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我們也是石榴籽

(2024-03-20 18:34:11) 下一個

 

“各族人民要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

 

第一次見到這一標語石化了。說“哭笑不得”就太過簡單,是“五味雜陳”。標語源於習總2014年5月28日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2014年4月27日至30日,習總到新疆視察,幾天中看見的都是歌舞升平、一派祥和,畢竟維吾爾普通老百姓親漢的占絕大多數。當然,那些年由於送孩子全天候去清真寺學經的越來越多,親漢的比列逐年下降。另一方麵,新疆人要麵子也是有傳統了。1942年8月底,蔣委員長攜夫人到酒泉公幹,醉翁之意在於局勢動蕩的新疆。在招待所裏思忖再三,為了大局,委員長把安全留給了自己,把危險讓給夫人,於是宋美齡作為全權代表代夫出征,飛往迪化會晤盛世才,以收撫獨霸一方的新疆王。汽車在市區內行駛,南關一帶街道兩旁的商鋪一夜之間變成一派簇新的兩層樓,顯得市井繁華。其實,那些不是兩層樓,而是為了迎接中央領導臨時趕工,隻把靠街的那一麵牆加高,從街麵上看起來像兩層,背後還是原來的一層平房,上麵那層家徒一壁。

 

習總這一趟可謂行程繁忙,在南北疆各地與各族代表親切會談,一展未來宏圖。代表們當然都點頭認同,所到之處洋溢著民族團結的氣氛,30日上午還專門會見了宗教人士代表、下午聽自治區領導匯報,似乎邊疆無恙。沒成想當天傍晚七點,一群暴徒在烏魯木齊市火車南站出站口持刀亂砍,同時引爆爆炸裝置,造成3人死亡(1名平民與2名暴徒),79人受傷。沒隔多久,5月22日清早7點多,幾名暴徒駕駛著兩輛越野車衝撞進烏魯木齊市公園北街早市,直接碾倒十幾人,並向外扔炸彈,接著引爆車輛,一連十多聲連環爆炸持續數分鍾之久,造成43人死亡(無辜市民39人),94人受傷。

 

人們以為之後的處理會照舊遵從1984年以來的慣例:對待少數民族犯罪分子少捕少抓、處理從寬,能放的就放,能少判的就少判。沒想到變天了,有人硬氣起來了!習總要求:“必須采取果斷措施,把恐怖黑道暴力分子的囂張氣焰打下去。”這是三十年來沒有過的聲音。政府終於開始全麵整治,依法抓捕暴徒,並在學校、商場、市場、銀行、郵局、醫院、賓館、加油站等等所有公共場所實行安檢。被暴亂分子騷擾了三十年之久的人們寧可每天受著X光掃描也願意配合有關部門的排查:相信大多數人都是良民,可如果一千萬人裏有千分之一的不法分子那也是一萬,散布到各地防不勝防。

 

5月26日、28日,習近平連續召開兩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研究新疆社會穩定問題,確定嚴厲打擊暴力恐怖活動、遏製宗教極端勢力滲透蔓延,采取措施幫助南疆發展,在南疆全麵實行高中階段免費教育、提高各級各類學校教育質量。在第二次會上,他語重心長:“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

 

我看到標語已是兩年以後了,在路上走著,冷不丁前麵一個大橫幅,眼珠子差點掉出來:那時隻是北疆安全了,可慘狀還記憶猶新、南疆仍傳來傷亡消息,抱什麽抱!但理智告訴我,從小到大的少數民族鄰居、同學、同事,他們都熱情、講義氣,和善地做著守法市民,可以跟他們抱。二道橋、山西巷一帶有維吾爾兄弟姐妹在危機時刻冒險掩護、救助漢族,可以跟他們抱。吐魯番的果農委屈地說之前鬧事的不是吐魯番人,可以跟他們抱。阿克蘇地區公安局副局長買買提江·托乎尼亞孜執行任務時被恐怖分子殺害,數萬名當地民眾同仇敵愾地幫助警方抓捕歹徒,可以跟他們抱。

 

可這表達,也太粗淺了吧,就好比剛讀完一篇宏論,正努力領會世界前沿的信息,一轉眼再看這比喻,像去幼兒園接孩子的用語。無可奈何地探察了幾日,恍然大悟:民間歌謠式的比喻淺顯、形象,比幹巴巴的“團結”一詞接地氣,民族兄弟們一下就聽懂了,很喜歡這個說法,於是跟漢族更親近,漢族也就慢慢消氣、自我療傷了。雙方的交流用貼近對方生活的表達就能促進相互理解,也就願意互相尊重、互有妥協,社會就會變和諧。

 

想通了,便欣然接受“石榴籽”的比喻,一顆顆水汪汪、紅溜溜的石榴籽團抱在一起,大家一塊甜(新疆的石榴是甜的),多開心。前不久回去跑了一大圈,身為一顆石榴籽見到了男女老幼很多顆,一路一家親。喀什艾提尕爾清真寺裏的巨幅羊毛掛毯上,兩位和田老大娘花了18個月的時間織出56朵石榴花、6個石榴,圖案典雅、精致得像工筆畫。在南疆留意了各地維吾爾人的居民區,各個都花園一般,石榴籽們的生活真很甜。他們現在煩心的是因製裁導致的棉花、核桃、紅棗等滯銷。

 

作為亞歐大陸中心方圓1500公裏內最大的城市,烏魯木齊的石榴籽們有點愁。他們常年忍氣負重,這幾年為了扶貧幫困也沒少受罪,但眼下又有新問題。時間太緊,隻來得及走馬觀花地去了幾處有代表性的地方,光看見二道橋的國際大巴紮人群往來如織,似乎舉著各色彩旗的導遊們一窩蜂似的把遊客往那裏領,而繁華了二百多年的的大十字、南門明顯冷清。也請帶遠道而來的客人們遊覽一下當年的迪化城、鞏寧城、水磨溝,可好?眼見門庭冷落的漢族店家們在那裏苦苦硬撐。曆史上的漢城在宣傳冊中找不見曆史的真實,讓人們誤以為二道橋是烏魯木齊老城、還埋怨缺少民族風,究竟是為什麽?

 

遇到一位年輕的媒體人,告訴我曾在和田援疆6個月。謝謝!趕緊求他替烏魯木齊以漢人為主的其它景點做宣傳。可他說:

“作為維吾爾自治區的首府,烏魯木齊已經絕大多數都是漢人了,你還想怎樣?”

我懵了:“什麽意思?新疆本身是省。1955年被蘇聯忽悠成了自治區,這個錯誤什麽時候糾正?”

他有點茫然,顯然不知道這段曆史。

我接著說:“況且,烏魯木齊本來就是漢城。”

一聽漢城,他反應激烈,臉一繃:“那不行,烏魯木齊是各民族共同的家園。”

我鄭重地看著他:“這跟政治正確無關,我說的是曆史,清朝的時候老百姓就管迪化叫漢城。是共同的家園沒錯,但烏魯木齊的主體從一開始就是漢族,是解放以後的民族政策讓漢族的比例降到了現在的百分之七十多。”

他顯然也不知這段曆史。我繼續:“漢族人民一直在克己奉公顧大局,努力地與各少數民族一起建設共同的家園。況且,在您設想的家園裏,漢族處於什麽位置?”

他見我固執,耐心地諄諄教導:“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少數民族是石榴籽,漢族好比粘合劑。”

我立馬反駁:“不對!漢族既是石榴籽,也是粘合劑。”

 

就在刹那間,有一些了然:說過的話不會全實現。

就在一轉眼,發現你的臉仍有我擔心的從前。

我的世界飄起雨點,淋得讓我無法從容淡然,

淋得連隱藏的傷感都那麽的明顯。

想要給你的依戀,是我一廂的情願,

那越來越少的人口數字,也牽動不了你的視線。

我已經看見,還有悲劇仍將上演,

劇中難有喜悅,我在你夢裏還是那麽不起眼。

 

其實也不吃驚,從懂事起就知媒體對新疆的宣傳一直有偏向,後來更甚。以為最近幾年已有改變。我看著他,試圖做最後的爭取:“僅2017年一年,全疆漢族戶口遷出一百多萬,之後繼續遷出。您知道嗎?2022年的數字:全疆幼兒園與小學生的漢族比例隻占同齡百分之二十多。您知道嗎?”

他楞了,承認都不知道。似乎對我說的數字有所懷疑。

不禁長歎一聲:這兩個數字,尤其幼兒的比例,令我揪心了多少個日日夜夜,如果不采取措施,能預見隻會越來越嚴峻,五年、十年後會更低,竟然沒被重視,連援過疆的正規媒體人都不知道。能感覺出他的坦誠、善良,他還很年輕,怪不了他啊。從人數來看,目前漢族是將近一半的石榴籽;從工業、農業、科技、商業來看,漢族是一大半的石榴籽;從歌舞方麵來看,漢族確實隻是粘合劑。新疆曆史、現狀應該作為全國文科類高校的必修課、理科類的選修課。

 

作為多民族成員中的一個,漢族當然是石榴籽。援疆人員很辛苦,但他們都是短期的,新疆本地的扶貧幫困人員、每一位生活在那裏的建設者們則需獻完青春獻終身,吃過了多少苦、受過多少罪,才讓現在的石榴這麽甜。但年輕人不一樣了,紛紛選擇離開,他們不願再像父輩那樣隻講付出不管回報,他們還考慮讓自己的下一代有更好的發展。年輕的石榴籽、粘合劑在離開,這是新疆最大的隱患。不遠的將來漢族總人口還能占到20%嗎?

 

遵紀守法的他們,為了政策上不歧視民族同胞、為了顧全大局、為了讓社會更快地回複正常,他們承受著所有的不公:憑什麽明知他們是受害人且手無寸鐵也要安檢?憑什麽他們因講究衛生而被處分?憑什麽要讓他們分擔結親家庭的醫療費用?憑什麽一有糾紛就該他們忍讓?憑什麽苦活累活是他們、領賞是別人?如果政策隻向少數民族傾斜,是不是逆向歧視?在新疆,漢族是被邊緣化的弱勢群體。有位叫“全球戰略”的網友非常睿智地提出:“新疆問題千頭萬緒,關鍵的績效指標之一應是漢族疆一代,疆二代,和疆三代有多少百分比願意留在新疆,建設新疆”。真是戰略眼光。我們也是石榴籽,我們還是粘合劑,多做了一份付出不該被忽略另一份的貢獻,更不該受到變相的懲罰。

 

我是一顆小小的石榴籽,以自己微弱的聲音問一句:習總說了那麽多個相互,有沒有說過漢族不是石榴籽、隻是粘合劑?

 

2024年3月17日

 

請參看

就在刹那間——改編《吻別》

走吧,去尋曾經的城

走吧,去跟的哥聊聊天

 

附:

2014年烏魯木齊火車南站暴力恐怖襲擊案件

https://zh.wikipedia.org/zh-hans/2014%E5%B9%B4%E4%B9%8C%E9%B2%81%E6%9C%A8%E9%BD%90%E7%81%AB%E8%BD%A6%E5%8D%97%E7%AB%99%E6%9A%B4%E5%8A%9B%E6%81%90%E6%80%96%E8%A2%AD%E5%87%BB%E6%A1%88%E4%BB%B6

 

2014年烏魯木齊公園北街早市暴力恐怖襲擊案

https://zh.wikipedia.org/wiki/2014%E5%B9%B4%E4%B9%8C%E9%B2%81%E6%9C%A8%E9%BD%90%E5%85%AC%E5%9B%AD%E5%8C%97%E8%A1%97%E6%97%A9%E5%B8%82%E6%9A%B4%E5%8A%9B%E6%81%90%E6%80%96%E8%A2%AD%E5%87%BB%E6%A1%88

 

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樣緊抱在一起

http://www.71.cn/2015/0929/840310.shtml



注:本文中有一部分原在《走吧,去跟的哥聊聊天》中,後來覺得作為最大的隱患,這個話題應該單列出來,博客上全球戰略網友的留言也促使我做了這一改動。謝謝戰略!看過這部分內容的友友請海涵。本想與《就在刹那間——改編《吻別》》合並,考慮到那篇裏提及的另外幾條建議又會增加別的主題,於是作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9)
評論
snowandlotus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全球戰略' 的評論 : “不學曆史,不吸取教訓,曆史就會重複。”太同意了,我真擔心這個,才把這一話題寫了一篇又一篇,真希望有關人員能看見、能意識到。謝謝戰略!
全球戰略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引用!“有位叫“全球戰略”的網友非常睿智地提出:“新疆問題千頭萬緒,關鍵的績效指標之一應是漢族疆一代,疆二代,和疆三代有多少百分比願意留在新疆,建設新疆”。真是戰略眼光。” 很高興能有一點貢獻!回顧曆史:當年疆二代李白離開了西域(他隻是個名人,曆史上有記載,肯定有很多疆二代一起走了)。。。後來,就沒有後來了:中國(唐朝)就失去了包括今天新疆在內的西域。所有的曆史都是當代史!不學曆史,不吸取教訓,曆史就會重複。
snowandlotus 回複 悄悄話 各位,很抱歉,昨晚有點著急,今天才發現最後的排版有問題,回頭再改吧。
snowandlotus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嗯,是地大人少。沙漠麵積大,但還有很大一片戈壁荒灘是可以人工改造成良田的,但是缺人。

妞妞有見地,一下就看出需要中央有政策,是應該高薪高補貼鼓勵移民。我不知是他們沒意識到還是財政不允許。九十年代的時候新疆工資在幾年時間內從全國第二高斷崖式地降到墊底,當時少數民族是很有意見的,也促成更多的人倒向疆獨。那時江朱執政,這是他們的重大失誤,後來搭進去的維穩費用早夠發高工資的了。

四九年隨王震進疆的人可能沒剩幾個了,五、六十年代去的也走了很多。我父母都不在了,以前沒時間聽他們講經曆,現在已經聽不到了......

謝謝妞妞!
snowandlotus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百裏舟' 的評論 : 是,很複雜,親漢的、反漢的、兩邊倒的,各族之間也有牽製,一不留神就不知道得罪了哪一波,反正漢族就是那個需要做出犧牲的,氣人。謝謝留言!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那些生產建設兵團的老人, 真正建設國新疆的, 很多都不在了吧? 再有幾十年,連他們的後代都要不在了。 曆史就這樣慢慢地遺失了。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另外是不是大多數地方不適合耕種, 水少? 沙漠是有一大塊的。 “石榴籽”這個說法很有意思。 大家都是國家的籽, 不該分新疆籽還是漢族籽。 雪蓮的新疆序列非常好。 支持你出書! 我覺得這是真正對中國有用的書。 你可以和新疆專業的學者聯合起來。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沒有去過新疆, 感覺你講的非常有道理。 其實新疆還算是地大人少吧? 可以鼓勵內地人口過去, 但中央要有政策才行。 有利可圖, 人們就會遷徙的。 特別是現在, 交通發達餓情況下。
百裏舟 回複 悄悄話 新疆民族問題的複雜性,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謝謝介紹!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