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道還文學城博客

傳統學術之我見:從
daohuanblog。wordpress。com看過去的。
正文

證實的缺陷

(2023-01-12 21:55:30) 下一個

證實的缺陷

楊道還 1/10/2023

證實的缺陷

曾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主席的英國天文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愛因斯坦相對論的證實者和推廣者愛丁頓,說過這樣一個寓言:有一個打算研究深海生物的人,用一張網眼隻有3英寸的漁網到深海捕撈。在捕得大量的千奇百怪的深海生物之後,他得出一個結論:在深海裏的生物不存在身長小於3英寸的深海魚!

而那些深海魚卻很多要靠捕食“不存在”而生存。

證偽的陷阱

青蛙的聽力,在於眼睛後方那一個鼓膜。科學家為證偽這個理論,設計了一個實驗。他們觀察到,當敲某種小鍾時,青蛙會嚇得跳起來。但當他們切除青蛙的四條腿之後,青蛙聽到鍾聲也不反應。

沒有的證據

二戰時,英國戰機戰損很高,決定在飛機上裝甲。增加重量會影響戰機的表現,所以隻能在重要部位裝甲。經過統計,機翼上的傷痕最多,遂決定為機翼裝甲。但一個工程師指出,飛行員座艙和油箱之所以受傷少,是因為受傷的飛機很少能返航。遂為座艙和油箱裝了甲。返航率得到了提高。

技術之迷失

外科醫生開大會,為年度最高難度的手術頒獎。投票結果出來了。第三名是一台心髒手術。眾鼓掌。第二名是腦顯微手術。眾鼓掌。第一名最後公布,是扁桃體摘除手術。眾嘩然。主持人趕緊解釋說,這個手術是通過肛門做的。

概念中的留空

圓周率π是個無限不循環的數,永遠有個不能窮盡的空白。吾友哲學家黃鶴升先生講:“認識不可能窮盡認識。……打個比方說,一個圓,是很圓滿的。但我們計算它的圓周率,就沒有辦法計算完畢。”但是這個空白卻不妨礙用,繞著一個地方轉一圈多一點兒,我們必然經過了π。追逐概念的完美,就會像芝諾悖論,掉進這個無盡的空白裏。

概念間的空白

中間小謝網友說,“概念與概念之間有個空白……這個空白是在物理學的描述能力以外的。”

概念間的空白經常被人自己下意識、無意識地填補了,因而對之視而不見。就如,在紙上畫一個圓圈,交接處有意留出一段空白,看到這個圓的人會想把這個圓補全。(蔡加尼克效應)也有人拿來了別人的填充物當作自己的,也有人將這類的填充物與概念混為一談。莊子說,“去小知而大知明。”小知類似於這類的填充物。空白是沒有人為的、天然的。莊子說,“聖人藏乎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