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南行意大利(2)馬泰拉,從意大利之恥到文化之都

(2024-06-14 05:28:02) 下一個

從羅馬搭乘飛機1小時便來到巴裏。在機場取車後,沿著公路一路南下,路上車輛稀少,不到1個小時,當車輪停在“靴子”的鞋跟處,這就到了我們旅行的第一站 —馬泰拉(Matera)。

馬泰拉的薩西古城(Sassi, 意為石頭),不少曆史學家認為是人類居住的最早城鎮之一,距今約有七千年的曆史。在這裏,可以感受到幾千年曆史沉澱之後的餘威和留存至今的淳樸民風,孤獨星球曾把它評為[世界上的失落文明城市]。

在漫長曆史長河中,馬泰拉的統治權也多經更迭,從古羅馬到倫巴底,甚至它還在拜占庭和德國皇帝的角力中左右為難,又曾經被來自北方的諾曼人統治,後來又成為西西裏王國的一部分,在意大利統一後,於1927年成為馬泰拉省首府。

7000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人類的祖先開創了依山而建的岩洞民居。人們在最初開鑿石窟時,主要是為了收集雨水,許多幹旱地區都會采取這樣的做法。在洞穴中,水氣凝集,導致水源的聚集,同時讓洞穴保持恒溫,冬暖夏涼。地處缺水環境的馬泰拉擁有強大的雨水收集係統,當地人將雨水集中在幾個蓄水池中,並利用地心引力讓它流向城鎮的各個角落。曾幾何時,馬泰拉是意大利東南部最繁華的地區,智慧的馬泰拉人開創性的水源係統讓這裏的一切變得生機勃勃;在13世紀時這裏繁榮昌盛,並在17世紀成為了巴西利卡塔大區的首府,一直持續到18世紀。

18世紀後,人口急劇增長,嚴重破壞了整個石窟民居的生態平衡。空間的不斷壓縮導致衛生狀況惡化,由於人畜混住、環境潮濕、瘧疾等傳染病肆虐,馬泰拉的新生兒死亡率一度升至463/1000。在20世紀40年代,意大利作家卡洛·列維(Carlo Levi)的《基督止步埃波利》(Cristo dive fermato ad Ebola)書中對馬泰拉的落後、貧窮和絕望的描述引起了舉國震動,一度被視為意大利之恥。

從1952年起,政府花了六年時間在老城區邊上建了新城區,老城漸漸被遺棄了,很多洞穴都廢棄了,因此馬泰拉又有“失落之城”的稱號。

上世紀七十年代,一些馬泰拉人因對故土的眷戀,在離開後又重新回到這裏,同時這種生活方式也引起了許多外地遊客的好奇。後來在當地政府的推動下,20世紀80年代起,那些被遺棄的髒亂差石窟被改建成了別致的餐廳、酒吧和酒店,更是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整個小鎮重新煥發了活力。

1993年,馬泰拉鎮以“地中海地區最傑出、最完整的洞穴民居和與地形相適應的生態係統等特點”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並於2019年當選為歐洲的文化之都,這對於曾經的窮鄉僻壤,一度被拋棄空置成為廢城而言著實不易。

抵達馬泰拉後,已近黃昏,在酒店稍事休整後,我們便來到維托裏奧威尼托廣場(Piazza Vittorio Veneto), 這是這座城市的主要廣場,算是遊覽的起始點。廣場周圍有很多漂亮的建築,包括考古博物館、藝術博物館、市政廳等建築。

著名的地下蓄水池(Palombaro Lungo)就位於廣場底下。這個從16世紀起分階段開鑿,在地下岩石中挖掘出的水池深16米,長50米,容量達500萬升,是這座氣候炎熱的石頭城獨特集水和儲水係統。

從維特裏奧托廣場往南走,那是馬泰拉的主要商業街。

在維特裏奧維內托廣場東側有一個觀景台,第一眼望見這些古代意大利人挖掘的居所時,這讓我想起了土耳其的卡帕多西亞;站在觀景台眺望的老城,鱗次櫛比的石頭建築,猶如一幅層次分明的油畫。

南側的觀景台上同樣能夠欣賞馬泰拉老城的全景,這一側看起來似乎更為壯觀,除了老城,對麵的峽穀和山巒都能一覽無餘,盡收眼底。

第二天一早我們就從觀景台旁的小路下山,台階蜿蜒曲折,真是一座迷宮,而這也正是馬泰拉的精髓之處,千百年來,古城的樣子完全如初。

沿著石子路向山上走去,一路都是沿山體開鑿出來的石窟。人們用山石修整出拱形的門劵,家家戶戶由階梯相連,一直綿延至山頂。

漫步在古城的石頭路上,石窟古舊斑駁,好像被無數場雨浸潤過,千癟的枯藤扒在生鏽的管道上。

小鎮上除了一部分石洞被開發成酒店再利用,一部分變成博物館,但不少的石洞絲毫沒有人住的痕跡。幾千年間繁榮、荒廢、繁榮斷斷續續的,保留下不同時期人們的生活痕跡,好像在為這座小鎮訴說著什麽。

沿途有些岩洞民居開辟成了展覽館,裏麵複原了當時穴居的生活場景和家具陳設,洞內重要的一個特點便是都會有一個儲水池,儲存著一年四季生活所用的水源。這套智慧的雨水收集係統是馬泰拉入選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原因。

有人說:“無論從哪個方向靠近馬泰拉,當你首次看到其著名的石窟民居時,肯定都會留下永不磨滅的記憶”。

小城不大,隻要熟悉了道路去哪裏都不過十幾分鍾。沿著山體,不計其數的岩洞與石屋,整座古城仿佛一座巨大的石頭城堡,風格迥異。

麵對老城核心區的全貌,高聳的大教堂是老城的標誌,這個是拍攝馬泰拉薩西民居的經典角色之一。

在鱗次櫛比的石窟巷弄中穿梭,遵循主教堂鍾塔,就像燈塔一樣指引方向,不易迷路。

從山頂望去,石灰岩的山崗上,層層疊疊都是和山體一樣顏色的石窟,從山腳錯落而上,直至最高處的教堂鍾樓。

老城東側的山是一座滿布山洞教堂的古跡區Park of the Rapestrain Churches of Matera, 也是世遺之組成部分,從這裏可以眺望老城全景。

馬泰拉至今還保留著150座岩洞教堂。從8-13世紀期間,一批修道士從土耳其逃亡到此,在漫長的幾百年裏鑿出了眾多簡易教堂。這些岩洞教堂散落在薩西古城區,外表上並不出奇,但洞內繪有色彩濃厚的宗教岩畫,與原始的山岩相互映襯, 其中以伊德裏斯聖母教堂(Cheise Santa Maria de Idris)最具特色。這些岩洞教堂與土耳其卡帕多西亞的岩洞教堂如出一轍。

伊德裏斯聖母教堂是一座非常有特色的洞穴教堂,整座教堂鑿山而建,內部保存有12到17世紀的壁畫,室內不允許拍照,但依稀能從壁畫中感受到飽受歲月風霜而日久彌堅的守護。

聖彼得教堂(Chiesa San Pietro Caveoso)緊鄰伊德裏斯聖母教堂,是馬泰拉最具代表性的巴洛克式教堂,教堂有一座醒目的鍾塔,教堂修建在一個很險要的位置上,下麵便是山穀。

沿著教堂旁平坦的大路行走,沿途視野很好,可以眺望山穀。

對麵山丘上可以看到荒廢的石窟,是舊石器時代最早開發的石窟區,但時至今日,荒草占領了洞口,門劵傾頹,缺乏修整的洞窟在自然侵蝕下,漸漸失去了人工的痕跡,回歸原始的麵貌。

Gravina峽穀的壯麗景色。

在馬泰拉,無論從什麽角度,總會看到一座高高的塔樓,那就是馬泰拉主座教堂(Duomo di Matera)。以它為界,老城分為南、北兩片石窟區。

馬泰拉主座教堂位於薩西古城的最高處,它建於13世紀,是一座羅馬式風格的建築。教堂的立麵上飾有玫瑰花窗,而拱門的裝飾花紋則有著濃鬱的拜占庭風格。教堂外觀優雅,內部富麗堂皇,漂亮的穹頂和大量鍍金的裝飾,還保留一些褪色的拜占庭壁畫。

古城還有精致華麗的聖弗朗西斯科教堂(Chiesa San Francesco d’Assisi)和聖喬瓦尼·巴蒂斯塔教堂(Chiesa San Giovanni Battista),聖阿格斯蒂諾教堂(Chiesa San Agostino)等教堂。

站在馬泰拉大大小小、風格迥異的教堂前,讓人不禁唏噓;如果說有一種力量,能讓馬泰拉走過千年的艱辛歲月,那它一定是虔誠而篤定的信仰……

在馬泰拉駐足,看著晨暉散落在大大小小的石頭上,古老的中透著生機。

馬泰拉古城那蒼諒的外形,真的可以讓人浮想聯翩,也讓人聯想到東方古老的基督誕生地。《基督誕生地》近20部著名電影都來到這個古老的城市取景。

當我們漫步在山間小路上,觸摸著古舊的牆壁,感受著馬泰拉的千年史;在這個靴子國中,馬泰拉,不似羅馬擁有帝國的輝煌,卻有更久遠的曆史;不似佛羅倫薩文藝複興的璀璨,卻展示著人類曆史上重要發展階段的建築及地理環境綜合風貌;不似威尼斯波光粼粼,卻有遠山的滄桑……

馬泰拉古城洞穴民居在漫漫曆史長河中,一直在峽穀兩邊的山崖上靜默地存在著、蔓延著,成了幾千年來那些山崖的一部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0)
評論
淡白寧靜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油翁' 的評論 : 非常感謝您如比詳細和深刻的留言!您對馬泰拉的見解和描述讓我非常感動,也讓我再次體會到這座城市的魅力和深厚內涵。您的留言不僅展現了您對馬泰拉的深刻理解,也讓我感受到了我們對這座城市的共同熱愛。期待能聽到您更多的見解和感受。再次感謝您的分享!
油翁 回複 悄悄話

馬泰拉的獨特之處在於它的曆史悠久、建築獨特,以及在經曆了荒廢和繁榮之後重新煥發生機的能力。這座城市的岩石建築和水源係統展示了人類對自然的理解和利用,而馬泰拉人的堅韌和信仰也是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無論是從曆史、文化還是風景的角度來看,馬泰拉都有著深厚的內涵和吸引力。每一個洞穴、每一座教堂都承載著曆史的痕跡,讓人仿佛穿越時空,感受到古老文明的魅力。

在馬泰拉的古城裏漫步,可以感受到那種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氛圍,體會到歲月的痕跡和文明的底蘊。這座城市的故事,正如城市本身一樣,充滿了無限的魅力和故事。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和歐洲文化之都,馬泰拉值得我們花時間去細細品味,去探索其中的奧秘和美麗。
淡白寧靜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迪兒' 的評論 : 非常感謝你的厚愛和支持,你的默默關注和鼓勵對我來說意義重大。希望這些文字能為你帶來愉悅;也歡迎你留言,分享你的想法和感受。
淡白寧靜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世界在我心中' 的評論 : 馬泰拉這個世遺小鎮確實值得一遊,它會給人留下深刻記憶。
迪兒 回複 悄悄話 你的遊記篇篇都是精品,雖然沒怎麽留言,但為了便於查找,早就加了書簽。感謝你的分享。
世界在我心中 回複 悄悄話 太有特色的一個小城市,如去意大利會去這個城市看一看。
淡白寧靜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ordeaux94' 的評論 : 非常感謝你給予的評價。很高興知道你繼續跟讀中,希望這些能夠對你的旅行多有幫助。
淡白寧靜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hunfengfeng' 的評論 : 感謝您分享如比動情的詩歌。您的詩句不僅讓馬泰拉在文字中更加栩栩如生,也讓我感受到您對這個地方的深深喜愛。
Bordeaux94 回複 悄悄話 文字優美,描述詳細,圖文並茂。謝謝分享。繼續跟讀中……
chunfengfeng 回複 悄悄話
馬泰拉
梳理你的輝煌總讓我心疼
落下的碎屑
卷起的煙塵
堆起一座主教堂的鍾樓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