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出英雄,投資也一樣,在危機的渾水中才容易摸到大魚!
顯然,懂得這個道理的大有人在。次貸危機中,John Paulson和Oaktree Capital (Howard Marks為聯合CEO)等也正是因為在關鍵時機募到了大筆資金,抄到了底,才發了大財。
轉眼到了2020年,新冠關閉了整個美國,經濟和地產崩潰已是迫在眉睫,自以為有先見之名的華爾街,先後募集了近兩千億美元的資金,準備故伎重演,抄底美國房地產。
他們等啊等,直等到花兒也謝了,等待的機會始終沒有出現,絕大多數資金沒有配置出去,也就是說並沒抄到底!
這倒不是說在此期間沒有崩盤的機會,比如說辦公大樓業,新冠剛開始時的旅館業,以及一些公寓樓私募眾籌業,也的確發生過崩盤。
隻是,人家銀行的應對策略變了。
次貸危機發生後,銀行的基本策略是,交不起房貸了就立馬趕人收物業,結果大批被收回的物業同時出現在市場上,壓低了物業的價格,致使銀行和房主是兩敗俱傷。
銀行顯然從上次危機中吸取了教訓,現在房主交不起房貸,銀行會先跟房主協商,采取一些包括延期貸款等寬限措施,能拖一天是一天(extend and pretend),這樣不會有大量不良地產出現在市場上,也就不會過分壓低物業的市場價格。
如果次貸危機的條件完全搬到今天,結果會大不一樣,危機的烈度和地產價格下降的幅度都會比次貸危機輕很多:
看來,投資也沒有完全可以複製的舊劇本。
今天Bisnow的一篇文章,講得是同一個意思,這是文章原文:
?Distress, Opportunistic Fundraising Dries Up With Deals Failing To Materialize
建寧 2024/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