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安遊記《西南歐埃及三周遊》第十四篇:西班牙-馬德裏(下)
上一篇講我們在西班牙馬德裏市區的旅遊經曆,本篇繼續講我們在馬德裏市區的旅遊行程。2025年5月15日,我們將參觀馬德裏的三個景點:太陽門廣場,西貝萊斯廣場,普拉多博物館。下麵是馬德裏地圖。
圖1. 馬德裏地圖
馬德裏地圖中標出了我們於5月12-16日在馬德裏活動的地點:1.阿托查火車站,2.住宿客棧,3.馬約爾廣場,4.馬德裏大教堂,5.馬德裏王宮,6.西班牙廣場,7.太陽門廣場,8.西貝萊斯廣場,9.普拉多博物館。前麵的六個前幾天到過,後三個今天去參觀。
2025年5月15日,上午10點半,我與我兒從住宿的客棧出發去參觀馬德裏的三個景點:太陽門廣場,西貝萊斯廣場,普拉多博物館。首先是太陽門廣場。
太陽門(Puerta del Sol),是位於馬德裏市中心的廣場。也是西班牙公路網的中心點(即零公裏起點),周圍有10條街道向外放射。廣場周邊環繞百貨公司與各式商店,是馬德裏最主要的繁忙商圈與觀光景點之一。西班牙電視台每年在這裏現場直播新年慶祝活動。
太陽門廣場位於馬德裏心髒地區,西南方鄰近馬約爾廣場,稍遠處是馬德裏王宮。國會和博物館區位於東麵,阿托查火車站位於東南方。太陽門廣場的下麵是一個公共交通樞紐,馬德裏地鐵的1,2,3號線在此交匯。太陽門廣場將幾個商業區和休閑區連接在一起。
在太陽門廣場上,有許多著名的景點:南麵有舊郵政大廈,零公裏起點在該大廈門前麵的人行道上,標誌著西班牙公路網的中心。北麵是一個熊與草莓樹的雕像,此雕像是馬德裏市徽。廣場南側還有卡洛斯三世的騎馬像,許多公共工程都是由他發動的。
卡洛斯三世是費利佩五世第三子,兩位兄長皆曾為西班牙國王,但相繼去世,所以他得以繼位。費利佩五世是法王路易十四的第二嫡孫,法王路易十五的親叔叔。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獲勝後,他以波旁王朝後裔的身份,入主西班牙王室。
太陽門廣場的位置,見前麵馬德裏地圖中的第7點,下圖是馬德裏的太陽門廣場。
圖2. 馬德裏的太陽門廣場
我在出門前就已經查到,從客棧到太陽門廣場不用坐車,步行就可以。有三條路可以走,兩條10分鍾,一條9分鍾,見下圖(左)。但是我兒主張坐2路公共汽車。然而,2路公共汽車繞過“太陽門”一直不停(改道了)。最後停在2路終點站“托萊多門”,見下圖(右)。
圖3. 去“太陽門”的步行路線(左),與“托萊多門”(右)
托萊多門已經是馬德裏郊區了,門外就是通往托萊多的公路。當時我們迷了路,於是在那個丘陵區域胡亂走,上坡下坡,左盤右旋。突然看到了一個地鐵站,結果我們坐地鐵5號轉2號,最後來到太陽門廣場。折騰兩個多小時,累的夠嗆。
回想起來,我們每人17歐元的馬德裏“萬能交通卡”,還一次都沒用過,明天就要離開了,豈不吃虧了?所以我兒堅持坐公共汽車。另一個原因是我兒的手機流量不夠了,指引的路線總是出錯。所以才繞來繞去。當時我拗不過他,跟著他走沒有堅持,因為每天都是他做主。
太陽門廣場的第一件事,就是“熊與草莓樹”。下圖是我在“熊與草莓樹”的前麵留影。
圖4. 太陽門廣場上的“熊與草莓樹”(左),與我在“熊與草莓樹”前麵留影(右)
太陽門廣場的第二件事,就是“卡洛斯三世騎馬像”。下圖是我(左)與我兒(右)在“卡洛斯三世騎馬像”前麵的留影。
圖5. 我(左)與我兒(右)在“卡洛斯三世騎馬像”前麵的留影
太陽門廣場的第三件事,就是“零公裏起點”。下圖是太陽門廣場中心的“零公裏起點”,再下圖是我站在“零公裏起點”上的留影,第三圖是我兒站在“零公裏起點”上的留影。
圖6. 太陽門廣場中心的“零公裏起點”
圖7. 我站在“零公裏起點”上的留影
圖8. 我站兒在“零公裏起點”上的留影
太陽門廣場的第四件事,就是“信息中心”。我在“信息中心”要了一張馬德裏地圖。四件事都辦完了,我們也該離開太陽門廣場了。今天的第二個目標是西貝萊斯廣場,西貝萊斯廣場的位置,見前麵馬德裏地圖中的第8點。
“西貝萊斯廣場”(Plaza de Cibeles),亦譯“大地女神廣場”,是馬德裏市的一個廣場,周圍是新古典主義建築群,大理石雕塑和噴泉。西貝萊斯廣場是馬德裏的標誌。廣場向北是雷科萊托斯大道,向南是普拉多大道,經查理五世廣場,直達阿托查火車站。
東西向的阿爾卡拉街穿過廣場,向西到太陽門廣場,向東到獨立廣場的阿爾卡拉門。西貝萊斯廣場的中心是“西貝萊斯噴泉”,描繪自然與豐收女神西貝萊斯,坐在兩隻獅子拉著的戰車上。“西貝萊斯噴泉”興建於1777-1782年間,卡洛斯三世在位時期。
西貝萊斯廣場的東南角是“通訊宮”,目前是市長辦公室。廣場的西南角是“西班牙銀行總行”,對麵是西班牙軍隊“總參謀部”。東北角是“利納雷斯宮”,現在是“美洲之家”(Casa de América)。地鐵2號線在此廣場設置西班牙銀行站。
下圖是西貝萊斯廣場上的“西貝萊斯噴泉”。
圖9. 西貝萊斯廣場上的“西貝萊斯噴泉”
下圖是西貝萊斯廣場上的“通訊宮”,再下圖是我以“通訊宮”為背景的留影。
圖10. 西貝萊斯廣場上的“通訊宮”
圖11. 我以“通訊宮”為背景的留影
下圖是西貝萊斯廣場上的“西班牙銀行總行”。
圖12. 西貝萊斯廣場上的“西班牙銀行總行”
下圖是西貝萊斯廣場上的“利納雷斯宮”。
圖13. 西貝萊斯廣場上的“利納雷斯宮”
下圖是西貝萊斯廣場上的“總參謀部”。
圖14. 西貝萊斯廣場上的“總參謀部”
離開西貝萊斯廣場後,我們坐地鐵回到住宿的客棧。我們的原計劃還要參觀第三個景點,普拉多博物館。但是經過一天的折騰,我們都感到非常疲勞。再加上明天要起早趕飛機,我們不得不放棄這一計劃。
然而,我總感到有些遺憾,所以還是把這個博物館說一下。
普拉多博物館(Museo Nacional del Prado),又譯普拉多美術館。普拉多博物館是西班牙最大的美術館,收藏有從14世紀到19世紀來自全歐洲的繪畫,雕塑和各類工藝美術品,是馬德裏最受歡迎的景點之一。
普拉多博物館繼承了王室珍藏,在19世紀末期,就被稱譽為“世界四大美術館”之一。然而,由於西班牙在20世紀的政治動蕩,其收藏增長緩慢。逐漸被不少博物館在總量上超越。但是普拉多博物館擁有的傑作展品數量,卻是後來者無法企及的。
除了涵蓋歐洲所有流派和所有名家之外,還幾乎囊括了戈雅(Goya)的全部精品。此外,還有眾多西班牙本土畫家的代表作在這裏集中展示。2021年,普拉多博物館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
下圖是普拉多博物館的正麵。
圖15. 普拉多博物館的正麵
為什麽我對博物館和美術館感興趣呢?說來話長,要從我的青少年時期說起。起源於啟蒙讀物“小人書”,我從小就喜歡到處塗塗抹抹,同學們叫我“大畫家”。以至於打算報考“美術學院”。臨高考時又改為“外語學院”,因為班主任是俄語老師,我是俄語課代表。
同時,我又對曆史著迷,這也與啟蒙“小人書”有關。中國曆史上的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使我迷戀曆史故事。世界曆史上的古代埃及,漢謨拉比,亞曆山大,羅馬凱撒,路易十四,彼得大帝。這些都令我心馳神往,以至於高考誌願又改為某個大學的“曆史係”。
然而,上個世紀的中蘇關係破裂,激起中國人發奮圖強,保衛國家,使我最後的誌願改為:“報考理工科,考入哈軍工”,從此開始了我一生的職業生涯。我的個人興趣也體現在我的旅遊軌跡,我曾經參訪過的博物館有:
倫敦大英博物館,巴黎盧浮宮,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聖彼得堡厄米爾塔日,柏林博物館島,雅典考古博物館,北京與台北故宮博物院。各博物館的鎮館三寶如下。倫敦大英博物館:古埃及館裏的拉美西斯二世像,羅塞塔石碑,埃及木乃伊。
巴黎盧浮宮:微笑的蒙娜麗莎,斷臂的維納斯,無頭的勝利女神。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丹徳爾神廟,雕塑家羅丹的思考者,油畫華盛頓渡過特拉華河。聖彼得堡厄米爾塔日:大理石浮雕托勒密二世夫婦,倫勃郎油畫那達厄,達芬奇油畫哺乳聖母。
柏林博物館島:埃及王後納芙蒂蒂頭像,伊斯蘭有翼獅身人麵像,伊斯蘭伊什塔爾城門。雅典考古博物館:阿伽門農黃金麵具,青銅雕像海神波塞冬,雅典衛城六少女像柱。北京故宮博物院:玉器之寶青玉雲龍紋爐,琺琅之寶枝蓮象耳爐,書畫之寶清明上河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翠玉白菜,肉形石,毛公鼎。馬德裏的博物館與美術館,雖然不及上述的頂級博物館,但也獨具特色,例如戈雅(Goya),仍排全西班牙第一。又有點扯遠了,現在回到我們的旅行。
2025年5月16日,是我81周歲生日,但卻在飛機上度過。由於飛機起飛時間是6點半,我再三與我兒確認:“是否把交通線搞清楚了”,他說:“夜班車N27,從西貝萊斯廣場出發”。我們1點起床,2點出發,乘夜班車N20,從“格蘭比亞”到“西貝萊斯廣場”。
好不容易找到夜班車N27,上車驗票時又出毛病了。我們出示馬德裏“萬用交通卡”,司機不收,要我們買票,每人5歐元。我兒說:“是兩天的票,還沒過期”。司機說:“你們的票從來不包括這條路線”,沒辦法掏錢吧。“萬用交通卡”成“無用交通卡”,你說該不該吐槽?
到了機場還算順利,兩個雙肩包不托運,直接過安檢,等候登機。我們乘歐洲航空(Air Europa)的班機(UX1159),在當地時間清晨6點半(東二區)從馬德裏(MAD)起飛。飛行一個半小時,在當地時間上午7點(東一區),到達裏斯本(LIS)。
我們在裏斯本機場海關蓋出境章,算是離開歐盟。當初在維也納入境,如今在裏斯本出境,歐盟算一個國家。我們在裏斯本(LIS),要換乘加拿大航空(Air Canada)的航班(AC813),飛往蒙特利爾(YUL)。明天從蒙特利爾飛回溫哥華(YVR)。
下麵是我在候機室拍攝的照片。
圖16. 裏斯本機場的一個待飛班機在裝貨
圖17. 裏斯本機場的一個飛機在起飛
圖18. 裏斯本機場裏的一個登機口在慶祝
我在裏斯本機場候機時,感到無聊,就到處走。看到了一個登機口,人們好像在慶祝什麽,擺放著兩串彩色氫氣球,兩個女人在櫃台旁邊照相。櫃台上寫著“裏斯本愛洛杉磯”(LIS loves LAX),不知為什麽,可能這個登機口是專門為飛往洛杉磯而設的。
我們在裏斯本機場停留四個半小時,包括過海關,蓋出境章,通過安檢,吃早餐,再待機。在當地時間上午11點半(東一區),我們從裏斯本(LIS)起飛。飛行7個半小時,在當地時間下午2點(西五區),到達蒙特利爾(YUL),蒙特利爾與裏斯本時差5小時。
我們在蒙特利爾機場的海關蓋入境章,算是入境加拿大。當初在蒙特利爾出境,如今又在蒙特利爾入境,算是一個閉路循環。
下圖是蒙特利爾機場外麵的大巴停車場,我們將在這裏乘車去今晚住宿的酒店。
圖19. 蒙特利爾機場外麵的機場大巴停車場
我們在一個有天空橋的停車點下車,走過天空橋就可以去今晚住宿的酒店。下圖是我在天空橋上俯瞰下麵的高速公路。
圖20. 我在天空橋上俯瞰下麵的高速公路
最後我們到達今晚住宿的“貝蒙特酒店”。我們的房間號是123,條件很好,價格也相配,每晚134.74加元。因為明天的飛機起飛早,簡單洗漱一下,就休息了。下圖是我們在蒙特利爾住宿的“貝蒙特酒店”。
圖21. 我們在蒙特利爾住宿的“貝蒙特酒店”
2025年5月17日,淩晨3點,起床,洗漱,吃早餐。淩晨4點,趕上夜班車。清晨5點,到蒙特利爾機場。在當地時間上午7點半(西五區),從蒙特利爾(YUL)起飛。飛行5個半小時,在當地上午時間10點(西八區),到達溫哥華(YVR),兩地時差3小時。
下圖是蒙特利爾機場的登機口。
圖22. 蒙特利爾機場的登機口
下圖是蒙特利爾機場(YUL)上的加拿大航空(Air Canada)班機(AC301),我們即將乘坐的飛機,正在作起飛前的準備。
圖23. 蒙特利爾機場上的加航班機,正在作起飛前的準備
在當地時間上午10點,我們到達溫哥華(YVR)。我們不必再通過海關蓋入境章,直接走出機場。離家三周了,我兒迫不及待地要回家,急匆匆地走上扶梯,我在後麵緊緊跟著。
下圖是溫哥華機場的扶梯。
圖24. 溫哥華機場的扶梯
出了溫哥華機場,我們直接去坐“加拿大線天車”(Canada Line),再轉351路公共汽車。這一兩年新換的351路公共汽車,是英式的雙層長途大巴,我還沒坐過上層。今天,無論如何也要坐一次,順便拍照路邊的風景。
下麵的幾張圖,是我在長途大巴上層拍攝的照片。
圖25. 我在大巴上層拍攝的照片-1
圖26. 我在大巴上層拍攝的照片-2
圖27. 我在大巴上層拍攝的照片-3
圖28. 我在大巴上層拍攝的照片-4
圖29. 我在大巴上層拍攝的照片-5
中午12點左右,我們全程安全順利的回到自己的家。下圖是我家旁邊的公共圖書館。
圖30. 我在大巴上層拍攝的照片-6
我們這次出遊,為時三周(4/27-5/17/2025),曆經三個國家(葡萄牙,埃及,西班牙)。共住宿16天,參觀44個景點。交通工具有:坐飛機12次,坐高鐵一次,坐火車四次,坐長途大巴一次,坐長途出租車一次,坐內河遊輪一次,坐“觀光摩托”一次(交通用)。
我們在禮品店裏買中文書8本和明信片若幹。市內交通工具(地鐵與公共汽車)若幹次,購買食品和餐飲若幹次。總共消費8,000加元,這是我自出遊以來,性價比最高的一次。雖然中途出現過意外(注),但是有驚無險,最後平安回家,感到心情舒暢。
昨天,2025年5月16日,是我81歲華誕。是在飛機上(加航AC-813)和轉機中(西班牙馬德裏,葡萄牙裏斯本,加拿大蒙特利爾)度過的。今天,2025年5月17日,最後安全順利返回家園。特此感到心滿意足,不枉今生。
(注)總共三次意外:
第一次意外是4月27日在加拿大多倫多轉機。落地是彼得森機場(YZZ),起飛卻是“小島機場”(YTZ)。兩者相差25公裏,要乘自費機場大巴,首先穿過多倫多市區,到“聯合火車站”,再找穿梭汽車去湖邊,然後步行過湖底隧道,最後才到達“小島機場”。
第二次意外是4月28日的葡萄牙裏斯本大停電。扛著行李去旅遊,天氣炎熱真難受。碰巧遇上大停電,地鐵關閉,電車不開,公共汽車連站都不停,出租汽車招手也不理。不得已找個“觀光摩托”去旅館,再不甘心也得被宰。
第三次意外是5月9日在西班牙馬拉加的大麻煩。目標城市是“格拉納達”,落地的機場卻是“馬拉加”。兩者相差130多公裏。火車與長途大巴都買不到票,不得已,乘坐出租汽車跑長途。更加嚴重的是,馬拉加的“肉夾饃”,吃得拉肚沒廁所。