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安遊記

環球旅遊的隨記,北美,歐洲
正文

老安遊記《南美洲遊輪》第三篇:南極半島

(2024-04-03 00:03:55) 下一個

老安遊記《南美洲遊輪》第三篇:南極半島

上一篇講述《南美洲遊輪》第二篇:智利-下。本篇講述我們的遊輪,繼續向南航行,穿過德雷克海峽,駛向南極半島。在南極半島遊弋三天之後,又向北航行,穿過德雷克海峽,駛向福克蘭群島,所以本篇可以稱為《南美洲遊輪》第三篇:南極半島。

2024年2月23日,我們的大洋遊輪瑪麗娜號(Oceania Marina),橫穿過德雷克海峽(Drake Passage),向南行駛。四麵大海,灰色蒼茫,一眼望去,無邊無際。下圖是我今天所拍攝的“天海一色”與“浪花滾滾”。

圖1. 遊輪南行穿過德雷克海峽,天海一色

圖2. 遊輪南行穿過德雷克海峽,浪花滾滾

德雷克海峽(Drake Passage),是南美洲智利合恩角(Cape Horn)與南極洲(Antarctica)南舍特蘭群島(South Shetland Islands)之間的海峽南冰洋(South Ocean)的一部分,連接大西洋太平洋,是世界最寬的海峽,下麵是德雷克海峽的地圖。

圖3. 德雷克海峽的地圖

德雷克海峽是以發現者16世紀英國探險家私掠船船長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Sir Francis Drake)的名字命名。德雷克本人最後並沒有航行經過德雷克海峽,而是選擇航行經過比較平靜的麥哲倫海峽(Magellan Straight)。

德雷克海峽東西長約300公裏,南北寬達900-950公裏,最窄處寬645公裏,是南極洲與其他大陸最短的距離。海峽平均深度3,400米,最深5,248米,當地位於“尖叫60度”,屬於次南極疆域,以多風暴著名。一整年的海相都相當惡劣,是全世界最危險的航道之一。

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航運業發達,自從1904年巴拿馬運河開鑿通航隻後,德雷克海峽漸衰。然而從1960年代起,因於超級遊輪的興起和南極洲訪客的增多,通過德雷克海峽的船隻又逐漸增加起來。

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Sir Francis Drake,1540-1596),英國私掠船的船長探險家航海家,據知他是第二位麥哲倫之後完成環球航行的探險家。他的一生充滿傳奇:在英國,他是名留千古的英雄。在西班牙,卻是惡名昭彰的海盜。下圖是弗朗西斯-德雷克。

圖4. 弗朗西斯-德雷克

1540年, 德雷克出生在英國德文郡一個信奉新教的農家,後因宗教衝突全家逃往肯特郡。13歲的德雷克開始學習做水手。一開始在跑荷蘭的小船上打雜,後來升任舵手。20歲時,一位無子嗣的船長臨終前把船送給了他。

1567年,德雷克第一次探險航行,從英國出發,橫越大西洋,到達加勒比海

1569年,德雷克第二次探險航行,從加勒比海再往前,到達中美洲

1577年,德雷克第三次探險航行,從英國前往南大西洋,抵達南美洲東海岸。

1578年,德雷克發現合恩角德雷克海峽,德雷克海峽就是用他的姓氏命名。

1579年,德雷克沿著南美洲西海岸往北航行,一直到北緯48度的加拿大西海岸。

他發現無法通過北冰洋,隻好改為橫越太平洋向西航行。經過菲律賓群島,穿過馬六甲海峽,橫越印度洋,繞過好望角再次橫越大西洋。

1580年,德雷克回到英國普利茅斯

1581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親自登船賜德雷克皇家爵士頭銜。

1588年,德雷克成為英國海軍中將,在軍旅中曾擊退西班牙無敵艦隊的攻擊。

1596年,德雷克因痢疾病逝於巴拿馬

下麵是德雷克在1577-1580年的環球探險圖。

圖5. 德雷克的環球探險圖 (1577-1580)

閑話少敘,現在讓我們回過頭來,繼續講述我們的行程。明天,我們的遊輪將進入南極洲(Antarctica)。對於這個陌生的冰封大陸,人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神秘感,所以,做一下科普掃盲,很有必要。

南極洲是地球最南端的一個,位於南半球的南極區,是地理南極的所在地。南極洲大部分區域都在南極圈內,四周都被“南冰洋”(Southern Ocean)所環繞。南極洲是世界上第五大洲,排在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之後,是大洋洲的兩倍。

南極洲麵積約為1,400萬平方公裏,占地球陸地麵積的十分之一。除了南極半島最北端的部分區域之外,全洲大約98% 的地方都被平均厚度1.9公裏的冰層所覆蓋。南極洲是地球上最寒冷,幹燥,多風的大陸,是唯一橫跨所有經線的洲.

南極洲平均海拔2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洲。全境為冰雪覆蓋,占地球冰蓋麵積的80% 以上。沿岸地區的年均降水量僅有200毫米,內陸地區更少。一年中最寒冷季節,南極洲的平均溫度低至 -63℃,1983年曾觀測最低溫度為 -89.2℃。

南極洲的本地物種有各類藻類細菌真菌植物(包括苔蘚),原生生物。以及一些可以適應寒冷環境的動物,例如企鵝海豹線蟲緩步動物等。南極洲沒有永久居民,但是每年居住在這裏的科研人員有一千至五千人。

下麵是南極洲的地圖。

圖6. 南極洲地圖

由於南極洲氣候惡劣,資源缺乏以及地理孤立性,在十九世紀以前並沒有引起人們的注目。南極洲現在是法律意義上的共管領土,由南極條約體係成員國協商管轄。1959年,12個國家簽署《南極條約》,隨後有38個國家簽署。

下圖是南極條約的徽章。

圖7. 南極條約徽章

該條約意在支持科學研究及保護南極生物地理分布區,禁止在南極洲進行的一切軍事活動,核爆炸試驗以及處理放射物的行為。截至2016年,南極洲已建有135座常設科學考察站,陸續吸引四千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到這裏進行科學實驗。

南極大陸的地形可分成兩種:一種是由暴露於地表的岩石和冰塊組成的可見地形,一種是通過遙感技術測知的冰下基岩地形。“橫貫南極山脈”把南極洲分為兩部分“東部南極洲”和“西部南極洲”,“橫貫南極山脈”大致與格林威治子午線平行,長3000多公裏。

“西部南極洲”被“西南極冰蓋”覆蓋。近幾年人們十分關心西南極冰蓋的情況,因為它不斷崩塌會導致海平麵上升。約10% 的冰蓋化為冰流,到海岸邊形成冰棚。“東部南極洲”是印度洋與“橫貫南極山脈”之間的部分,東部南極洲主要被“東南極冰蓋”覆蓋。

“企鵝”是南極地區代表性物種,常見的企鵝種類有“皇帝企鵝”(Emperor Penguin),“國王企鵝”(King Penguin),“阿德利企鵝”(Adelie Penguin),“南極企鵝”(Antarctic Penguin)和“巴布亞企鵝”(Pinguinos Papua Penguin)。

跳岩企鵝”(Rockhopper Penguin)的眼周有一圈濃密的毛,使得它顯得更為獨特。另外,還有“下巴綬帶企鵝”(Chinstrap Penguin)以及“跟圖企鵝”(Gentoo Penguin)等十來個品種。所以,南極洲是“企鵝的天下”。

南極洲的氣候,使得植被無法大量形成。環境寒冷,土壤質量差,缺乏水分和陽光不足等條件,抑製了植物的生長。導致植物多樣性非常低,而且分布極為有限。南極洲有七百多種藻類,絕大多數是浮遊植物

2024年2月24日,我們的遊輪進入“南極半島”(Antarctic Peninsula)。南極半島,是“西部南極洲”上的一個半島,是南極洲唯一的一個在南極圈外的陸地。相較於南極洲的其他地區,南極半島氣候較為溫和,因此大量科學考察站設立在南極半島及其周邊島嶼。

南極半島於1820年被探險家首次發現,其後英國阿根廷智利均對其提出了領土要求。直到1961年6月通過《南極條約》,凍結所有國家對南極領土的主權要求。但智利仍未完全放棄對南極的主權,在南極半島建立“南極智利省”,由麥哲倫-智利南極大區管轄。

下麵是“南極半島”的地圖。

圖8. 南極半島地圖

2024年2月24日上午10點半,我們的遊輪到達南極半島。雖然今天的遊輪日報(Currents)大篇幅介紹“半月島”(Half Moon Island),但是兩天後下發的南極半島航程圖,卻完全不是這樣。遊輪根本就沒有去“半月島”,而是去了“天堂灣”(Paradise Bay)。

“天堂灣”在南極半島的相對位置,可見上麵“南極半島”地圖中的第1點。亦可見下麵“南極半島航程圖”中的第3個圓形紅點。

圖9. 南極半島航程圖

下麵的兩圖是“天堂灣雪山”的典型風光。

圖10. 南極半島天堂灣雪山的典型風光

圖11. 南極半島天堂灣雪山的典型風光

遊客們紛紛從船艙裏跑出來,爭先恐後地觀賞“天堂灣”雪山的美麗風光,下麵的三張圖是船上的遊客們觀賞“天堂灣”雪山和浮冰的情景。

圖12. 船上的遊客們觀賞天堂灣雪山的情景

圖13. 船上的遊客們觀賞天堂灣雪山的情景

圖14. 船上的遊客們觀賞天堂灣雪山的情景

下麵的兩張圖是南極半島天堂灣附近水上的浮冰。

圖15. 南極半島天堂灣附近水上的浮冰

圖16. 南極半島天堂灣附近水上的浮冰

下麵的兩張圖是南極半島天堂灣附近水上浮冰的放大圖。

圖17. 南極半島天堂灣附近水上浮冰的放大圖

圖18. 南極半島天堂灣附近水上浮冰的放大圖

天氣雖然晴朗,但是氣溫很低,我在甲板上觀看和照相,已經半個多小時了。實在凍得受不了,回房休息一下,暖和暖和。但是想到還沒有留影,於是又跑了出來照相,下麵的兩張圖是我在南極半島天堂灣雪山前麵的留影。

圖19. 我在南極半島天堂灣雪山前麵的留影

圖20. 我在南極半島天堂灣雪山前麵的留影

晚餐時,我在船尾又拍攝了兩張離開南極半島天堂灣雪山的照片。

圖21. 我在船尾拍攝離開天堂灣雪山的照片

圖22. 我在船尾拍攝離開天堂灣雪山的照片

今晚劇場的節目是樂器表演,畢業於紐約茱莉亞音樂學院的智利裔美國女音樂家微微安娜-古茲曼(Viviana Guzman),各種吹奏樂器樣樣通,再加上鋼琴伴奏,彩色燈光閃耀,現場效果極好,不時響起熱烈的掌聲。

圖23. 古茲曼的笛子演奏

圖24. 古茲曼的笛子演奏

2024年2月25日,是我們在“南極半島”(Antarctic Peninsula)的第二天。上午10點,我們的遊輪來到“南極半島”的“南極灣”(Antarctic Sound),“南極灣”是一個狹窄的水道,位於“南極半島”與“喬因維爾群島”(Joinville Islands)之間。

“南極灣”長60公裏,寬15公裏。“南極灣”綽號“冰山胡同”(Iceberg Alley),因為像大教堂似的冰山比比皆是。“南極灣”與“南極半島”的相對位置,見前麵“南極半島”的地圖中的第2點。亦可見前麵“南極半島航程圖”中的第4個圓形紅點。

在“南極灣”的“南極半島”一側,是阿根廷的居民點(Settlement)和研究站(Research Station)。那裏有80個居民,包括研究人員的私人家庭和兒童,居住在40多個民房中。1978年,在那裏誕生了第一個“南極洲居民”,算起來已經40多歲了。

2024年2月25日午餐時分,我們正在餐廳裏吃午飯。往窗外看去,隻見無邊無際的大海,與灰蒙蒙的天空連成一片,以為還沒到“南極灣”。我拿出手機,拍下了如下的一張照片:餐廳窗口外麵的大海和浪花。

圖25. 餐廳窗口外麵的大海和浪花

突然間,廣播裏傳來了船長的聲音:“南極灣到了,請看冰山”(Here is Antarctic Sound, look at the iceberg,please)。大家紛紛跑出來觀看冰山,下圖是遊客們在甲板上眺望和拍攝遠處的冰山。

圖26. 遊客們在甲板上眺望遠處的冰山

這裏的冰山大多數都是平頂的,術語叫做“桌麵冰山”(Tabular Iceberg)。下麵的幾張圖是“平頂桌麵冰山”的放大圖。

圖27. 平頂桌麵冰山的放大圖

圖28. 平頂桌麵冰山的放大圖

圖29. 平頂的桌麵冰山放大圖

另外在“南極灣”,也有漂亮的雪山,與昨天在“天堂灣”看到的一樣。

圖30. 南極灣的漂亮雪山

我與我兒趕快找好位置,以“南極灣”的冰山為背景,拍下了幾張富有紀念意義的照片。下圖是我在甲板上的留影,再下圖是我兒在甲板上的留影。

圖31. 我在南極灣的留影

圖32. 我兒在南極灣的留影

過來一位熱心的“驢友”,主動為我們拍照合影。雖然他的技術不高,把人都擠到邊上去了,但是遠處背景的冰山,還是清晰可見。我們理所當然地說聲“謝謝”(Thank you)。下圖是我與我兒在“南極灣”的合影。

圖33. 我與我兒在南極灣的合影

午餐時分,走出艙外,陽光夕照,晚霞燦爛,船尾浪花,告別冰山。下麵的幾張圖是我在船尾拍攝的,作為“南極海灣”的告別之作。

圖34. 陽光夕照

圖35. 晚霞燦爛

圖36. 浪花翻滾

圖37. 告別冰山

今晚在劇場上演大屏幕紀錄片“企鵝的三月”(March of the Penguins), 80分鍾,2005,導演(Luc Jacquet),解說(Morgan Freeman)。真實地記錄“皇帝企鵝”(Emperor Penguin)在南極洲的繁殖過程:出水,入水,爬行,立行,避寒,孵化,育幼,吃魚,被吃等等。

下圖是大型電影記錄片“企鵝的三月”宣傳廣告。

圖38. 大型電影紀錄片《企鵝的三月》

2024年2月26日,遊輪日報(Currents)整篇介紹“金鍾灣”(Admiralty Bay)。“金鍾灣”位於“喬治王島”(King George Island)的南沿。“金鍾灣”寬度8公裏,縮進“喬治王島”16公裏。“金鍾灣”的經緯度是(62°S,58°W)

“喬治王島”(King George Island),是“南舍特蘭群島”(South Shetland Islands)中最大的一個島嶼。目前已經有阿根廷巴西智利中國韓國秘魯波蘭俄羅斯烏拉圭等國建立的南極科學考察站,對生物學生態學地質學古生物學進行研究。

1819年10月,英國人威廉-史密斯首次發現該島,並且以英王喬治三世(George III,1760-1820)名字命名。此後英國人對該島提出主權要求,並且實際上控製“喬治王島”。下麵是“喬治王島”的位置和形狀(紅色區域)。

圖39. 喬治王島的位置和形狀

因為其絕佳的位置,也被其他國家所看中,阿根廷人稱其為(Isla 25 de Mayo),智利人稱為(Sla Rey Jorge),俄羅斯人稱為(Vaterloo)。喬治王島有三個海灣:麥克斯韋灣(Maxwell Bay),金鍾灣(Admiralty Bay)和喬治王灣(King George Bay)。

其中“金鍾灣”是“喬治王島”南部海岸的一個大型複雜不規則的入海口,附近的無冰區涵蓋不同類型的景觀和企鵝的棲息地:15,000雙阿德利企鵝(Adelies Penguin),2,300雙巴布亞企鵝(Gentoos Penguin)和2,500雙帽帶企鵝(Chinstraps Penguin)的棲息地。

二十多年來,海灣及其周圍的陸地區域一直是陸地和海洋研究的焦點。1977年,波蘭科學院生物學係建立阿爾茨托夫斯基站(Arctowski Station)。1985年,美國修建和運營一家小型的,僅供夏季運營的科學考察站(Pieter J Lenie Field Station)。

1983-1984年,巴西在“金鍾灣”啟用考曼丹特菲拉茲站(Commandante Ferraz Station)。中國也在”麥克斯韋灣”建立了“中國長城考察站”(China Great Wall Station)。自從1958年南極地區開展遊輪旅行以來,每年夏季四萬人進入南舍特蘭群島和南極半島。

雖然我花了很多時間閱讀今天的遊輪日報,但是事實讓我失望了。實際上,我們的遊輪根本沒有去“金鍾灣”,而是離開了“南極灣”,朝東北方向開去。後來讀到遊輪行程路線圖才知道,我們的遊輪是駛向“大象島”(Elephant Island)。

2024年2月26日早晨,我在餐廳用餐時,看到窗外一片灰色蒼茫,於是拍了一張照片。

圖40. 天水相連,灰色蒼茫的海麵

午餐時分,天氣開始晴朗,大洋的海水清澈瓦藍,遠處的冰山潔白耀眼。查看路線圖才知,原來這是著名的“第A23A號冰山”(A23A Iceberg)。“第A23A號冰山”的位置,見前麵航行圖中的第5個圓形紅點。下圖是午餐時分拍攝的一張照片,是“第A23A號冰山”的遠景。

圖41. 第A23A號冰山的遠景

由於遊輪日報的誤導,我們一直以為今天是在“金鍾灣”,所以不敢午睡。等啊等的,一直到下午3點,到外邊一看,有一座“雪山島”。趕快拿出相機拍照。當時不知道是什麽島,後來查看行程路線圖才知道,那是冰雪覆蓋的“大象島”(Elephant Island)。

圖42. 冰雪覆蓋的大象島

圖43. 冰雪覆蓋的大象島

“大象島”在南極半島的相對位置,可見前麵南極半島地圖中的第3點,亦或可見前麵的“南極半島航程圖”中的第6個圓形紅點。“大象島”的經緯度是(61°S,55°W)。

今晚的節目是“百老匯音樂會”(Broadway in Concert),由大洋遊輪瑪麗娜歌舞團演出,演員三男三女。男主角自報名號史蒂芬(Stephen),女主叫自報名號,沒聽清。精彩演出45分鍾,劇場裏掌聲不斷,觀眾幾次起立歡呼。下圖是“百老匯音樂會”的演出劇照。

圖44. 歌舞劇:百老匯音樂會

演出散場後,在遊輪大廳裏,有一位職業畫家當場作畫,遊輪人們紛紛前去觀賞,下圖是職業畫家在當場作畫。

圖45. 職業畫家當場作畫

明天我們的遊輪將離開南極半島,向北穿過德雷克海峽,駛向福克蘭群島。本篇(南美洲遊輪:南極半島)就講到這裏,下一篇是(南美洲遊輪:福克蘭群島),敬請閱讀和點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安主 回複 悄悄話 回複6ba6:
謝謝閱讀與點評。
6ba6 回複 悄悄話 多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