裏對遊客自由開放,卻禁止穆斯林入內。

灼眼的陽光翻過橄攬山照亮耶路撒冷的時候,西牆下已有不少前來祈禱的猶太人。

這座牆長約50米,高18米,由大石塊築成。低層石頭來自大希律時代,中層屬阿拉伯帝國時代,高層屬於奧斯曼土耳其時代。

哭牆有5塊2000多年曆史的巨型基石,最大一塊巨石約13.6米,寬4.6米,高3.5米,重達570噸,據說是世界上第三大人造巨石。

廣場中央一道長柵欄,把哭牆分隔成男女禱告區,遊客可以自由出入。男士進入哭牆,必須帶小圓帽(KiPa),猶太人相信它的上方就是上帝,讓腦袋直接對著上帝是不敬的;女性進入哭牆不用蒙頭,離開時,需麵向哭牆一步一步退出禱告區域,以示尊重。

西牆廣場上放滿了祈禱用的桌椅,還有一些簡易的櫃子,上麵散落著很多希伯來文撰寫的書籍,供信徒閱讀研習和禱告使用。

聚集在這裏的猶太人,大多屬於正統派猶太教,他們謹守著古老猶太教義,身著黑色衣服,頭戴黑帽,鬢發垂頰梳成小辯子或者留著絡腮胡,近有一些身披祈禱經,把經文匣用黑色皮帶纏在頭上或者上臂上。這比看似奇怪的裝扮和服飾都有特殊的含義,幾乎都來自猶太教古老傳統。

據說猶太教現有3個不同流派並存,分別是極端正統派、現代正統派和哈西德派。極端正統派又被稱作哈瑞迪,他們不承認以色列國,不用工作,接受政府的資助和補貼,他們唯一要做的事就是潛心祈禱和研究傳統教義。

猶太教徒們麵壁肅立而站,或手捧經書念誦經文,每次念到上帝的名謂的時候都會點頭以示尊重,或扶牆貼麵啜泣、親吻石壁,底部巨大的岩石已經被磨的十分光滑。

如果你想給上帝寄封信,哪裏會有通往天國的郵局?答案就是耶路撒冷哭牆。

在石牆的隙縫中塞滿了紙條。猶太人和來到這裏的遊客把心願寫在紙上,塞在牆縫裏,因為人們相信這個牆和上帝耶和華是通著的。其後這些紙條依照猶太人的傳統埋在附近的一座墓地裏。

在烈日下,仍有無數猶太教徒佇立在西牆前,念禱經文、親匆牆麵、泣聲淚下,人類情感的放然宣泄令旁觀者也不禁動容。

我隨著人流來到西牆前,伸手撫摸希律石塊,仿佛摸到了千年以來無數在此禱告的手印,仿佛摸到了無數在此哭泣的淚水。

在西牆的左手邊,穿過威爾遜拱門可以進入一個石室,在這裏可以看到更完整的牆體,但是很遺憾這個區域隻能男性進入。在石室內有更多研習教義和閱讀經文的猶太人,四周的經文櫃裏放滿了書籍,就像一個小型圖書館。

空中從遠處傳來老城無數清真寺的宣禮塔響起的禱告聲;猶太人則匯聚在西牆前那塊不大的廣場上,在高高的西牆前禱告,默念流傳了兩千多年的古老經文,不住地擺動著身體,此起彼伏的禱告聲直衝雲霄……

據說,2002年7月,哭牆首次開始“哭泣”:巨石上出現一道淚痕般的水漬,經過數日風吹日曬,依然如故。在猶太教典籍中,這一聖跡意味著救世主彌賽亞即將降臨。而在另一派猶太教那裏,哭牆流淚就是世界末日的預兆。這是神的眼淚嗎?如果是,那麽神為什麽哭泣?衪為誰哭泣?在人類哭泣了數千年之後,這難道是昭示著某種寓言嗎?

宗教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卻也成為分隔對立的原因。如何在僅1平方公裏的圍牆裏,平衡三大宗教,的確是唯一真神給於耶路撒冷最大的考驗。

離開時回望西牆,信徒們仍在為他們的神明與民族落淚;在看似平靜的祈禱聲下 ,和平之城又何時能夠真正歸於安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淡白寧靜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石的屋' 的評論 : 是的,哭牆是猶太人心中僅次於聖殿的存在,其曆史太過坎坷。
石的屋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博主的文章,千年血和淚何時才能終結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