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中東淨土約旦行(6)玫瑰古城佩特拉

(2023-05-04 04:28:04) 下一個

在約旦南部沙漠海撥1000米的高山峽石中有一座幾乎完全雕鑿在微紅色、陡峭岩石上的神秘古城。她就是在2007年被評為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一的佩特拉(Petra)古城,也被稱為“玫瑰古城”。

約在公元前6世紀, 納巴泰人(阿拉伯遊牧民族)從阿拉伯半島北移進入這片地區,公元前4世紀開始在此建城,創造了盛極一時的文明,但在公元106年,被羅馬皇帝圖拉真的軍隊攻陷,從此淪為羅馬帝國在中東的重要商業驛站,非常富庶,但從3世紀起,因紅海海上貿易興起代替了陸路商路,佩特拉的地位一落千丈,加之水源的枯竭和幾次大地震更是讓這座城市漸遭遺棄。

大約在公元7世紀,這裏變得冷清,建造這輝煌古城的納巴泰人也迷一般地消失,沒有留下任何文字記錄,好像他們從來沒有出現過。這精妙絕倫的佩特拉城慢慢地淹沒在了曆史的風沙中。1812年,瑞士一位探險家喬裝打扮成當地人,重新發現了這裏。

從馬茵溫泉出來轉到國王公路上,一路向南行駛,曆時3個半小時,終於來到了佩特拉古城。

如果到約旦隻去一個地方的話,無疑是佩特拉古城。除了日票外,佩特拉還有夜遊票(每周三晚)。古城很大,遊覽完足足需要花一整天的時間,需要備好水和幹糧以補充體力。從售票處到羅馬古城區一路都比較平坦,路好走,也有毛驢或者駱駝可以代步,但是從羅馬古城區到代爾修道院就是一路上坡,5公裏,1800級台階,不建議體力不好的人去爬。

來到古城的入口,太陽已從地平線升起,桔黃色的砂岩在陽光下明亮耀眼。

?

通往佩特拉的必經之道是一條2公裏長的土道,舉目遠眺可以看到兩旁的岩壁上有很多空洞,這是鑿岩而成的墓室群,這些墓穴根據逝者的身份不同而規格不一,雕刻的圖案也各不相同。

從入口大約走20多分鍾就到蛇穀(Siq ), 這裏也是騎馬的終點。陽光照射在高聳的峽穀中,這個玫瑰色的山穀非常美麗。

走在蛇道,在陽光的照耀下可以看見岩石深淺不同的顏色變化,加上岩石紋路的扭曲與螺旋,整個蛇道就像是萬花筒一樣多變。

納巴泰人是高超的水利工程師,在一線天的崖壁上排列著一條條為古城輸送的水道。

突然,前方的山口處出現一道裂縫,隱隱約約能夠看見一座完整的宮殿,我知道佩特拉古城的核心到了。

眼前突然一片絢麗,看過無數次的經典畫麵就這樣出現在眼前,這就是卡茲尼神殿(Al Khazna Treasury)。

抬頭望去,能夠感受到它的高貴和精致。宮殿鑿在陡岩上,分上下兩層,分別由6根羅馬式圓柱支撐而成。慶幸的是,12根圓柱幾乎完整無損。

神殿門廳上有好幾處浮雕,上層的三個石龕中,分別雕刻有天使、聖母和帶翅膀的戰士的石像。橫梁和門簷雕刻有精細圖案。

傳說裏麵曾收藏曆代佩特拉國王的財富,也有人說它是一座陵墓。我們從小就很熟悉的《一千零一夜》中“阿裏巴巴和四十大盜”的故事中,那句“芝麻開門”打開的寶庫據說就在這裏。

欣賞完卡茲尼神殿後,繼續往前,視野變得開闊,路兩旁的建築風格又變幻成了西亞風格,這是納巴泰人最早進入佩特拉時在崖壁上開鑿住宅和墓穴。

順著山路,一直爬坡來到山崗上的皇家墓葬群處(Royal Tombs )。微風拂麵,站在崖邊,可以盡情縱覽佩特拉的風景。

皇家墓葬群連綿的一片,非常壯觀,一共由四座建築構成。

這是納巴泰人早期的作品,後來被羅馬人改建成了教堂,現在還能依稀看出歐亞兩種建築風格的結合。

唯一遺憾的是早期定居的納巴泰人沒能留下太多的史料,致使今天連這些國王的名字都不知道。

國王墓旁邊的兩棟建築帶著更明顯的羅馬風格,這是後期羅馬人統治下的納巴泰國王墓。

這是納巴泰平民墓穴,也是祭祀先祖的地方。

山頂拍完一路下山,就到了羅馬劇場,這個劇場可以容納3000人。因造訪過多座羅馬劇場,隻是快步往前走著。

告別羅馬劇場後繼續往前,就是當年古城的柱廊大街(Colonnaded Street)。

這裏雲集了神廟、市場、教堂、浴場等一係列羅馬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元素。

羅馬區的大門。

羅馬區內最雄偉的建築—赫拉克勒斯神廟,這是羅馬帝國接受基督教之前所建,這位大力神是羅馬皇帝最鍾愛的一位希臘神邸。

赫拉克勒斯神廟對麵的拜占庭教堂遺跡。

納巴泰人的大神廟(Great Temple), 建於一世紀,占地麵積很大,但基本都已完全損毀,不過從僅存的殘恒斷壁依然能夠看出它的氣勢恢弘。

現在古城內還有貝都因人居住在納巴泰人建造的的石穴之中,為了保護古城,約旦政府用重金鼓勵他們搬遷,但依然有戀家的貝都因不願離開,他們學到了新的技巧,以為遊客們提供各種服務而謀生,這裏麵誕生了不少堪比考古學家的導遊、攀爬崎嶇山路的Taxi 司機(驢和馬)等等。

穿過羅馬大道,真正的考驗就出現了,5公裏的山路去代爾修道院(The Monastery Ad ~Deirdre),1800級台階,一路上坡。在天氣暴曬的情況下,挑戰這條路確實需認真思考。如果體力不好的慎行,或者選擇騎驢。

爬山雖然辛苦,但收獲卻是一路漂亮的山景。

道路的盡頭就是《變形金剛》的取景地代爾修道院,建於公元前85年,最初是納巴泰人與神靈交流的宗教場所,後來被羅馬人改造成現在的樣子。

這座修道院是古城內保存得最為完好的單體建築。它的建築方式和設計風格與卡茲尼神殿一樣,都是從山岩鑿出來的希臘式建築,不過修道院的規模更大。

站在修道院的觀景台,俯瞰整座大山,荒涼的景色從來沒有這麽漂亮過。

我們到訪的這天恰逢星期一,也就是佩特拉之夜(Petra Night )的演出日。在寂靜的夜晚,沿著牛皮紙燈的指示,從蛇道走到神殿。

神殿前麵廣場上千盞紙燈在神殿點燃,如螢火,如星光。

神廟在夜色燈光下,好像重回強盛的納巴泰帝國。

在悠楊的阿拉伯笛聲中,在貝都因人如泣的講敘中,我們似乎穿越時空,來到古城繁華的年代……

就此,佩特拉古城的參觀就到此結束。這一天,我們刷新了單日徒步記錄:21公裏。記得一位旅客曾經這樣描述他在佩特拉古城的感受:我隻記得熱風吹過耳邊,石頭變幻著色彩。這兩樣,已讓人終生難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淡白寧靜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世界在我心中' 的評論 : 感謝閱讀,希望對你的旅行計劃有所幫助。
世界在我心中 回複 悄悄話 好文好圖,對我來說此文有很大的幫助,
淡白寧靜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五湖以北' 的評論 : 佩特拉當選世界新七大奇跡第二名,實至名歸!
淡白寧靜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紅米2015' 的評論 : 確實如此,佩特拉尤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
五湖以北 回複 悄悄話 有曆史,有風景,位列七大奇跡,當之無愧
紅米2015 回複 悄悄話 神祇(Qi2)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