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禪的博客

體悟人生真理,通達智慧覺悟。自覺覺他,自利利他。youtube鏈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4fjoWGlYx4&list=PLXXuRYOXx2fKoL33puVNg_m7JH9th7Wu4
正文

《六即佛 》解(逍遙禪作於20210915)

(2021-10-22 15:59:59) 下一個

《六即佛》解

作者:逍遙禪

【六即】又名六即佛,天台智者大師,立六即佛義,以示由凡夫修行,乃至佛果的位次,即
一、理即佛,一切眾生,雖輪回六道,日處塵勞煩惱中,與覺體相背,然而佛性功德,仍然具足,故名理即佛。
二、名字即佛,或從知識處,或由經典中,得聞即心本具不生不滅的佛性,於名字中,通達了解,知一切法,皆為佛法,一切眾生,皆可成佛,點頭會意,豁爾有悟,故名名字即佛。
三、觀行即佛,這是圓教五品外凡位,不但解知名字,更進一步依教修觀,知一切法皆是佛法,心觀明了,理慧相應,故名觀行即佛。

四、相似即佛,這是圓教十信內凡位,初信斷見惑,七信斷思惑,八九十信斷塵沙惑,在此位上的行者,於觀行即中,愈觀愈明,愈止愈寂,雖未真悟實證,而於理仿佛,有如真證,故名相似即佛。
五、分證即佛,這是於十信後心,破一分無明,證一分三德,即入初住,而證法身,從此成法身大士,其間從初住起,各各破無明,證三德,至等覺共曆四十一位,破四十一分,故名分證即佛。
六、究竟即佛,這是從等覺,再破最後一分無明,則惑盡真純,徹證即身本具的真如佛性,入妙覺位而成佛,故名究竟即佛。

六即佛。 頌文: 

動靜理全是。
行藏事盡非。
冥冥隨物去。
杳杳不知歸。

 方聽無生曲。
始聞不死歌。
今知當體是。
翻恨自蹉跎。 

念念照常理。
心心息幻塵。
遍觀諸法性。
無假亦無真。 

四住雖先落。
六塵未盡空。
眼中猶有翳。
空裏見花紅。 

豁爾心開悟。
湛然一切通。
窮源猶未盡。
尚見月朦朧。 

從來真是妄。
今日妄皆真。
但複本時性。
更無一法新。

動靜理全是。
行藏事盡非。
冥冥隨物去。
杳杳不知歸。
。。。。理即佛,明白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隨凡夫流(六根六塵六識十八界)認得性即可!

方聽無生曲。
始聞不死歌。
今知當體是。
翻恨自蹉跎。
。。。。。名字即佛。念佛名號,自心即佛;說佛法名相,自心即佛!也就是五法妙用,透過名相分別,識自性正智如如!

念念照常理。
心心息幻塵。
遍觀諸法性。
無假亦無真。 
。。。。。。觀行即佛。觀照自己的心行,時時智慧觀照不二佛性,時時遠離攀緣妄想心的汙染塵垢。在不二佛性中,一切有為法,平等如幻觀。

四住雖先落。
六塵未盡空。
眼中猶有翳。
空裏見花紅。
。。。。。相似即佛。破見思二惑為破四住(見惑住、欲界思惑住、色界思惑住、無色界思惑住),未破無明惑,未照破五蘊十八界,不能證清淨法眼,還有空中眼醫空華,名為相似佛。

豁爾心開悟。
湛然一切通。
窮源猶未盡。
尚見月朦朧。
。。。。分證即佛。證本性法身,湛然一切通;未證真心本性圓融的涅槃妙心,窮源猶未盡,自性光明智慧隻是“月朦朧”。這是分證過程:證本性法身、證真心本性的真空(法身報身一體)、證自性三身一體、證一切圓融無礙的如來藏、證通達一切心性境界的一切種智。。

從來真是妄。
今日妄皆真。
但複本時性。
更無一法新。
。。。。究竟即佛。在本性本源中,真、假一切心性境界都可以顯現,也就是在本性中,一切世界皆是唯心所現!

六即佛,其實就是我們修行的見性法門:先要明白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的理(理即佛),然後念佛即佛(名字即佛),連接佛心光明智慧、念念觀照心行(觀行即佛),逐漸遠離塵垢覺悟真心(相似即佛),用智慧觀照、照徹內外、即見本心證法身(分證即佛),覺悟真心本性的自性三身一體、圓融一切心性境界(究竟即佛)。

20210915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