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故鄉的河

(2024-02-21 16:11:39) 下一個

故鄉基本上見不到河,人們也常說沒有河。河灘公路卻實打實地車來車往、川流不息,令現在的孩子們一臉問號:沒有河怎麽叫河灘?其實烏魯木齊有河,還不隻一條。曾經流淌在河灘公路上的烏魯木齊河自古就在那片土地上由南向北縱穿而過。

 

“烏魯木齊”這一稱呼是蒙古語,指的是豐茂的水草所形成的優美牧場。牧場在同屬於天山山脈的紅山與雅瑪裏克山之間是條不算太窄的山穀,沒有堤壩的烏魯木齊河便沿著山穀肆意地流淌。每年春季洪期來臨,山上化冰、化雪,迅猛的河水橫衝直撞,想淹啥就淹啥,搞得元明時期生活在這一帶的厄魯特蒙古人不是丟命就是丟羊、丟帳篷,於是他們在山體發紅的紅山上用石塊壘起敖包祭拜,祈求遠處白雪皚皚的博格達神山能助牧場風調雨順。相傳王母娘娘為捉拿逃竄到這一帶的兩條惡龍,揮劍劈開一道山梁,東麵的一截成了紅山,西麵的為雅瑪裏克山,也叫妖魔山。她把赤龍與青龍分別壓在兩座山下,把劍變成兩山之間的一條河,以阻隔兩邊的斷崖,不讓它們合攏,否則兩條龍就能鑽出來翻江倒海。這一神話不知是從哪個朝代傳下來的,清朝時人們篤信不疑。1788年春,迪化500間民房被大水衝毀,人們以為山要合、龍要鬧了,恐慌不已。彼時的烏魯木齊都統尚安啟奏乾隆,著手在這兩座山的懸崖頂各修一青磚九級寶塔,祈願能鎮住惡龍,讓它們不再興風作浪。還別說,大洪水還真消停了一段時間,“塔映夕陽”也就成了此地一景。

 

但洪水不是建座玲瓏寶塔就能徹底降伏的。離紅山不遠、現西公園裏的鑒湖上,1881年修湖心亭時也曾建了座龍王廟,但沒過多少年廟就被洪水六親不認地衝毀了,毫不客氣。桀驁不羈的河在滋養了一方土地的同時也沒少讓沿岸的住戶頭疼。

 

讓人歡喜讓人愁的烏魯木齊河發源於天山山脈喀拉烏成山天格爾峰1號冰川,自南向北流出山口後,途經烏拉泊,之後一路向北,穿行於烏魯木齊市天山區、沙依巴克區、新市區,出城後順安寧渠到達五家渠的青格達湖,最後流入準噶爾盆地南緣、現隸屬於烏市米東區的東道海子,全長214公裏,是一條以冰雪融水為主、有降雨及地下水補給的河流,上遊又稱大西溝,中遊現稱和平渠,下遊稱老龍河。

 

清朝建城時,人們按山穀的走勢在河兩岸定居,並逐步沿河修建了一些水渠,包括南郊達阪城一帶的大西溝渠、大河沿子渠、北郊的安寧渠等等,引水澆灌農田,曾連年豐產。1864年起,長達十三年的宗教、民族大屠殺令大多數渠道荒廢,千裏缺人丁,經濟不知倒退多少年。左宗棠收複新疆以後,清政府又大規模移民,補充勞動力,重新疏通淤堵的渠溝。清末民初楊增新執政時,於1915年在五家渠的青格達湖挖了一條引水渠,以開墾那裏的荒地。1940年盛世才執政期間,請蘇聯水利專家幫助勘探設計建造新疆第一座水庫——位於迪化南郊、本是一處天然鹽水窪地的紅雁池水庫,從其上遊烏拉泊河段引水注入,以蓄水灌溉附近的農田,並在烏魯木齊河西岸、現八一麵粉廠偏南處挖出一條經市區通往黑山頭、長11公裏的水渠,以盛世才的字取名為晉庸渠。後因盛世才倒戈反蘇、轉投民國政府,1943年水庫沒建完蘇聯專家就撤走了,省府方麵隻好草草收工。國民黨接手新疆後於1947年做了重新規劃,決定分期擴建水庫,同時延長了晉庸渠,將它與安寧渠連通,並向北一直通到五家渠青格達湖,國軍得以在湖周邊開始軍屯,小規模地種植了水稻。拓展後的渠全長46公裏,當時主政新疆的張治中名之為“和平渠”。但因資金問題工期拖後,到1949年隻完成了水庫第一期改建,修成的渠也很窄,僅勉強可以輸水,水量不大,沒多久就出現堵塞。

 

1949年冬,王震帶領六軍全體官兵由三屯碑拉爬犁運片石,搶修、加固和平渠。1953年紅雁池水庫後期建設與和平渠擴建的整個水利工程全部完成。1957年冬至1958年春,河水上遊修建出32公裏長的青年渠。1959開始在烏拉泊建水庫,1961年正式蓄水防洪。1959年、1960年分批沿流經市區的烏魯木齊河道西岸挖出一條新的和平東渠,人們也叫它河壩。自此這條無拘無束的河改在新修的堤壩裏流淌,與上遊的烏拉泊水庫相配合,後來再未發生過水淹市區的情況。但寬闊的河床開始成為一條裸漏的河灘。1962年,新修了一條6公裏的渠將烏拉泊水庫與紅雁池連通,目的是在洪水期前將烏拉泊的水引入紅雁池,以便烏拉泊應對突然來臨的洪峰。1965年,一場整頓河灘的工程開始,全市百姓轟轟烈烈地義務勞動整個冬天,用鐵鍁鎬頭平出一條全長7.6公裏的河灘土路。1975年為緩解城市道路交通壓力,烏市將河灘土路鋪成柏油路麵,並拓展為全長20多公裏的河灘公路,南起燕兒窩,北到卡子灣,期間仍有很多市民參加義務勞動。

 

有位老師說,他們年輕的時候在天寒地凍中修青年渠,大年初一是在工地上過的,要趕在化雪前完工。那是1958年。之前1949年加固和平渠的時候,老百姓見王震帶著軍長政委在工地上裝爬犁、拉爬犁,說沒見過這樣的官,感動之下凡是有勞動力的全體出動,跟解放軍一起用汗水建設自己的城,並且形成慣例,之後很多年的城建項目都有市民義務出工。爹媽說,給河灘鋪瀝青的時候一天能吃前半輩子的塵土,等鋪完了覺得走在康莊大道上。我小時候走過那條道,其實隻是汽車走康莊大道,邊上仍是石土,不過那會兒沒幾輛車,可以放心大膽地在柏油馬路上橫行,還見過馬車。那時老爸喜歡帶我們爬紅山,都是沿河灘走。我們喊累,他一皺眉頭,說跑步不累,讓我們在前邊跑,姐姐他們就乖乖地去跑,似乎也越跑越有勁兒,在前麵又笑又叫的。我隻跑過一小截,眼瞅著山就在不遠處,可長長的公路不知什麽時候才能熬到跟前,爬完山往回走的時候更悲催。真累呀,就算跑到前麵能趁機停下來歇一會兒也緩不過來,於是寧可被罵也不再跑,還落下後遺症,體育課上一到長跑就成老大難,把一連串的體育老師急得冒汗。但是河灘上兩排高高的白楊卻在不經意間留在腦海的角落裏。一直喜歡樹影婆娑,近幾年才想起參天的身姿,這次在南疆看著白楊在望不到頭的大路、小路上頑強挺立,用衛兵般的身軀擋風擋沙,方知自己心裏對它們竟那麽依賴。是它們肩並肩,才有街頭的婆娑逸然。

 

1995年至1998年河灘公路有過一次大規模擴建改造,熬過幾年漫長的擁擠、封路之後,它成為河灘快速路,從此作為交通主動脈承擔起全市近一半的交通量。一開始挺好,沒成想一場七五暴亂讓人均擁車率劇增,造成每天上下班高峰期就車擠車地堵。

 

除了繼續在河灘上擴修路橋外,近四十年間,烏魯木齊河流域的水利工程也有過數次新建、擴建、重建,幾座水庫蓄水量更大、更堅固,沿河灘的河壩後來成了看不見的地下暗渠,地麵上取而代之的是如茵的草地。由於城市用水迅速增加,水量遠遠不夠,西麵仍是明渠的和平渠開始常年幹涸斷流。人們忘記曾經有河,都說烏魯木齊沒河,說的人、聽的人都覺得似乎缺了些什麽。地處離海洋最遠的地方,還能怎樣?

 

曾想去1號冰川看看作為河源的那片古老的固體水庫,被告知:為保護迅速縮小的冰川,那裏已經禁止旅遊。遺憾,但是做的對,我找來紀錄片看看就好。讓它少受一點打擾,故鄉的河就能多一滴水源。據說按目前的融化速度計算,1號冰川幾十年後會消失——它離市區太近了。現在治安不再是問題,當初促使收入並不高的烏魯木齊人瘋狂買車的原因已經不複存在,是不是該提倡市民盡可能使用公交?減少私家車、減少汙染。還應該再多種樹,雅瑪裏克山靠城外的那側還禿著,也應讓它長滿樹,增加空氣中的水分,以增加降雨量,給冰川補水。這幾年雨水雖然稍微多一些了,革命尚未成功,同誌仍須努力。

 

這次回來,河灘兩邊的綠樹顯得更加茂密,讓公路成為綠地夾道中的長廊,看著很滿意。沿岸剩餘的垃圾堆、廢品收購站都沒了,那些擅自占道私建的土屋也不見了,一條大道清清爽爽。終於啊!想必過程不易。

 

走在緊挨著河灘、與西虹路交接的濱河路上,路邊忽然出現一段明渠,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衝到跟前,還真是!河道剛剛露出地麵,應該重新鋪平過,堤壩的花磚看著也比較新。河水很淺,隻覆蓋住河床,緩緩地淌動出細小的波紋,在陽光下粼粼閃亮。烏魯木齊河這麽溫柔了嗎?記憶中它可是湍急的,起碼有半人到一人深,還有人被水衝走過,可眼前的河水明顯就是人畜無害的模樣。像做夢一般,令我悵然若失很多年的河,故鄉的河,就這樣不期而遇。她看著我,眨著亮晶晶的眼睛問從何處來,我雙眼模糊地回答鄉音未改,盡管並不會多少鄉音。好想靠近些,兩邊有護欄,走不到下麵去。對岸一溜家屬樓緊靠河壩,窄窄的一條綠帶從中相隔,開有鮮花。那都是幸福的人家啊,每天打開窗就聽見潺潺水聲,不禁羨慕起來。這段明渠有多長、到哪裏呢?

 

晚上回到家開始查關於這條河的資料。原來,沿河灘的河壩(也就是和平東渠),河水時明時暗地向北經過明園、八樓後,往西在頭工附近與西麵的和平渠匯合,而河灘路則繼續北上通向卡子灣。烏河沿線除原有的燕窩風景區、水上樂園、西公園等之外,又規劃出若幹個新公園,與其它河係一起共同構成烏魯木齊12個新景觀點。這是從2017年起開展的名為“水進城”的項目,依靠聯通各河湖水係,充分利用回收再生水,以此實現和平渠通水,旨在改善城市生態,打造“依山親水”的居住環境。紅雁池與水上樂園附近的十七戶濕地與大寨閘河段作為先導工程於2018年完工,成為宜人的公園景區,之後每年向北推進一段,至2021年,和平渠20年以來正式實現夏秋季不間斷全線通水,2022年又首次實現使用再生水給和平渠供水。並且,呈緩階梯狀下行的疊水設計不僅讓水流形成一個個動人的小水簾,也能減緩流速,更安全,岸邊原先難看又嚇人的鐵絲網也都換成了親民的圍欄。原來如此,渠裏流的全是回收水!怪不得那麽淺。烏市省出來的水可以澆灌更多的良田,淙淙的淺渠已能滿足烏市人民小小的心願。

 

那麽,水是怎樣回收再利用的?第一次讀到“北水南調”工程的描述時腦洞大開。地處下遊的城北汙水處理廠把處理後的再生水通過管道輸送至地勢高的城南十七戶濕地公園的末端配水池,然後分別配送至城區主要水係,滿足全市各區的綠化用水需求,同時也作為和平渠景觀用水、灑水車用水等等。也就是說,烏市地下、地上共有四種水道:清水、廢水、再生回收水、再生配送水。清水用來維持市民生活及下遊農田,廢水流到城北處理,然後回收回來,再順著和平渠從高往低流下去。讓和平渠重新流水,在市區的這一截純粹是為了景觀養眼、美化環境,流往下遊農田的水另有配給。這樣的規劃,大手筆啊。之所以能做到回收再生水資源,烏魯木齊現有汙水處理廠、再生水廠22座,另有幾座在建,城市廢汙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9%以上,再生水回用率33%以上。其中,最老牌的烏魯木齊河東汙水處理廠的一個四期工程項目采用先進的濃縮脫水分離技術,使碧水繞城的景觀得以呈現,為全國再生水循環應用樹立了典範,被水務行業列為優秀案例。厲害了,我的家鄉!有篇報道還寫:“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鼻子酸了,怎可以如此煽情。關於和平渠通水有很多篇文章、很多人激動地分享,一查就查到了半夜,恨不得把所有的信息都收進眼裏。

 

坐車過橋頭站,這裏是和平渠的一段明渠,堤上枝葉蒙茸盎然,但是兩旁的樓舍有些老舊、髒乎乎的,不如照片上別處的鮮亮。該給它們洗個澡、換身幹淨衣裳。在計劃中了吧?能不能快點,我心急。其實有個簡易的方法:定期衝洗、粉刷、維護,就不必花大價錢、大段時間去拆遷、重建。忽然有個想法:從城南大寨閘河水開始分流到城北頭工合流,繞一圈大概總共二十來公裏吧,何不開辟一條徒步穿越市區的旅遊環線?

 

如果算上頭屯河區、米東區、烏魯木齊縣,烏魯木齊還有多條別的河,都是附近的高山融雪而成。水磨溝區的水磨河可以說是烏魯木齊藏在深閨裏的寶。從幾條山澗穿過的河水水量豐富,使得沿岸古樹茂盛、柳絲輕拂,當年清軍的磨坊就選址在這裏,那時這一帶的廟會熙熙攘攘堪比紅山。兩岸的荒山經過全市青少年多年植樹造林,在眾多荒山荒地中早早就完成了全麵綠化,前幾年去的時候掃視著高大粗壯的樹幹,它們全都長這麽高、這麽胖了,找不到自己種的小幼苗在哪裏。說來奇怪,人都盼著樹幹粗,而腰肢細才好。鮮為人知的是,水磨河有許多溫泉匯入,即使零下三十度、周邊冰天雪地,她依舊傲嬌迷人地流淌,冒著熱氣的水麵有野鴨悠然徜徉。設在此處的溫泉療養院裏更是暖意融融,稱得上是福地。

 

烏魯木齊,古時的驛站、曾經的牧場,如今也是水草豐美、歌聲悠揚。堵在河灘公路上,一邊聽歌一邊給小輩們講我們的上一代挖出的渠、修成的壩,我們這一代見過的河、刨出的坑,如今他們享有寬敞的街道、遮陽的林蔭,堤壩疊水的景觀渠緩緩地穿過草坪。似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碌碌無為的時候不覺得,回首往事猛然發現,因為有人勉力堅持,曆史的車輪吱吱呀呀地一直朝前走,盡管斷斷續續、盡管步履為艱。艱難中一條不舍、又重新流淌的河美麗了鄉愁。


 

2024年2月18日

 

注:本文絕大多數史料、數據來自烏魯木齊市誌

附:【案例】烏魯木齊河東汙水廠四期 https://www.h2o-china.com/news/337749.html

 

河灘路旁的紅山,1788年建的鎮龍寶塔,八十年代時刷成紅色

 

鑒湖湖心亭,旁邊的龍王廟被水衝走了

 

天山一號冰川,烏魯木齊河的源頭,融化迅速,裸露岩石 圖片來自https://std.cas.cn/gzdt/201403/t20140327_4916126.html

 

1949-1950年挖和平渠  圖片來自https://www.sohu.com/a/514562896_121123673#google_vignette

 

紅雁池水庫1952年  圖片來自

https://zh.wikipedia.org/zh/%E7%BA%A2%E9%9B%81%E6%B1%A0%E6%B0%B4%E5%BA%93

 

1975年河灘路改造  圖片來自https://www.sohu.com/a/514562896_121123673#google_vignette

 

如今難得空閑的河灘路

 

現在的烏拉泊水庫 圖片來自https://xjxk.xjmty.com/jlxkgc/c100054/201110/b06a0168907a4d4194013debdc16e958.shtml

 

露出地麵的烏魯木齊河(沿河灘路的和平東渠)

 

和平渠通水後 山水相依 圖片來自https://www.sohu.com/a/514562896_121123673#google_vignette

 

和平渠疊水景觀 圖片來自 https://www.baike.com/wikiid/3097363580272640400?from=wiki_content&prd=innerlink&view_id=479mynatqtg000

 

有待於換新衣服的和平渠周圍樓舍,橋頭河段

 

清軍磨坊所在地水磨河,圖片來自https://www.ts.cn/xwzx/shxw/202206/t20220607_7233186.shtml

 

水磨河冬景,有溫泉注入,熱氣漂浮 圖片來自

https://www.ts.cn/xwzx/shxw/202312/t20231214_17932449.shtml

烏魯木齊新增12處水係景觀節點 圖片來自http://sl.china.com.cn/wap/pcarticle/26655.shtml 12個景觀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snowandlotus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給京妞拜晚年!是,一條路、一條河的變遷令人感慨。也希望科學家能盡早想出辦法挽救冰川。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問好。 讚雪蓮好文,事實翔實,照片也很震撼, 帶給我們那裏的真實情況。 烏魯木齊現在也是一個現代化的都市了, 河灘路的變遷凝聚著勞動者的心血和汗水。 天山冰川縮小, 水量減少,導致的生態變化觸目驚心。
snowandlotus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酒後真言' 的評論 : 那是!為了取實證,可把我累壞了。謝謝真言!
酒後真言 回複 悄悄話 親眼所見,實物為證,最俱說服力 :)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