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道還文學城博客

傳統學術之我見:從
daohuanblog。wordpress。com看過去的。
正文

阿羅頻多,徐梵澄《玄理參同》節選

(2023-12-02 20:00:43) 下一個

阿羅頻多:

赫那克萊妥斯不將“有體”從存在的問題 的論據上除開,雖則他在那與“變是”之間,不會立什麽對反或劃下 什麽鴻溝。據他的概念,以為存在同時是一是多,他必然得承認他 的永遠活著的火的這兩方麵同時為真實,互在為 真實; “有體”是一 永恒底“變是”,而“變是”亦自消歸於永恒底“有體”。一切皆在流 動中,因為一切皆“變是”之移易;我們不能兩度涉足同一流水,因 為是另外底水和更另外底水流去了。可是,以他看事物之真理的 敏銳眼光,雖他主要注視存在的這一方麵,他不能不見到在其後麵 的另一真理。我們所涉的水,是又不是同一的;我們自己的生存是 一永恒,又是一不恒底 暫現; 我們是而我們亦不是。赫那克萊妥斯 不解決這 矛盾; 他牒出了且在他自己的方式上試行作其進程的一 點敘述。

那進程,他見為一恒常底變易,和一變回,一互易與一交易,在 一恒常底大全裏,——此外為許多力量之一衝突所驅策,為一能創 造且能決定的鬥爭所管製,說“戰爭,即萬事萬物之父、之王”。在 “火”之為“有體”與“火”之於“變是”之間,生存劃出了一向下運動和一向上運動 (“流轉” [ pravytti ] 與“還轉” [ nivytti ]) 被稱為“歸返之路”,一切皆行於其間。凡此皆是赫那克萊妥斯思想的 主要理念。

 

……

赫那克萊妥斯必不會接受一純心理原則曰“自我”為萬事萬物 之起原,但在真元上他與這《韋檀多》學的立場不甚相遠。“虛無 論”派之佛教徒,在他們自有的說法上利用過這流水的意象,這火 的意象。如赫那克萊妥斯見到的,他們也見到世間沒有任何事物 在兩個時分為同一,雖在最堅住的形式之持續裏。火焰在現象 h 保持自體不變,但每一時分這是另一而不是同 一火; 流水是以常新 底水而保持其流。由此,他們得到結論,沒有事物之真元,沒有事 物自體 存在; 現似底變是,便是我們所能稱為存在的一切,其後隻 有一永恒底“虛無”,一絕對底“空”,或許是一原始底“非有體”。相 反的,赫那克萊妥斯見到,倘若火焰之形隻由恒常底變易而存在, 毋寧說這是蕊炷之本質,變換為火舌之本質,可是必有其間為共通 的一存在原則,這麽變換其自體,由一形式變到另一形式;一縱 使火焰的本質常變,而“火”的原則常是同一,常是產生同樣底能力 之結果,常是保持同樣底度量。

 

徐梵澄注:

這一橛思想,倘若除卻了外衣,論其本質,在倘若略窺“三玄” 之書的人,彳艮容易明白了。大易中之老陰與老陽必變,豈非暗許萬 事萬物皆有其“度量”?凡物達到了某一限度,將整個的“平 衡”——古人說“太和”,說“和諧”——改變了,則事物全變。

 

朱熹:

陰陽隻是一氣,陽之退,便是陰之生。不是陽退了,又別有個陰生。
陰陽做一個看亦得,做兩個看亦得。做兩個看,是“分陰分陽,兩儀立焉”;做一個看,隻是一個消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