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安遊記《南美洲遊輪》第四篇:福克蘭群島
上一篇講述《南美洲遊輪》第三篇:南極半島。本篇是《南美洲遊輪》第四篇,講述我們的遊輪大洋遊輪瑪麗亞號,開始向北航行,穿過德雷克海峽,駛福克蘭群島。所以,本篇可稱“福克蘭群島”。
2024年2月27日,我們的遊輪橫穿德雷克海峽(Drake Passage)向北航行,我們整天在海上航行,不靠岸。下麵的兩圖是我們穿過海峽的航行路線圖,第一圖顯示離開南極洲的“大象島”,第二圖顯示今天的目標是“福克蘭群島”,紅色箭頭代表我們的遊輪。
圖1. 2月27日的航行路線圖-1
圖2. 2月27日的航行路線圖-2
明天遊輪的目標是福克蘭群島。趁著這段空閑時間,科普一下福克蘭群島,似乎很有必要。福克蘭群島(Falkland Islands),阿根廷稱馬爾維納斯群島(Islas Malvinas),地處於南美洲南部大西洋海岸以東500公裏左右的海域(52°S,57°W)。
整個群島包括東福克蘭島(East Falkland),西福克蘭島(West Falkland)和776個小島,。福克蘭群島是英國的海外領土,但是擁有高度內部自治權,英國隻負責其國防和外交事務。福克蘭群島的首府是斯坦利(Stanley),位於東福克蘭島的東岸。
福克蘭群島的陸地麵積為1.22萬平方公裏,海岸線長約1,300公裏。整個群島地形以山區和丘陵為主。兩個主要島嶼中間由福克蘭海峽分隔,沿海岸線凹陷成港灣。下麵是福克蘭群島的地圖,再下圖是福克蘭群島的旗幟。
圖3. 福克蘭群島的地圖
圖4. 福克蘭群島的旗幟
福克蘭群島的發現及其後歐洲人統治的曆史均有爭議。法國,英國,西班牙和阿根廷都曾在島上設立定居點。英國於1833年重申主權,此後的阿根廷曆屆政府仍宣稱擁有島上主權。1982年,阿根廷實施軍事占領,福克蘭戰爭爆發,阿根廷戰敗撤軍,英國再次擁有群島。
福克蘭群島官方語言是英語,英國議會承認當地居民為英國公民。福克蘭群島鎊是當地的流通貨幣,與英鎊等值。福克蘭群島屬於英國的海外自治領土,英國君主是福克蘭群島的國家元首,福克蘭群島總督代表君主行使行政權。
1840年,福克蘭群島成為英國皇家殖民地。1914年,巴拿馬運河開通時,島上原來的經濟活動成為曆史。福克蘭群島在英國對南極洲一部分的領土主張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福克蘭群島還是英國控製南大西洋的輔助軍事基地,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十世紀下半葉,阿根廷總統胡安-裴隆聲稱對群島擁有主權,英國和阿根廷之間的關係日趨緊張。1979年,撒切爾夫人當選英國首相,雙方的爭端隨時間的推移持續升級。1982年4月,阿根廷入侵福克蘭群島和英國在南大西洋的其他領地,兩國分歧升級為武裝衝突。
兩個多月後,英國遠征軍重新奪回了包括福克蘭群島在內的所有領地。戰爭結束後,英國擴充了軍力,增加了群島的駐軍規模,還建成一個皇家空軍基地。1990年,英國和阿根廷重新建立外交關係,但無法對主權條款達成一致,雙邊關係自重建以來就不斷惡化。
說到福克蘭群島戰爭,不能不提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瑪格麗特-撒切爾(Margaret Thatcher,1925-2013),通稱撒切爾夫人(Mrs. Thatcher)。英國政治家,1979-1990年為英國首相,1975-1990年為保守黨黨魁,下圖是撒切爾夫人的肖像。
圖5. 撒切爾夫人的肖像
撒切爾夫人出生在英格蘭東部林肯郡,全名為瑪格麗特-希爾達-羅伯茨(Margaret Hilda Roberts)。她的父親阿爾弗萊德-羅伯茨(Alfred Roberts)在當地鎮上經營雜貨店,而且熱心於地方政治。母親叫派翠絲-羅伯茨(Beatrice Roberts)。
瑪格麗特-撒切爾的學業成績一向優異,樂於參加課外活動。1944年,在女子學校畢業後,獲牛津大學錄取,主修化學。在參加肯特郡保守黨的活動中,結識了剛離婚不久的丹尼斯-撒切爾(Dennis Thatcher),兩人墮入愛河,1951年結婚。
丹尼斯是一位富有的商人,因而有能力資助她在倫敦大學城市學院屬下的城市法學院修讀法律課程並投考律師公會,而她於1953年亦成功取得訟務律師的資格,並且專研稅務法。同年,兩夫婦誕下一對孿生姐弟,分別取名為卡洛兒和馬克。
1975年,撒切爾夫人在保守黨黨魁選舉中擊敗希思,成為反對黨領袖,亦是英國曆史上首位領銜主要政黨的女性。1979年,英國大選,撒切爾夫人當選為英國首相,成為英國史上第一位女性首相。她曾經被一位蘇聯記者描述為“鐵娘子”。
撒切爾夫人在任前期,經濟持續蕭條,失業率居高不下,支持率持續下跌。不過在取得了福克蘭戰爭的勝利後,其受歡迎度有所回升。撒切爾夫人在首相任期內,有兩件引人注目的事件:福克蘭群島戰爭與香港移交中國。
1982年4月2日,阿根廷的軍政府入侵福克蘭群島(馬爾維納斯群島)。在入侵發生不久,瑪格麗特-撒切爾便指派英國皇家海軍重奪群島,福克蘭群島戰爭爆發。同年6月,英國戰勝阿根廷,奪回群島重申主權。英國的國內因撒切爾夫人而重燃愛國熱誠。
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給中國一事,成為撒切爾夫人任內的外交難題。1982年,撒切爾夫人訪問中國,9月24日,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撒切爾夫人。鄧小平明確表示主權問題沒有妥協的空間,雙方未能達成共識。會談結束離開時,她在人民大會堂外麵摔了一跤。
1983年3月,撒切爾夫人致函中國國務院總理趙紫陽,表示英國不反對中國以其對香港擁有主權的立場進行談判,聲稱她願意向議會建議整個香港的主權應交回中國。同年4月,中方複函表示,中國政府同意盡快舉行正式談判。
1983年,撒切爾夫人致函中國,表示雙方可以在中方建議的基礎上探討香港的持久性安排。但是她又想在1997年以後,保留一名英國總督,但該建議被中方拒絕。最後迫於形勢不得不做出讓步。2013年,撒切爾夫人在倫敦中風後逝世,終年87歲。
英國與阿根廷都聲稱擁有福克蘭群島的主權。英國的立場是:福克蘭群島的主權由福克蘭群島的人民決定,福克蘭群島的人民在公投中已經大比數支持留在英國,英國尊重他們的選擇。福克蘭群島的主權,已經由當地人民自行決定了,不存在任何懸而未決的問題。
阿根廷方麵堅持認為,1816年獨立的時候,就已經從西班牙手中繼承了福克蘭群島的主權,英國1833年的占領屬於非法行為。2013年3月,福克蘭群島舉行了公投,99.8% 選民支持福克蘭群島繼續作為英國的海外領土,阿根廷拒絕接受福克蘭群島的公投結果。
斯坦利(Stanley)是一個港口城市,作為領地的首府,也是福克蘭群島的經濟中心,越來越多的工人從鄉村地區遷居到此地工作,城市人口由此逐漸增長。全領地略超過四分之一的勞動力為政府工作,政府成為這裏的頭號雇主。
斯坦利的旅遊業受到南極探險的刺激和帶動,變得越來越活躍。大部分遊客是乘遊輪前來,其中一部分人也會在斯坦利住宿。福克蘭群島屬於同質社會,大部分居民都是1833年移民來的蘇格蘭和威爾士人的後裔,有三分之一的島民是在福克蘭群島上出生。
福克蘭群島的教育製度是:政府向所有5-16歲的本地居民實行免費義務教育。在斯坦利,快活嶺空軍基地和多個農村定居點都提供小學教育,但是上中學必須前往斯坦利。16歲及以上的學子可以前往英國上大學。
2024年2月28日,我們的遊輪到達福克蘭群島的斯坦利港,但是沒有停靠在碼頭上,而是拋錨在海中,看來斯坦利港不是深水港,我們還得乘坐駁船上岸。我到甲板上看到了另一艘遊輪,仔細一看是“挪威之星號”(Norwaygian Star)。
圖6. 挪威之星號遊輪(Norwaygian Star)
上午10點,我們坐駁船去碼頭上岸,下圖是我們的駁船駕駛員。我照相時,他還笑著向我比出一個“勝利的手勢V”。再下圖是我們乘坐的駁船。
圖7. 我們駁船的駕駛員
圖8. 接送遊客的駁船
下圖是碼頭上明顯的標記“福克蘭群島”(The Falkland Islands)。
圖9. 福克蘭群島的標記(The Falkland Islands)
碼頭旁邊就是“遊客中心”(Visitor Center),也叫“旅遊局”(Tourist Board)。我們拿了導遊圖,還買了8張明信片,5.90鎊(FLP)。在斯坦利港根本找不到貨幣兌換所,他們直接收美元,8.00美元(USD)。福克蘭鎊(FLP)與英鎊(GBP)等值,比美元(USD)大。
下圖是福克蘭群島斯坦利的地圖。
圖10. 福克蘭群島斯坦利的地圖
從碼頭再向前走幾步就是本地的地標“基督大教堂”(Christ Church Cathedral)。下圖是“基督大教堂”的照片,再下圖是我與我兒在“基督大教堂”前麵的留影。
圖11. 斯坦利的基督大教堂(Christ Church Cathedral)
圖12. 我(左)與我兒(右)在基督大教堂前麵的留影
“基督大教堂”旁邊是一個拱門,拱門是用鯨魚骨骼製作的。下圖是我在“鯨魚骨骼拱門”(Whale Bone Arch)前麵的留影。
圖13. 我在(鯨魚骨骼拱門)前麵的留影
接著,我們沿著“羅斯大道”(Ross Road)往西走,一路上裏兩邊都是紀念性的建築物。下麵的圖片是這些建築物的照片。
圖14 斯坦利的市政廳
圖15. 斯坦利的郵政局
圖16. 斯坦利的立法院
圖17. 斯坦利的政府房
圖18. 斯坦利的銀行
圖19. 斯坦利的醫院
圖20. 斯坦利的酒店
再往前走是福克蘭戰爭時的戰場遺址,下圖是戰場遺址上的一門大炮。
圖21. 福克蘭戰爭戰場遺址上的一門大炮
斯坦利海邊有個“海洋博物館”(Marine Museum),比較有些名氣,下圖是海洋博物館院子裏的一個船錨,再下圖是一個螺旋槳。
圖22. 斯坦利海洋博物館的船錨
圖23. 斯坦利海洋博物館的螺旋槳
在“海洋博物館”後邊的海邊,還有一個“南極紀念碑”(Antarctic Monument),其造型有點抽象,好像是一隻圓珠筆插在筆筒上,不知創作者是何意?
圖24. 斯坦利的南極紀念碑(Antarctic Monument)
斯坦利海邊有一個“皇家海軍紀念地”(Royal Marine Monument),開辟為“沉船博物館”(Shipwreck Museum),下圖是沉船上的一根破碎木頭。
圖25. 斯坦利的皇家海軍博物館(Royal Marine Museum)
海邊還有一個“太陽係模型”(Solar System),大圓球是太陽,小圓球是各大行星。沒有正確的比例,隻是一個象征的藝術品而已。
圖26. 斯坦利的太陽係模型(Solar System)
另外在羅斯大道路旁的一個小公園裏,聳立著英國女首相撒切爾夫人的頭像,銘牌上鐫刻這她的簡要生平。撒切爾夫人領導了福克蘭戰爭,擊敗了阿根廷軍隊的入侵,深受福克蘭群島人民的敬愛,所以立像紀念。
圖27. 斯坦利小公園裏的撒切爾夫頭像
在相撒切爾夫人的頭像的旁邊,有一個“解放紀念碑”(Liberation Monument),用以紀念在福克蘭戰爭中犧牲的將士。紀念碑頂上站著古羅馬的“海神”(Napture),紀念碑的正麵,寫著“紀念那些解放我們的英雄”。紀念碑的後牆上是一幅紀念福克蘭戰爭的大型浮雕。
下圖是“解放紀念碑”,再下圖是紀念福克蘭戰爭的大型浮雕。
圖28. 斯坦利的解放紀念碑(Liberation Monument)
圖29. 斯坦利解放紀念碑後麵的大型浮雕
從解放紀念碑再想東看,有一個更高的尖塔,看起來很雄偉。我兒有點畏難情緒,不想再走過去了。我老當益壯,勇氣倍增,拄著拐杖,迎著寒風,向東走去。下麵的兩圖是我一路上拍攝的照片。
圖30. 我向高聳的尖塔走去
圖31. 我向高聳的尖塔走去
走近一看,原來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紀念碑(WWI Memorial)。紀念碑頂上是幾艘戰艦,紀念碑的正麵是一個“勝利女神”(Victory Goddess)的雕像,紀念碑的背麵是一個象征海戰的軍艦的舵盤。
圖32. 第一次世界大戰紀念碑(WWI Memorial)
我們在斯坦利遊覽了整整三個小時,上午11點才離開。仍然乘坐駁船回到遊輪,正好趕上吃午飯。下午和晚上忙於整理照片,沒有參加任何活動。把晚上的一個重要活動漏掉了:琳達-簡蒂爾(Linda Gentille)的精彩演出。琳達在中國呆20年,一直演出,會說中文。
2024年2月29日(今年是個閏年,所以2月份有29天),我們的遊輪從福克蘭群島出發,在大西洋(Atlantic Ocean)駛向阿根廷(Argentina),下圖是我們遊輪的航行路線圖,紅色箭頭代表遊輪的位置。
圖33. 我們的遊輪在大西洋從福克蘭群島駛向阿根廷
下圖是我在早餐時拍攝的大西洋,天連海,海連天,到處都是灰茫茫的一片。
圖34. 我們的遊輪在大西洋航行(早晨)
午餐十分,天氣豁然開朗,晴空萬裏無雲,於是我又跑到甲板上去照相,下圖是我拍攝的大西洋的照片。
圖35. 我們的遊輪在大西洋航行(中午)
看到天氣很好,我在遊輪頂層的遊泳池邊照相留念。下麵的兩圖是我在遊輪頂上遊泳池邊的留影,第一張是逆光,不太好,我又到對麵去照,不過帽簷又遮住了眼睛。不管怎樣,總算有了一張在遊泳池前的照片。
圖36. 我在遊輪頂上遊泳池邊的留影(逆光)
圖37. 我在遊輪頂上遊泳池邊的留影(順光)
下圖是我在晚餐時拍攝的大西洋,雖然海天仍一色,但是落日有餘輝。
圖38. 我們的遊輪在大西洋航行(傍晚)
本篇的(南美洲遊輪:福克蘭群島)就講到這裏,下一篇是(南美洲遊輪:阿根廷),敬請閱讀和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